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广东闯出一只独角兽,超越长江电力!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低调的行业黑马登场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企业如低调的黑马,在所属领域默默耕耘,直至一飞冲天,惊艳众人。瀚蓝环境便是这样一家企业,它在广东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崛起,成为环保领域的璀璨明星。

或许在大众的认知里,环保行业的巨头并不如科技、金融领域的企业那般广为人知,但瀚蓝环境在业内的地位却不容小觑。它以固废处理为核心,构建起 “一体两翼(以固废处理为主体,能源水务为两翼)” 的业务框架 ,业务覆盖全国 54 个城市,涵盖固废处理、能源、供水、排水等多个领域,下辖 6 个事业部和 1 个企业研究院,是国内固废处理领域的龙头企业。 其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奋斗史,从 2000 年上市之初的地方性公用事业企业,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综合生态环境服务企业,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当我们谈及行业巨头,长江电力常常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电力行业的巨擘,长江电力凭借其在水电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泛布局,在资本市场和能源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稳定的业绩表现和庞大的资产规模,一直是投资者眼中的优质标的。那么,瀚蓝环境这个在环保领域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又如何与长江电力相提并论,甚至喊出超越的口号呢?这背后,隐藏着瀚蓝环境独特的发展密码和战略布局,也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瀚蓝环境:成长之路铸就独角兽传奇

瀚蓝环境的故事,始于 1992 年成立的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彼时它以供水业务起家,扎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凭借着区域垄断性和先发优势,在供水市场站稳脚跟。供水业务就像一棵稳定生长的大树,为瀚蓝环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2000 年成功上市,更是让这棵大树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阳光雨露,得以不断壮大,供水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供水范围逐渐覆盖南海区各个角落,为后续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

瀚蓝环境的野心不止于此,2006 年,它毅然迈出跨界转型的关键一步,涉足固废处理领域。这一决策在当时看来,充满了挑战,就像是在未知的丛林中开辟新的道路。固废处理领域技术复杂、市场竞争激烈,从技术到市场拓展再到运营管理,每一步都困难重重。但瀚蓝环境没有退缩,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参与项目投标、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逐渐打开市场局面;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流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就像南海环保电厂一期的改造扩建,原本设施陈旧、问题重重,瀚蓝环境接手后,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成功将其转型升级为环保示范项目,在固废处理领域树立起了自己的旗帜。

2012 - 2014 年,是瀚蓝环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公司经历了愿景变更、更名以及重大并购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业务格局。随着供排水一体化的成熟以及在燃气领域的稳步发展,2012 年,瀚蓝环境将愿景变更为 “全国有影响力的系统化环境服务投资商和运营商” ,明确了全国布局的战略方向。2013 年,“南海发展” 正式更名为 “瀚蓝环境”,新名称寓意着 “浩瀚的蓝海”,象征着公司以全新的姿态迈向全国市场。2014 年,瀚蓝环境以 18.50 亿元揽入创冠环保 (中国) 有限公司 100% 股权,这一重大并购行动极大地拓展了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使其在全国的影响力迅速提升。此后,瀚蓝环境持续通过并购整合来实现协同效应与规模优势,2024 年,瀚蓝环境成功启动了对粤丰环保的并购,更是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模跃升至全国前三、A 股第一,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发展过程中,瀚蓝环境不断创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成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打造环保行业 “数智引擎”,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瀚蓝环境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从单一供水业务到综合性环境服务的华丽转身,成长为环保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长江电力:能源巨头的稳固江山

长江电力,无疑是水电行业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在能源领域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龙头地位。其麾下拥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 ,这些 “水电明珠” 共同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高达 7169.5 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 17.34% ,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水电行业的翘楚。

从发电规模来看,长江电力的实力堪称恐怖。2024 年,其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 2959.04 亿千瓦时 ,如此庞大的发电量,足以满足众多城市的用电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稳定的发电能力,让长江电力在能源市场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成为电力供应的中流砥柱。

在市场影响力方面,长江电力同样表现卓越。其市值规模庞大,截止至 2025 年 1 月,市值已高达 7069 亿元人民币 ,在 A 股市场排名第 16 位 ,是投资者眼中的优质蓝筹股。北向资金对长江电力青睐有加,最新持仓市值达到 562 亿元人民币,位列重仓股第 4 名 ,仅次于贵州茅台美的集团宁德时代 。其稳定的业绩表现和高分红政策,吸引了大量长期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 “定海神针”。

长江电力在水电技术和管理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高效的发电和运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 “六库联调” 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一滴水能发六次电 ,大大提高了水能利用率,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在环保方面,长江电力作为清洁能源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 9045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48 亿吨 ,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财务数据大比拼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瀚蓝环境和长江电力的实力,我们不妨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进行深入对比。

先看营收方面,长江电力 2024 年的营业总收入高达 647.27 亿元 ,这一数字充分彰显了其作为能源巨头的规模优势,凭借庞大的水电装机和稳定的发电能力,其营收在能源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而瀚蓝环境 2024 年营业总收入为 118.86 亿元 ,虽然与长江电力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环保行业中,这样的营收规模也足以证明其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瀚蓝环境通过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在固废处理、能源、水务等板块协同发展,实现了营收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固废处理领域的扩张,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再看利润,长江电力 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达到 324.12 亿元 ,净利润率高达 50.08% ,如此高的净利润和利润率,一方面得益于其水电业务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和强大的盈利能力。瀚蓝环境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15.85 亿元 ,净利润率为 14% ,虽然净利润规模和利润率与长江电力有较大差距,但瀚蓝环境在环保行业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长,展现出了其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瀚蓝环境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流程等方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项目的盈利能力。

在资产规模上,长江电力同样占据优势,2024 年末总资产达到 4556.45 亿元 ,固定资产占比高,主要为水电设施等核心资产,这些资产是长江电力持续稳定发电的基础,也是其在能源市场屹立不倒的关键。瀚蓝环境 2024 年末总资产为 428.68 亿元 ,虽然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但瀚蓝环境的资产质量较高,资产负债率合理,且资产增长速度较快。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瀚蓝环境不断扩充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从这些关键财务指标可以看出,在营收、利润和资产规模等方面,长江电力凭借其在水电行业的深厚底蕴和规模优势,目前仍大幅领先于瀚蓝环境。但瀚蓝环境在环保行业展现出的发展潜力和增长速度,也不容忽视。瀚蓝环境在净利润率、资产增长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体现了其独特的发展优势,未来有望在环保领域持续深耕,缩小与长江电力在财务数据上的差距。

业务模式剖析

瀚蓝环境构建起 “一体两翼” 的环保业务模式,以固废处理为主体,能源和水务为两翼协同发展。在固废处理领域,瀚蓝环境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其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先进,产能规模庞大。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达到 3.58 万吨 / 日,在运规模约 3.1 万吨 / 日 。通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厂用电率,还积极拓展供热业务,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在污水处理业务中,瀚蓝环境运用多种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工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并探索污水回用技术,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燃气供应业务通过建设完善的管道网络,为居民和企业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减少对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这种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固废处理产生的热能可用于能源供应,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水务业务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又能为固废处理和能源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平衡业务的季节性和波动性。而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固废处理、能源和水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瀚蓝环境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瀚蓝环境的业务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瀚蓝环境在固废处理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市场竞争方面,环保行业竞争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布局,瀚蓝环境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瀚蓝环境的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确定性。

长江电力则专注于水电运营,通过建设和运营大型水电站,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其麾下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凭借规模庞大的水电装机和稳定的发电能力,长江电力在水电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水电运营模式具有诸多优势。成本方面,水电站建成后,运营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且水源无需支付成本,使得长江电力毛利率稳定在 60 - 70% 之间 ,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稳定性上,水电发电相对稳定,能够为电网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在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策上,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然而,长江电力的水电运营模式也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水电资源的开发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国可开发的优质水电资源日益有限,长江电力传统的通过收购新电站扩张的模式正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文条件波动会直接影响发电量,如 2023 年上半年长江流域水量不足就导致发电量下滑 16.88% ,净利润随之降低 22.85% 。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可能影响公司的电价水平和盈利能力,市场电价的波动会对公司的收益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瀚蓝环境的多元化业务模式使其在环保领域具有更广泛的业务布局和协同发展的优势,未来增长潜力较大,但面临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政策风险等挑战;长江电力的水电运营模式则在成本和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占据水电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受资源限制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业务扩张和应对市场变化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核心竞争力解读

瀚蓝环境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显著,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走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2019 年,瀚蓝环境创新性地提出建设 “会烧垃圾的 AI” 项目 ,与阿里云合作搭建垃圾焚烧大模型,开发 “工业大脑” 并首次应用在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通过智能化控制,精准调整焚烧炉的运行参数,确保垃圾得到充分燃烧。数据显示,项目应用 AI 后焚烧稳定性提升了 23.08% ,人工工作量下降了 87% 。此外,瀚蓝环境还构建了 “无废城市数字大脑”,已建立数据资源中心,集成 300 多类数据模型 ,通过 AI 技术实现了设备故障提前预测、垃圾收转运全过程数智化管理等功能,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运营管理上,瀚蓝环境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入到各个业务环节。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措施,降低厂用电率,提高发电效率。同时,积极拓展供热业务,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污水处理和燃气供应业务中,同样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瀚蓝环境通过一系列并购和业务拓展,构建了完整的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垃圾分类、环卫清扫、收转运到焚烧发电、填埋、渗滤液 / 飞灰处理的纵向一体化,以及餐厨、污泥、危废等横向协同处理能力。这种产业链整合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增强了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长江电力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资源垄断上,拥有长江流域的大型水电资源,包括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 ,总装机容量高达 7169.5 万千瓦 ,占全国水电装机的 17.34% 。这些水电站位于长江干流,水资源丰富且稳定,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长江电力在水电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在技术成熟度方面,长江电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运营,在水电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先进的水电设备和技术,能够确保水电站的高效、稳定运行。在水电站的建设、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长江电力都具备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

长江电力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在行业内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品牌优势明显。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担当,使得长江电力在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和机会。

总体来看,瀚蓝环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智能化运营优势以及产业链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使其在环保领域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长江电力则凭借资源垄断、技术成熟和品牌优势,在水电行业稳坐龙头宝座,其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运营模式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两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决定了它们在各自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环保行业的发展趋势为瀚蓝环境带来了广阔的机遇。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固废处理领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将进一步提升,瀚蓝环境在固废处理技术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其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有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实现业务的持续扩张。

瀚蓝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环保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瀚蓝环境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政策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环保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影响,瀚蓝环境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

在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长江电力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加速,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长江电力凭借其在水电领域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实力,有望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市场的地位。

长江电力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如风电、光伏等,对水电市场份额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尽管水电具有稳定性和调节能力强的优势,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技术不断进步,可能会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气候变化对水文条件的影响也给长江电力的发电带来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来水波动,影响发电量。

总体而言,瀚蓝环境和长江电力在各自的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瀚蓝环境在环保行业的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使其有望在环保领域持续深耕,实现快速发展;长江电力在水电行业的龙头地位和资源优势,使其在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两者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战略决策和市场拓展能力,还将受到行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期待这两家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创新,突破挑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谁才是真正的王者?

瀚蓝环境与长江电力,这两家在不同领域闪耀的企业,就像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瀚蓝环境在环保领域凭借创新与多元化,如一匹勇猛的黑马,一路疾驰,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版图;长江电力则在水电行业稳坐龙头,凭借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稳定的运营,成为能源领域的中流砥柱。

它们的故事,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传奇,更是时代浪潮下的奋进篇章。我们看到了瀚蓝环境的崛起,也见证了长江电力的强大。那么,你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瀚蓝环境能否真正超越长江电力?还是长江电力会继续稳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观点和见解 ,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两家企业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