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菲特护城河理论
丽珠集团在消化道和辅助生殖领域构筑了显著壁垒。其自主研发的 PPI 创新药艾普拉唑系列(如壹丽安)是国内唯一国产 1.1 类 PPI 药物,专利保护期至 2036 年。在微球制剂领域,丽珠是国内首个实现亮丙瑞林微球国产化的企业,打破了日本武田的长期垄断,市场份额稳居前列。此外,公司拥有 21 个中药独家品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抗病毒颗粒等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2.霍华德・马克思周期理论
医药行业受政策周期和技术周期双重影响。当前国内集采政策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丽珠的核心产品如艾普拉唑钠针剂(专利期至 2036 年)、亮丙瑞林微球等短期内未被纳入集采,避免了直接冲击。同时,公司通过拓展海外市场(2025 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18.4% 至 10.04 亿元,占比 16.01%)和布局创新药(如 IL-17A/F 抑制剂 LZM012)对冲国内政策风险,体现了对行业周期的适应性。
3.芒格跨学科思维
丽珠在研发中深度融合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采用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技术,在体重管理适应症 III 期临床中表现优异,预计 2026 年上市。此外,公司应用 AI 技术赋能药物设计和工艺优化,提升研发效率,如抗癫痫药物 NS-041 片通过 AI 辅助靶点识别,展现出 Best-in-Class 潜力。
4.彼得・林奇分类法
丽珠属于 “缓慢增长型 + 隐蔽资产型” 企业。传统制剂业务(如丽珠得乐、参芪扶正注射液)保持稳定增长,而创新药管线(如 LZM012、司美格鲁肽)和海外市场(2025 上半年原料药出口增长 19.68% 至 9.74 亿元)是潜在的 “隐蔽资产”,未来有望释放巨大价值。
5.费雪长期增长理论
丽珠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 上半年研发费用 4.91 亿元,占营收 7.82%,在研项目中 13 项处于上市申报阶段,4 项进入 III 期临床。例如,LZM012 作为国内首个完成 III 期临床的 IL-17A/F 抑制剂,在中重度银屑病治疗中 PASI100 应答率达 49.5%,显著优于对照药司库奇尤单抗(40.2%),预计 2026 年上市后将成为重磅产品。
6.乔尔・格林布拉特魔法公式
截至 2025 年 9 月 19 日,丽珠集团 PE(TTM)为 13.85 倍,显著低于医药生物行业均值 31.79 倍;PB 为 2.59 倍,处于近五年低位。其 ROE(2025 上半年年化约 18.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符合 “高 ROE + 低估值” 的魔法公式选股标准。
7.帕特・多尔西定价权理论
丽珠在高端制剂领域拥有定价权。例如,亮丙瑞林微球(贝依)作为国内首仿产品,价格较原研药低 30%,但仍保持 60% 以上毛利率。此外,公司通过差异化创新(如 P-CAB 药物 JP-1366)填补临床空白,进一步巩固定价权。
1.相对估值法
PE 估值:丽珠当前 PE(TTM)13.85 倍,仅为行业均值的 43.5%,处于历史低位(近五年 PE 分位数约 20%)。
PB 估值:PB(MRQ)2.59 倍,低于行业均值(约 3.5 倍),反映市场对其创新药管线价值的低估。
PEG 估值:基于 2025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9.4%,PEG 约 1.47,显著低于医药行业平均 PEG(约 2.0),显示估值具有吸引力。
2.绝对估值法
DCF 模型:假设未来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12%,贴现率 8%,计算得合理股价约 48.5 元,较当前股价(39.25 元)存在 23.6% 的上行空间。
RNAV 模型:考虑到公司拥有 202 项国际注册和 32 项国际认证的原料药资产,以及 13 个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的高端抗生素产品,重估后每股 RNAV 约 45 元。
1.创新药管线爆发
生物药领域:LZM012(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辅助生殖)、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等产品将在 2026-2028 年密集上市,预计到 2030 年创新药收入占比将提升至 40% 以上。
化学药领域:JP-1366(P-CAB)、H001(抗凝)、NS-041(癫痫)等差异化创新药有望填补国内空白,预计 2028 年后贡献超 20 亿元年收入。
2.国际化战略深化
制剂出海: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已获美国 FDA 批准,司美格鲁肽、艾普拉唑钠等产品在东南亚提交上市申请,预计 2030 年海外制剂收入占比将达 25%。
产能布局:收购越南 IMP 公司(64.81% 股权)后,公司将利用其欧盟 GMP 生产线拓展东南亚市场,预计 2027 年海外产能利用率超 70%。
3.高壁垒复杂制剂领先
微球平台:除已上市的亮丙瑞林、曲普瑞林、阿立哌唑微球外,奥曲肽微球、帕利哌酮微球等在研产品将在 2026-2029 年陆续上市,预计 2030 年微球制剂收入超 50 亿元。
透皮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利多卡因贴剂等产品进入 III 期临床,2028 年上市后有望抢占国内 15 亿元市场。
4.中药现代化升级
数字化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指纹图谱技术实现质量标准化,2025 年纳入医保后缀解限后,预计 2030 年收入突破 30 亿元。
创新中药:LZZN2201(糖尿病并发症)、LZZN1801(肿瘤辅助治疗)等临床前项目有望在 2028 年后进入临床,拓展中药新适应症。
1.研发失败风险
应对:采用 “自研 + BD” 双轮驱动策略,2024 年通过 BD 引进 6 个项目(5 个进入临床),分散研发风险。建立项目分级管理制度,对核心项目(如 LZM012)配置专项资源,缩短研发周期。
2.集采降价风险
应对:优化产品结构,减少集采品种收入占比(2025 上半年集采相关收入占比约 12%);加速创新药上市,对冲仿制药收入下滑。加强成本管控,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优化降低集采品种边际成本。
3.国际化合规风险
应对:建立全球质量体系,通过 PIC/S GMP 认证(2025 年完成),确保产品符合欧美标准;在东南亚设立本地团队,深入了解当地法规和市场需求。
4.汇率波动风险
应对:采用外汇远期合约对冲汇率风险,2025 上半年锁定 70% 的海外收入汇率;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设立子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降低汇率敞口。
丽珠集团是国内少有的 “传统制剂稳底盘、创新药提估值、国际化拓空间” 的综合型药企。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而未来十年将迎来创新药管线爆发、海外市场放量和高壁垒制剂领先三大增长引擎。保守估计,2030 年公司净利润有望达 50 亿元,对应 PE 20 倍,合理市值 1000 亿元,较当前市值(354.86 亿元)存在 182% 的增长空间。尽管面临研发和政策风险,但其强大的护城河、高效的研发体系和清晰的国际化战略使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价值投资者长期持有。
#价值投资# #巴菲特# #创新药#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丽珠集团(SZ000513)$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雪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