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特朗普一直在讨论对我们的创新药实施严格限制,如果这些东西落地,可能会颠覆美国制药行业,以及从不仿制药到尖端治疗手段的都有药品的可获得性。
内容核心是切断由中国发明的一些实验性治疗方法的供应渠道。美国大型制药公司一直在购买中国研发的用于治疗癌症、肥胖、心脏病和克罗恩病等疾病的药物的权利。百济神州美股盘前大跌-11%,股民都傻了,整个A+H股的创新药板块都要抗压了。
特朗普对于美国的高药价一直虎视眈眈,此前特朗普也表示,他将把药价削减1400%到1500%,其进一步表示,“会对美国的药品成本动真格”,并且扬言将处理美国药品价格的成本数字,尽快对医药征收关税。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布一封公开信,向17家全球制药巨头(辉瑞、艾伯维、诺华、诺和诺德、礼来、BMS、阿斯利康等无一幸免)下发“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60天内拿出切实可行的降价方案,否则将面临来自政府“武器库中一切工具”的全面施压。
此举不仅针对现有药品,也将扩展至所有即将上市的新药,覆盖Medicare、Medicaid与商业保险支付体系,值得注意的是,Trump也首次明确提出9月29日为最后期限,要求制药商全面执行“最惠国定价”机制(MFN pricing),即确保美国所支付的药价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堪称美国版集采。
作为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的美国,一旦改变游戏规则,全球药品定价体系或发生巨变。因此,今天中国创新药板块下跌,还是挺有礼貌的,show respect(假摔?)不过美国药价内卷,对于中国创新药板块有何影响呢?真的是负面吗?
据统计,中国生物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1/5—1/10, CDMO能力已占据全球20%以上产能。例如,辉瑞与博腾股份、凯莱英签订超10亿美元CDMO订单,将部分生物药生产转移至中国,单药生产成本可降低30%;药明生物与德国InflaRx合作生产新冠药物韦洛利单抗,仅用6个月完成原液生产,效率较美国本土提升50%。
另一方面,海外MNC已经开展了新一轮的缩减开支和裁员,比如默沙东、Moderna到年底都要裁掉几千个人,这对中国高价值创新药资产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行业人士指出:相比自己烧钱搞研发,有时BD对于大厂更具性价比(尤其是面临专利悬崖的当口)。
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交易总金额达1304亿美元,同比+58%;其中,中国参与交易占据近50%金额、30%数量。很明显中国创新药资产已成为下一代核心研发力量。因此美国开启药价“内卷”模式,对于我们而言反而是进一步扩张市场的好机会,毕竟中国创新药可不就赢在“性价比”。
其实我们不仅要看一些利好消息也要看利空,因为利空扰动之下很多赛道可能会被挤出进场时机。创新药前两年也是被美国各种法案针对,今年迎来了困境反转,这种投资逻辑是我们要汲取的经验。@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基民的日常# #股民的日常 # #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仓位创新高!# $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 $百济神州(O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