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PCB 与机器人的产业交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正从科幻作品中大步迈向现实生活,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而在机器人精密复杂的 “身躯” 里,印刷电路板(PCB)虽看似不起眼,却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堪称机器人的 “神经系统”。
PCB 就像是机器人内部的 “交通枢纽”,通过精密的线路布局,实现了电子元件之间稳定的电力传输与信号交互,让机器人能够精准地接收指令并执行动作。从工业机器人精准无误的机械臂操作,到服务机器人灵活的人机交互功能,背后都离不开 PCB 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 PCB,机器人的智能化与高效运作便无从谈起。
随着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对 PCB 的需求也在持续攀升,这一趋势促使众多 PCB 企业积极布局,投身于机器人产业链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在 PCB 与机器人领域有着紧密关联的八家核心公司:满坤科技、中京电子、广合科技、威尔高、骏亚科技、胜宏科技、铜冠铜箔以及科翔股份、兴森科技。看看它们各自具备怎样的技术实力与市场优势,又将如何在这一充满潜力的产业交汇点上大展宏图。
PCB + 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
(一)PCB 行业现状与趋势
PCB 作为电子产业的 “地基型” 核心组件,在整个电子产业链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关键地位 ,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通信、服务器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全球 PCB 行业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 Prismark 数据显示,2016 - 2020 年,全球 PCB 市场产值由 542.07 亿美元增长至 652.1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73% 。尽管 2023 年受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全球 PCB 产业总产值回落至 695.17 亿美元,较上年同比降幅达 15%,但从长期来看,随着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PCB 市场仍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预计 2028 年全球 PCB 产值将达到 904.13 亿美元左右,2023 - 2028 年全球 PCB 产值的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 5.40%。
在技术创新方向上,随着电子产品对轻薄短小、高频高速的需求日益增长,PCB 行业正朝着高密度化、高性能化方向迈进。高密度互连(HDI)技术通过微孔、盲孔和埋孔等先进工艺,大幅提升了 PCB 的布线密度,减少了信号传输损耗,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柔性 PCB(FPC)和刚柔结合板凭借轻量化、可弯曲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在折叠屏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高可靠性场景中崭露头角;5G 通信技术的普及则对 PCB 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高频高速 PCB 的发展,使其成为 5G 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二)机器人产业崛起对 PCB 的需求拉动
近年来,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爆发式的扩张态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在工业、服务、特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服务机器人如酒店配送机器人、餐厅服务机器人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种机器人则在危险环境作业、医疗救援等特殊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对 PCB 有着独特的性能和规格需求。例如,人形机器人由于需要模拟人类的动作和行为,其对 PCB 的集成度、信号处理能力以及散热性能等方面要求极高,需要多层板、HDI 板、挠性板及刚挠结合板等高精密 PCB 产品,以实现复杂的电路连接和功能集成,满足其在感知、控制、运动等方面的需求 。工业机器人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运行,对 PCB 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要求严格,以确保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服务机器人则更注重小型化、低功耗的 PCB 设计,以适应其灵活的工作场景和长时间的续航需求。
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 PCB 行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赛道。随着机器人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性能的持续提升,对 PCB 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在质量和技术水平上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促使 PCB 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以满足机器人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二者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
核心公司业务深度剖析
(一)满坤科技:工业机器人 PCB 的深耕者
满坤科技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 PCB 研发、生产与销售,在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的 PCB 产品凭借出色的性能与稳定的质量,在工业机器手、自动化生产线等工业机器人关键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工业机器人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尽管满坤科技目前尚未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但公司在工业机器人 PCB 领域的技术沉淀,使其具备了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展的潜力。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满坤科技有望凭借自身技术优势,适时布局人形机器人 PCB 业务,实现业务的多元化拓展与升级。未来,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市场对高性能 PCB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满坤科技有望凭借在工业机器人 PCB 领域的领先地位,充分受益于市场的发展红利,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提升市场份额。
(二)中京电子:刚柔并济,拓展机器人领域
中京电子是一家具备刚性印制电路板(RPC)、柔性印制电路板(FPC)、刚柔结合印制电路板(R-F)全制程能力的 PCB 制造商。公司凭借在 FPC 领域的技术优势,已将 FPC 产品成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并实现了小批量供货。
在机器人产业链中,中京电子不仅聚焦于 PCB 产品的供应,还积极参与到机器人相关的研发与创新中。通过与机器人制造商紧密合作,深入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与需求,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与性能,以满足机器人行业对 PCB 的严苛要求。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加大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线,提升产品的集成度和智能化水平,为机器人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性能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京电子有望借助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成为机器人 PCB 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广合科技专注于中高端 PCB 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在工业机器人、安防电子、通信与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广合科技的 PCB 产品凭借高可靠性、长寿命以及出色的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能力,为工业机器人的精确运动控制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提升 PCB 的信号传输速度、散热性能和抗震能力,以满足工业机器人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严苛要求。广合科技还积极拓展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凭借其在中高端 PCB 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在这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 PCB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广合科技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在机器人产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威尔高:多领域布局,发力机器人相关 PCB
威尔高的 PCB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已开发出应用于服务器电源、运动控制、传感器等相关产品线的 PCB 产品,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威尔高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如实现了 PCB 产品层数达到 30 层,提升了产品的集成度和性能。公司的 PCB 产品能够有效满足机器人在数据处理、信号传输和运动控制等方面的需求,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市场竞争中,威尔高凭借其多领域的布局和技术优势,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威尔高有望在相关 PCB 市场中实现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地位。
(五)骏亚科技:稳健前行,拓展机器人 PCB 版图
骏亚科技主营业务为 PCB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单双面板、多层板、HDI 板、柔性板及软硬结合板等。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在机器人领域也有涉足。
虽然目前骏亚科技的 PCB 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营收占比较少,但公司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已与多家知名机器人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其产品应用于这些客户的机器人产品中。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满足机器人客户的需求。未来,随着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骏亚科技有望凭借其在 PCB 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资源,进一步拓展机器人 PCB 业务,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在机器人 PCB 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六)胜宏科技:百强实力,服务机器人多领域
胜宏科技作为全球印制电路板制造百强企业,在 PCB 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现阶段,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及车、能源、医疗、安防等领域供应 PCB 产品。
在机器人领域,胜宏科技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提供定制化的 PCB 解决方案。公司的 PCB 产品具备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需求,为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胜宏科技还注重与机器人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胜宏科技有望凭借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在机器人 PCB 市场的份额,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铜冠铜箔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铜箔生产企业,在铜箔材料的研发、生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铜箔作为 PCB 制造的关键基础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 PCB 的质量和性能。
铜冠铜箔的产品涵盖 PCB 铜箔和锂电铜箔等,其中 PCB 铜箔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公司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铜箔产品,如极低轮廓电子铜箔等,满足了 PCB 向高密度、高性能方向发展的需求。这些高性能铜箔产品间接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关键支撑,助力机器人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更稳定的运行以及更精确的控制。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铜冠铜箔有望通过与 PCB 企业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和影响力。
(八)科翔股份:创新驱动,融入机器人 PCB 市场
科翔股份在 PCB 的研发、生产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公司产品涵盖双面板、多层板、HDI 板、厚铜板、高频高速板、金属基板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在机器人领域,科翔股份积极布局,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机器人对 PCB 的高性能需求。公司研发的高频高速 PCB 产品,能够有效满足机器人在高速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方面的要求,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科翔股份还注重与机器人行业客户的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了公司在机器人 PCB 市场的竞争力。未来,随着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科翔股份有望凭借其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在机器人 PCB 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九)兴森科技:多元发展,布局机器人 PCB 业务
兴森科技在 PCB 业务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业务涵盖 PCB 样板快件、高多层 PCB、HDI PCB、IC 载板等多个领域。公司凭借在 PCB 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机器人领域,兴森科技积极布局,已与部分机器人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为其提供 PCB 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机器人行业对 PCB 的多样化需求。兴森科技还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机器人相关 PCB 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升公司在机器人 PCB 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未来,兴森科技有望借助其多元化的业务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机器人 PCB 市场中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版图。
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一)核心公司竞争优势对比
在 PCB + 机器人领域,这九家核心公司各有所长,在技术实力、产品类型、市场份额、客户资源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态势。
技术实力上,胜宏科技作为全球印制电路板制造百强企业,在高阶 HDI 产品研发制造方面技术领先,具备 70 层高精密线路板、28 层八阶 HDI 线路板等的量产能力 ;中京电子在 FPC 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具备二阶以上 HDI 产品大批量生产能力;科翔股份完成了 200G/400G 光模块研发,在高频高速 PCB 技术上有深厚积累。
产品类型丰富度上,骏亚科技产品涵盖单双面板、多层板、HDI 板、柔性板及软硬结合板等;兴森科技业务多元化,涉及 PCB 样板快件、高多层 PCB、HDI PCB、IC 载板等;威尔高的 PCB 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服务器电源、运动控制、传感器等相关产品线的 PCB 产品也有布局。
市场份额方面,胜宏科技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在全球 PCB 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铜冠铜箔在 PCB 铜箔市场占有率较高;满坤科技在工业机器人 PCB 领域深耕,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客户资源上,胜宏科技已进入英伟达、AMD、英特尔、特斯拉、微软、博世、亚马逊、谷歌、台达等企业的供应链 ;广合科技产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安防电子、通信与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拥有众多行业客户;中京电子与机器人制造商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二)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技术瓶颈方面,随着机器人向更高智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对 PCB 的集成度、散热性能、信号传输速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人形机器人对 PCB 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极高,目前部分技术仍有待突破 。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对行业产生影响,PCB 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玻纤纱、铜、木浆、环氧树脂等,这些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价格波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但行业也迎来众多机遇。5G 技术的普及,为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供了更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持,促进了 5G 通信基站、5G 智能终端等设备对 PCB 的需求增长,也推动了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对高性能 PCB 的需求也随之增加,AI 服务器、AI 手机以及未来可能兴起的 AI 眼镜和智能机器人等,都为 PCB 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此外,物联网的兴起,使得万物互联成为趋势,机器人作为物联网的重要节点设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带动了相关 PCB 的需求增长。
(三)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从技术发展看,PCB 将朝着更高密度、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例如,HDI 技术将不断升级,实现更高的布线密度和更小的孔径;柔性 PCB 和刚柔结合板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满足机器人对轻量化、可弯曲的需求;高频高速 PCB 技术将持续创新,以适应 5G、6G 等高速通信时代的要求。
市场规模上,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 PCB 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将直接带动机器人相关 PCB 市场的增长,预计 2023 - 2028 年全球 PCB 产值的预计年复合增长率达 5.40%,其中机器人领域的 PCB 市场增速可能会高于平均水平。
应用领域方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除了工业、服务、特种等传统领域,还将在医疗、教育、家庭等更多领域得到应用,这将促使 PCB 企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例如,医疗机器人对 PCB 的生物兼容性、可靠性要求极高,未来可能会出现专门为医疗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 PCB 产品。
结语:产业融合,共创未来
PCB 与机器人产业的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满坤科技、中京电子、广合科技、威尔高、骏亚科技、胜宏科技、铜冠铜箔、科翔股份、兴森科技等九家核心公司,凭借各自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在这一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尽管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技术瓶颈、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但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持续拓展,PCB 与机器人产业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我们期待这九家核心公司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携手共进,共同推动 PCB 与机器人产业的繁荣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