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系重组爆发丨最具布局价值的5家核心企业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中船系重组,震撼登场

在资本市场与行业发展的浪潮中,中船系重组宛如一颗重磅炸弹,激起千层浪。2024 年 9 月 2 日晚,中国重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这一消息迅速点燃市场热情,成为投资者与行业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也让中船系旗下相关企业站在了时代发展的新风口。此次重组并非偶然,而是在国家战略引导、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壮大诉求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关乎中船系企业的未来走向,更对我国船舶工业乃至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五家核心企业亮点剖析

在中船系重组的宏大蓝图下,五家核心企业犹如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在船舶工业的不同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中国动力:动力之源,领航前行

中国动力作为全球船用低速柴油机龙头 ,在船用动力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犹如船舶的 “心脏”,为各类舰艇与商船提供澎湃动力。在国内市场,其船用低速柴油机占有率约达 60% ,2023 年国内份额更是提升到 78%,国际份额提升到 39% ,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统治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公司具备 MAN、WinGD 全系列二冲程船用柴油机制造、调试、服务能力和经验,产品适配几乎所有主流船型,技术成熟度与稳定性极高。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中国动力积极布局,双燃料主机产销屡创新高。2023 年,公司批量承接了多种 LNG 双燃料主机与甲醇双燃料主机,新签台数大幅增长,乙烷双燃料主机也实现零的突破,为船舶动力的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

中船防务:防务先锋,实力担当

中船防务在军船、民船以及海工等业务上成绩斐然,建造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军船领域,它是中国海军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军用舰船生产和保障基地,为国防建设筑牢坚实后盾;民船方面,形成以支线集装箱船、疏浚挖泥船等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在支线集装箱船及疏浚工程船市场优势显著。以 2024 年 1 - 11 月数据为例,中船防务(黄埔文冲)新承接订单 54 艘 + 14(按半年报修正后合计 59 + 4 艘),交付 26 艘(按半年报修正后合计 27 艘) ,订单承接与交付能力强劲,市场地位稳固,且通过不断进行船型改进和优化,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

中国海防:水下尖兵,科技赋能

中国海防是中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核心上市平台,宛如水下世界的 “智慧大脑”,专注于海洋防务电子领域。在水声电子防务装备领域,它是国内水声电子装备的重要供应商,旗下汇聚多家 “专精特新” 企业,技术实力强劲。长城电子作为国内通信声呐装备唯一供应商,承担一体化声呐水声通信系统总体任务;海声科技在水面舰船拖曳声呐领域市占率 100%,军用压电陶瓷元件市占率超 50% 。这些子公司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绝对优势,构筑起中国海防坚不可摧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还积极拓展特装电子业务,覆盖多领域,并在民用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发力,市场版图不断扩大。

久之洋:光电新星,潜力无限

久之洋聚焦于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研发与生产,在军工电子细分领域崭露头角。公司是国内同时具备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仪自主研制生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民领域。在军用方面,用于昼夜监视、目标探测等关键任务;民用领域则涉足海洋监察、安防监控等多个场景。随着军工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久之洋迎来黄金发展机遇。背靠中船重工,其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作为海军光电系统龙头单位,为久之洋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助力公司飞速发展。

中国船舶:造船旗舰,行业巨擘

中国船舶堪称造船领域的 “航空母舰”,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之一。在技术品牌上,旗下船厂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在行业内树立起卓越口碑;业务规模上,造船总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2024 年 1 - 11 月合计新承接订单 147 + 8 艘(按半年报修正后合计 196 + 6 艘) ,交付 85 艘 ,订单与交付量均处于国内领先,手持订单排期至 2027 年以后,展现出强大市场号召力。产品结构方面,覆盖散货船、油船、气体运输船、集装箱船等各类船型,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远影响力。

未来展望,投资机遇

中船系重组完成后,这五家核心企业将在技术、市场、资源等多方面产生强大协同效应。技术上,中国动力的先进动力技术与中国船舶的造船技术深度融合,有望推动新型绿色智能船舶的研发进程;市场层面,各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产品,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资源方面,通过整合优化,降低采购、研发等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从发展潜力来看,在全球海运贸易持续增长、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以及国防建设需求提升的大背景下,五家企业均面临广阔发展空间。中国海防在海洋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其海洋防务电子业务将迎来更多机遇;久之洋随着军工信息化与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业绩增长潜力巨大。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船系重组带来的投资机遇不容小觑,但也需保持理性。建议关注企业在重组后的整合进度与协同效应释放程度,如中国动力对中船柴油机股权收购后的业务整合效果。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包括全球造船市场订单趋势、船用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等,这些因素都将对企业未来业绩产生深远影响。在投资策略上,可采取长期布局思路,分享中船系企业在国家海洋战略推进过程中的成长红利,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抓住中船系这一时代机遇,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