1、2025年上半年整体经营表现
·核心财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20.82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7.28%;归母净利润4228万元,同比增长117.75%;扣非净利润3956万元,同比增长90.28%。虽2025年上半年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滑,但量增带动业绩提升。
·增长驱动因素: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源于两方面。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回暖,经2023 2024年去库存后恢复正常采购,主要产品氟胺草醚销量增长。二是2024年建成的盐场搬迁项目2025年投产,产能释放带动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
·三季度初步展望:2025年三季度,公司经营有望延续量的需求增长。氟胺草醚、丁醚脲需求好于2024年,且毛利率较高。美国7月放开麦草畏在大豆和棉花的使用,预计带动销量上升。此前麦草畏因价格低迷、产能利用率低而亏损,2025年随销量提升盈利有望好转。
2、核心产品业务表现
·杀虫剂业务(丁醚脲等):杀虫剂业务毛利提升主因丁醚脲需求增长及金蜜料产能释放。丁醚脲今年需求良好,是毛利提升的主要品种;金蜜料在扬州沿江厂区(600吨生产线)和南通如东小洋口厂区(1200吨生产线)布局,因2025年沿江厂区投产,产能提升带动杀虫剂毛利率提升。而吡虫啉毛利率较去年底有所回落。
·除草剂业务(氟胺草醚等):除草剂业务涵盖精异丙甲草胺、麦草畏及氟胺草醚等品种。精异丙甲草胺公司产能1.8万吨,2023年价格高位超6万元/吨,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2.4 2.5万元/吨,盈利能力减弱,毛利率10% 15%;上半年1.8万吨产能全开,公司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及优化工艺降本,保持市场占比。麦草畏产能1万吨(实际8000 1万吨),受转基因种子推广和加征关税影响,当前亏损;2025年7月美国放开其使用后,预计需求和价格提升,公司计划下半年开足生产线,盈利将好于往年。氟胺草醚是主打品种,与先正达合作,三条生产线总产能6400吨,正常开车;市场占有率超60%,价格约11万元/吨,盈利良好;受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带动,今年销量增长。
·杀菌剂业务(丙硫菌唑):丙硫菌唑是杀菌剂中第二大品种,需求增长且对复环唑有替代性。公司丙硫菌唑项目2020年在湖北宜昌姚家岗化工园区立项,2021年完成环评及节能审查,2025年取得安全审查;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周期约一年,预计2026年上半年调试。项目建成后,预计销售额超1亿元,当前价格约13万元/吨,目标毛利率接近30%。
·菊酯类产品:公司菊酯类产品包括功夫菊酯(产能2000吨)和联苯菊酯(产能1000吨)。2025年上半年,因价格回落,盈利不佳,公司主要生产工业级酸,产能利用率低;下半年计划提升产能利用率。此外,公司上半年工艺优化使成本下降;待2026年米泉中间体(1000吨产能)投产后(计划2025年建设),盈利有望改善。
·吡虫啉业务:2025年吡虫啉价格回落至6.5 7万元/吨,盈利下降。公司产能3000吨,需求仍存;作为与拜耳合作的主要品种,公司通过长单合作及工艺优化降本,维持一定盈利,但当前盈利能力有限。
3、下半年展望及全年目标
·下半年需求趋势:23 24年去库存后,国内外市场库存处于相对低位,下半年需求将延续上半年的反弹趋势。虽国内因季节性因素进入淡季,但厂家检修或平衡需求波动。出口方面,国际市场采购季缩短、库存减少,叠加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国内农药企业因生产优势订单有望增加,公司对下半年整体需求持乐观态度。
·全年销售目标:2025年上半年农业需求回暖,量有所增加,出口(原药及制剂)量增长明显。展望下半年,需求将延续增长趋势,公司下半年订单好于2024年同期,尽管部分市场进入淡季,但产品价格低位或促进储备。公司全年销售目标为40亿元,上半年已实现约21亿元,对完成全年目标有信心。
Q&A
Q: 中报显示杀虫剂业务毛利提升幅度较大,主要由哪个品种驱动?
A: 杀虫剂毛利提升主要由丁醚脲驱动,该品种今年需求较好;金蜜料因扬州沿江厂区投产,产能提升,亦带动毛利率提升;比虫林毛利率较去年底有所回落。
Q: 公司当前海外市场主要供应哪些国家?美国市场目前的出口占比情况如何?
A: 公司海外市场主要供应巴西、欧盟、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美国去年出口额约1.3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出口销售额的10%。2022-2023年对美出口占公司出口部分的30%-40%,受加征关税、麦草畏等转基因种子推广限制等因素影响,对美出口有所下降。今年对美出口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因氟氨草醚在加征关税豁免清单内,且印度对美出口品种加征关税为国内企业带来机会,预计下半年对美出口占比将高于2024年。
Q: 国内顶流新作目前的竞争格局如何?主要参与的玩家有哪些?
A: 国内主要参与玩家包括安徽9亿、青岛海利尔等产能释放较大的公司。公司计划通过实施该项目提升杀虫剂、杀菌剂销售占比,丰富产品结构;尽管价格回落,盈利水平仍可观。
Q: 精异丙甲草胺上月发布提价函,中长期价格是否能维持?竞争格局如何?
A: 2024年精异丙甲草胺价格或有回落,从2023年6万余元/吨的高位降至2024年上半年2.4万-2.5万元/吨,盈利能力减弱。价格下降或因国内供应量增加。该产品需求较大,是主要除草剂品种。公司通过强化境外登记、利用关税窗口期增加对美出口、与跨国公司合作维持需求,同时优化工艺降低成本,保持市场份额及10%-15%的毛利率。
Q: 赛虫清目前的产能释放情况如何?利润率大概什么水平?
A: 赛虫清是公司主要杀虫剂产品,产能位于湖北宜昌,设计产能3000吨。经过去年调试,今年产能有效释放,生产线保持正常运行,月均产能约250吨,产能利用率较高。当前产品价格约5万多,毛利率不高但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盈利水平优于同行,3000吨产能对应的销售无压力。
Q: 公司未来是否计划自主生产弥泉?行业内其他玩家的生产情况如何?
A: 弥泉是聚酯类产品的关键中间体,当前国内部分厂家生产,大部分依赖印度进口,当前价格约67,000元,成本偏高对聚酯类产品毛利造成一定影响。公司计划今年建设弥泉生产车间,预计明年投产,自产成本预计低于进口价格至少1万元,通过延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聚酯类产品盈利水平及市场占有率。
Q: 公司对下半年的需求情况如何判断?
A: 今年下半年需求将延续上半年的反弹趋势。经过2023年、2024年去库存后,国内外市场库存处于低位,支撑需求延续。尽管下半年受国内淡季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厂家检修等因素支撑下,今年整体需求量将好于往年。公司看好下半年出口表现:一方面国际市场采购季因储备库存减少而缩短,需求端保持活跃;另一方面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将推动国内农药企业订单增加。
Q: 公司目前麦草畏的产能及实际生产能力如何?未来麦草畏的价格及盈利预期如何?
A: 公司麦草畏产能为1万吨,实际生产能力在8000-1万吨水平。近年受需求、转基因推广及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麦草畏盈利能力不佳,处于亏损状态。由于麦草畏主要市场在美国,今年7月美国放开其在大豆和棉花的使用,预计需求将增加,价格有望提升。公司计划下半年开满1万吨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今年麦草畏销量、产能及盈利水平将好于往年。
Q: 上半年抢关税窗口期出口是否会透支下半年的需求?
A: 上半年部分产品订单因抢关税窗口期有所提前,但当前中美加征关税概率较低,贸易谈判预期向好,长期中国对美国农药出口占比或保持上升趋势,对美国市场需求长期看好。
Q: 农药行业反内卷背景下,公司哪些品种可能受益?
A: 近年农药价格下滑与行业产能释放及国内产能快速扩张相关。近期农药行业提出反内卷举措,旨在通过控制产能提升产品价格。中国农药行业存在地下工厂等不规范产能,反内卷将通过调控此类产能优化供给。公司产品以鼓励类为主,部分为限制类,当前产能无新增计划,反内卷将推动部分企业产能下降。作为规范的上市公司,公司将受益于反内卷带来的产品价格提升,推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改善。
Q: 公司氟磺胺草醚目前的产能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情况如何?
A: 氟磺胺草醚是公司主打的除草剂产品,也是与先正达合作的主要品种,公司拥有三条生产线,总产能6400吨,当前正常生产。该产品销售分布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各占一半,受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影响,今年销量有所增长。公司氟磺胺草醚市场占有率超过60%,行业话语权较强,当前价格约11万元,盈利情况良好。
Q: 目前公司菊酯业务的成本及盈利情况如何?
A: 公司菊酯产品主要包括共聚菊酯和联苯菊酯。近年菊酯类产品价格回落明显,导致相关盈利水平不佳。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要生产工业级菊酯上游工业酸,工业级菊酯产量较小;下半年计划开启功夫菊酯、联苯菊酯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上半年公司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部分菊酯品种成本下降,随着李权等中间体投产后,菊酯类盈利水平有望改善,长期看公司对菊酯需求及盈利前景保持乐观。
Q: 吡虫啉后续价格走势如何?公司吡虫啉产能情况如何?
A: 吡虫啉价格近两年回落明显,当前价格在6.5万至7万元之间,今年盈利水平较往年有所回落。公司吡虫啉产能为3,000吨,市场需求仍存。该产品是公司与拜耳合作的主要品种,通过长单合作维持一定盈利水平。由于国内吡虫啉价格盈利能力有限,公司通过加大与跨国公司合作及工艺优化降低成本以保持盈利,但受终端价格回落影响,今年盈利水平预计低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