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科技浪潮中的新风口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作品中大步迈向现实,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从特斯拉的 Optimus 到小米的 CyberOne,巨头们的布局让这个赛道迅速升温。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 - 2029 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 年约为 27.6 亿元,到 2029 年有望飙升至 750 亿元,2035 年更是可能达到 3000 亿元 ,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人形机器人之所以备受瞩目,在于其融合了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等多领域的顶尖技术,是真正的科技集大成者。它的出现,不仅能填补劳动力缺口,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还将重塑工业生产、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诸多行业的格局,创造全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各行各业,开启全新的智能时代。
十家预增公司逐一剖析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有十家公司凭借其在各自领域的独特优势和积极布局,实现了中报业绩预增,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这些公司。
移远通信:物联网模组龙头的机器人通信拓展
移远通信作为全球物联网模组的龙头企业,智能模组市占率超 30%,其业务广泛覆盖全球 150 多个国家,服务企业客户超 5500 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移远通信成功实现了双足 / 四足机器人通信模组的量产,产品适配星动纪元、宇树科技等头部客户。2025 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1%,物联网模组 ASP 提升至 180 元,同比增长 25% 。随着机器人通信模组需求的爆发,预计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 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0%,移远通信有望凭借其技术和市场优势持续受益。
飞荣达:收购果力智能,进军灵巧手领域
飞荣达通过收购果力智能,强势进军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领域。果力智能在深度仿生触觉感知技术上取得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其研发的枭尧灵巧手具备 28 个自由度,采用 “刚 - 柔 - 软耦合” 的拓扑优化设计和业内独创的 “柔软智能单元”,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可实现仿人灵巧操作。2025 年上半年,飞荣达净利润同比增长 104% - 124%,灵巧手模组订单排产至 2026 年第一季度 。由于单台人形机器人需 3 - 5 个灵巧手,公司技术适配特斯拉、优必选等主流方案,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中京电子在 FPC(柔性电路板)技术上全球领先,产品应用于机器人关节传感与控制系统。其 FPC 具有超薄设计(厚度 0.2mm)与高可靠性(弯曲寿命超 10 万次)的特点,能满足灵巧手精密操作需求。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22% - 127%,机器人业务毛利率达 45%,远高于 PCB 业务均值 15% 。单台机器人 FPC 用量约 12 片,预计 2025 年人形机器人 FPC 市场规模或达 15 亿元,中京电子有望在该领域持续拓展。
麦迪科技与优必选合资成立医疗康养机器人公司,重点布局手术辅助、康复护理场景。公司的导诊、护理机器人已在协和医院等 30 家机构落地,单台设备年服务人次超 5 万。2025 年上半年,麦迪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 133% - 135%,医疗机器人业务贡献营收占比提升至 18% 。鉴于中国康复医疗机器人渗透率不足 1%,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或超 200 亿元,麦迪科技在医疗康养机器人领域前景广阔。
瑞可达:连接器隐形冠军,获头部企业认证
瑞可达是连接器领域的隐形冠军,其人形机器人专用连接器成功通过特斯拉、宇树科技认证,攻克了人形机器人高速数据传输难题。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32% - 163%,机器人业务毛利率达 38%,同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 。单台机器人连接器价值量约 2000 元,预计 2025 年需求或达 6 亿元,瑞可达凭借其技术和认证优势,在机器人连接器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东阳光:与智元合作,搭建数据采集中心
东阳光与智元机器人共建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覆盖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全链条数据。通过海量环境数据训练,可使人形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提升 30%。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57% - 193%,数据服务业务增速达 210% 。未来,数据服务年费模式或成新增长点,单台机器人年数据服务收入约 5000 元,东阳光在机器人数据服务领域的布局有望带来持续的收益。
瑞芯微:自研芯片与模组,助力机器人智能化
瑞芯微自研的结构光模组 RMSL205 实现了机器人毫米级自主避障,精度极高,该技术应用于优必选 Walker S 系列,使物料搬运效率提升 25%。公司在机器人芯片市场的占有率超 40%,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185% - 195% 。单颗模组售价约 200 元,预计 2025 年需求将达 500 万颗,年复合增长率达 200%,瑞芯微凭借其芯片和模组技术,在机器人智能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田股份作为稀土永磁材料龙头,其空心杯电机磁材已批量供货给优必选 Walker S。高磁能积材料使电机效率提升 15%,产品还供货给特斯拉 Optimus、小米 CyberOne 等标杆项目。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77% - 225%,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 9% 。单台机器人需 2 - 3kg 高性能钕铁硼,预计 2025 年需求将达 1200 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150%,金田股份在稀土永磁材料供应上具备显著优势。
远东股份:柔性电缆领先,适配头部机器人
远东股份在柔性电缆技术上全球领先,其产品适配特斯拉 Optimus、智元灵犀 X1 机械臂。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线缆包含多种类型,手指 / 关节专用线缆抗弯折可达 1000 万次,高速视频传输线缆带宽≥40Gbps。2025 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92% - 254%,机器人电缆订单同比增长 300% 。单台机器人电缆价值量约 3000 元,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或突破 10 亿元,远东股份在机器人电缆领域增长强劲。
天娱数科:参股芯明智能,布局空间计算
天娱数科参股公司芯明智能的空间计算技术可降低机器人感知成本 60%,技术授权收入占比已达 35%。该技术使人形机器人实现了 “具身智能 + 精细操作” 的双重突破,单台授权费约 1 万元,2025 年市场空间或达 30 亿元。2025 年上半年,天娱数科净利润同比增长 370% - 490% ,在空间计算技术布局上取得显著成效,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感知领域持续创新。
投资风险与未来展望
尽管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光明,但投资仍需谨慎。技术迭代风险不容忽视,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发展迅速,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可能很快被市场淘汰 。成本控制也是一大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的高昂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普及,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产品性价比。政策监管方面,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一旦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可能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不过,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改变未来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关键力量。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十家业绩预增的公司展现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但在投资时需充分考虑行业风险,做好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理性投资,把握这一科技浪潮带来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