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志电器,10年前的宁德时代!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宁德时代的传奇开篇

十年前,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只是初露锋芒。2011 年,宁德时代正式成立,彼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仅 50 万辆,渗透率不足 1%。但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地捕捉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巨大潜力,毅然投身于动力电池领域的创业浪潮中。

如今的宁德时代,已然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与众多知名车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宁德时代的成功,是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战略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为其他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鸣志电器,会发现它在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十年前的宁德时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那么鸣志电器能否复刻宁德时代的辉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鸣志电器的发展现状与潜力。

鸣志电器:站在机器人风口的电机企业

鸣志电器成立于 1994 年,2017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作为一家专注于运动控制领域的综合制造商,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拓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5000 名员工,在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LED 智能照明控制与驱动系统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业务广泛覆盖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智能家居智能汽车、3D 打印设备等众多领域 ,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在北美洲、欧洲以及整个亚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运动控制领域,鸣志电器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尤其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等产品上展现出卓越的技术优势。以混合式步进电机为例,鸣志电器打破了日企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精度达到 0.9 度,位居全球前三,市场份额超过 10% 。在空心杯电机方面,鸣志电器更是国内的佼佼者,不仅成功突破了无齿槽电机技术,获得了十余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还实现了 8mm 直径产品的量产,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技术成就,其绕组温度、电机效率等核心指标已接近国际巨头 Maxon。

在产品应用方面,鸣志电器的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器械领域,其产品为手术机器人、医疗影像设备等提供了精准的动力支持,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智能家居领域,鸣志电器的产品助力实现智能家电的精准控制和高效运行,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在智能汽车领域,鸣志电器的产品用于汽车的电动尾门、座椅调节、车窗升降等系统,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激光雷达等设备,为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崛起,鸣志电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对核心零部件的性能和精度要求极高。鸣志电器生产的空心杯电机,凭借其高转速、低扭矩波动、轻量化等特点,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关节驱动的理想选择,在人形机器人的手部关节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决定了机器人关节活动的精度。例如,特斯拉 Optimus 第一代的灵巧手,单手就应用了 6 个空心杯电机,实现了 11 个自由度,而鸣志电器正是国内少数能够突破空心杯电机量产壁垒并形成收入的企业之一,目前其空心杯电机产品已涵盖 8mm 至 30mm 的多种型号 ,成功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产品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2024 年,公司无齿槽空心杯业务在机器人领域的收入同比增幅接近 200%,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鸣志电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市场潜力。

除了空心杯电机,鸣志电器还在积极开发和完善轮毂、轮边电机模组和无框、交流伺服电机加减速机模组等适用于机器人运控模块的产品 ,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拼图,为迎接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做好充分准备。2025 年 2 月,鸣志电器在公告中明确提及正在推进这些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了鸣志电器在机器人领域全面布局、深度发展的决心和战略眼光。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完善产品线,鸣志电器有望在机器人产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 。正如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势脱颖而出一样,鸣志电器在机器人电机领域也具备了这样的潜力和实力。

鸣志电器当前的挑战与困境

(一)财务数据的隐忧

尽管鸣志电器在技术和市场布局上展现出潜力,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其在 2024 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2024 年,鸣志电器实现营业收入 24.16 亿元,同比下降 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791 万元 ,同比下降 44.53%。这一业绩下滑的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从成本角度来看,新建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是一个关键因素。2024 年太仓基地产量 1698 万台,仍比设计产能少 102 万台;越南 400 万台步进电机项目虽于年底建成,当年仅卖出 64 万台,产能利用率不足两成。这些新建项目设计产能未达产,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侵蚀了利润空间。同时,营收的下滑使得规模效应减弱,以往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利润的优势不再明显,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在费用方面,管理费用的增加也对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2024 年管理费用为 3.63 亿元,较 2023 年的 3.48 亿元增长 4.27%,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中的人力成本有所增长。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管理人员数量增多,薪酬水平也有所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管理团队建设和人才储备的重视,但不可避免地对利润造成了挤压。

(二)行业竞争的压力

电机行业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领域,市场上国内外企业众多。在全球范围内,既有像日本、德国等传统工业强国的老牌电机企业,凭借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品牌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占据着高端市场;也有众多新兴企业,依托成本优势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在中低端市场展开激烈角逐。在国内,电机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价格竞争成为部分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鸣志电器作为其中一员,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虽然鸣志电器在空心杯电机、步进电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但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材料、制造工艺和控制技术不断涌现,如果不能持续投入研发,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电机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部件,其市场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经济形势不佳时,工业企业可能会减少设备投资,消费者也可能会削减对家电等产品的购买,从而导致电机市场需求下降。此外,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对电机的性能、质量和定制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鸣志电器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在竞争格局中,还存在着潜在的技术迭代风险。例如,如果头部厂商转向直线电机技术,空心杯电机需求或萎缩。直线电机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加速度等优点,在一些对运动控制要求极高的领域,如半导体制造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直线电机技术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空心杯电机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挤压,这对于在空心杯电机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并寄予厚望的鸣志电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未来展望:鸣志电器的潜力与可能性

(一)短期增长动力

从短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将成为鸣志电器重要的增长驱动力。若 2025 年特斯拉 Optimus 交付超 1 万台,按照其第一代灵巧手单手应用 6 个空心杯电机来计算,仅这一项订单,鸣志电器的空心杯电机订单金额就可能达到 1.2 亿元 ,占其 2024 年营收的 8% 左右,这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营收增长。

随着越南基地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成本优化也将为鸣志电器的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当越南基地产能利用率达到 80% 后,预计成本将降低 15%,这将有效提升公司的净利率,有望使其从目前的 1.2% 提升至 5% ,从而显著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2025 年第一季度,鸣志电器净利润同比增长 10.82%,这一积极信号显示出海外去库存结束及越南产能释放所带来的边际修复,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

(二)长期战略规划

在长期战略规划方面,鸣志电器将技术平台化和全球化深化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在技术平台化方面,公司计划开发自适应学习电机,融入 AI 驱动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机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这一技术创新有望使鸣志电器切入高端医疗机器人供应链,例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供应链,目标是在 2026 年实现医疗领域收入达到 2 亿元 。医疗机器人市场对电机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鸣志电器通过技术创新进入这一领域,不仅能够拓展业务边界,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

在全球化深化方面,鸣志电器致力于提高欧美市场的收入占比。目前,鸣志电器海外收入占比达 46%,其中美国 AMP 子公司在医疗设备电机市场占有率超 25%,瑞士 T Motion 的智能控制系统覆盖欧洲 80% 高端 AGV 厂商 。未来,公司计划将欧美收入占比提升至 30%,并在 2027 年实现海外营收占比达到 50% 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鸣志电器将复制 “技术 + 成本” 的成功模式,凭借其在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越南基地产能带来的成本优势,进一步拓展欧美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

然而,实现这些长期目标并非一帆风顺,鸣志电器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创新方面,开发自适应学习电机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医疗机器人市场对产品的认证标准极为严格,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较长,这对鸣志电器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都是巨大考验。在全球化拓展方面,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市场规则差异等,都可能影响鸣志电器的海外市场拓展进程。例如,美国可能提高关税,欧盟的碳关税政策也会增加出口成本,这些都需要鸣志电器积极应对。

针对这些挑战,鸣志电器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在技术研发上,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同时,提前规划产品认证流程,与相关机构建立良好沟通,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在全球化拓展方面,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灵活的市场策略;通过本地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关税和贸易风险;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

鸣志电器在机器人电机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虽然当前面临一些挑战,但凭借其在技术、市场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清晰的未来发展路径,有望在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实现快速增长,成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如十年前的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开启辉煌征程一样,鸣志电器也具备在机器人电机领域创造辉煌的潜力和实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鸣志电器的潜力与风险并存

鸣志电器作为一家在运动控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在技术实力、市场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展现出了与十年前宁德时代相似的特质,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它凭借在空心杯电机等核心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以及对机器人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具备了在未来机器人产业中成为领军企业的潜力。

然而,鸣志电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短期来看,2024 年业绩下滑所暴露出的产能利用率不足、成本控制压力以及管理费用增加等问题,需要公司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改善短期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在行业竞争方面,电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以及潜在的技术迭代风险,如直线电机技术对空心杯电机市场份额的威胁,时刻考验着鸣志电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长期来看,尽管鸣志电器制定了清晰的技术平台化和全球化深化的战略规划,但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仍可能面临技术研发难题、市场准入障碍、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且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市场准入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和法规差异可能增加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地缘政治风险则可能导致贸易摩擦、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影响公司的海外业务拓展和全球布局 。

总体而言,鸣志电器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虽然面临着短期业绩压力和行业竞争的严峻挑战,但它在技术实力、市场机遇把握和战略布局上所展现出的优势,使其与宁德时代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初期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和潜力。如果鸣志电器能够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抓住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那么它有望在未来复制宁德时代的成长路径,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但投资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密切关注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表现,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