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业绩最优的8家公司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人形机器人与稀土永磁:产业融合的新风口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形机器人逐渐从科幻作品走进现实,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从特斯拉的 Optimus 到国内宇树科技的 Unitree G1,众多科技巨头和创新企业纷纷入局,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

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中,伺服电机起着关键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灵活性。而稀土永磁材料,凭借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等特性,成为提升伺服电机效率、功率密度和控制精度的关键,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中不可或缺。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单台机器人需要约 3.5 千克高性能钕铁硼,是新能源汽车用量的 1.75 倍。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正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一批在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领域表现卓越的公司脱颖而出,它们凭借技术优势、市场份额和业绩表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八家公司,探寻它们的发展密码。

八大公司全景扫描

祥明智能:华为背后的 “隐形冠军”

祥明智能作为华为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微特电机独家供应商,堪称行业内的 “隐形冠军”。公司在微特电机领域深耕多年,技术底蕴深厚,产品种类丰富,拥有授权专利 36 项,其中发明专利 8 项 ,还参与起草 14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研发的稀土永磁微特电机,凭借高扭矩密度和精确控制能力,为华为机器人关节驱动和运动控制提供稳定动力。不仅如此,祥明智能还与日本 BorgRoid 株式会社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常州祥翰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天和磁材:稀土永磁的产业先锋

天和磁材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构建了以 “钕铁硼为主、钐钴为辅,成品与毛坯双轮驱动” 的主营业务体系。公司依托包头丰富的稀土资源,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广泛布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天和磁材早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电机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供应样品并推进技术合作,产品广泛应用于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关键部件 ,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爆发中抢占先机。

中钢天源:多元布局的行业翘楚

中钢天源的业务涵盖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稀土永磁材料和自润滑钢制品等多个领域。其稀土永磁产品已获得无人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细分订单,高性能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同时,公司的自润滑钢制品通过独特的复合技术,降低摩擦系数,具备免维护、耐高低温等优势,在机器人关节、驱动轮轴承等部位具有重要应用潜力。正在研发的 4D 打印技术,可实现润滑相含量梯度分布,配合应力传感器实现动态润滑调节,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领益智造:精密制造的行业巨头

领益智造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优势,近年来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司全资子公司领鹏智能具备机器人零部件制造、研发设计以及自动化方案设计等系统集成服务能力,掌握伺服驱控一体智能控制器、CSV 减速器等多项关键技术。领益智造与智元机器人、Figure AI、汉森机器人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 Figure AI 机器人提供散热模组、无线充电模组等产品服务,并已获得其 2025 年千台量产订单,未来有望形成 “关键零部件 + 模组 + 整机” 的一体化布局。

英思特:稀土永磁应用的创新者

英思特专注于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研发,为客户提供磁路设计、精密加工等综合性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部件,凭借独特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传感器以及能量管理提供支持。尽管目前暂无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但英思特持续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未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宁波韵升:稀土永磁领域的老牌劲旅

宁波韵升是国内较早进入稀土永磁领域的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公司专注于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力发电等领域。在人形机器人市场逐渐兴起的背景下,宁波韵升凭借其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开拓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金力永磁: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领导者

金力永磁专注于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等领域。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金力永磁有望凭借其高性能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满足人形机器人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高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金田股份:铜加工与稀土永磁的双轮驱动

金田股份是一家以铜加工为主业,同时涉足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企业。公司在铜加工领域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产品种类丰富,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家电等行业。在稀土永磁方面,金田股份积极布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公司有望依托自身在材料领域的优势,拓展在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的应用,实现铜加工与稀土永磁业务的协同发展 。

业绩大比拼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八家公司的业绩表现,我们收集整理了它们近三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数据,绘制了如下图表。从营收规模来看,领益智造以 442.11 亿元的年营收遥遥领先,展现出在精密制造领域的龙头地位;金田股份宁波韵升紧随其后,年营收均超过百亿元,在铜加工和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祥明智能中钢天源天和磁材的营收在 10 - 50 亿元区间,处于稳健增长阶段;英思特金力永磁营收相对较小,但在各自细分领域增长潜力巨大。

在净利润方面,领益智造同样表现出色,达到 17.53 亿元 ,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中钢天源金力永磁净利润也超过亿元,体现了良好的盈利水平。祥明智能天和磁材宁波韵升净利润在千万级别,保持稳定盈利。英思特金田股份净利润相对较低,可能受到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但随着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拓展,有望实现业绩突破。

进一步分析业绩增长原因,市场拓展和技术突破是关键因素。领益智造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智能制造和精密制造优势,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智元机器人、Figure AI 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大量订单,推动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中钢天源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满足机器人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对稀土永磁材料和自润滑钢制品的需求,同时拓展无人机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细分订单,实现业绩稳健增长。祥明智能作为华为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微特电机独家供应商,受益于华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通过持续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巩固市场地位,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对业绩的贡献方面,金力永磁作为特斯拉 Optimus 磁组件供应商,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磁组件订单有望大幅增加,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领益智造为 Figure AI 机器人提供散热模组、无线充电模组等产品服务,并已获得其 2025 年千台量产订单,随着订单交付和客户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将逐步提升。中钢天源天和磁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业务逐步拓展,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电机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等关键部件,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合作和产品供应,实现业绩增长。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这八家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人形机器人对稀土永磁材料和相关零部件的性能要求极高,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材料的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要在轻量化、小型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例,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磁能积和矫顽力,降低温度系数,以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工况下的应用需求,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难题。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中,如何提高产品的精度、效率和寿命,也是技术攻关的重点。

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八家公司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双重压力。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不仅有国内众多企业的激烈竞争,还面临着来自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日益白热化。领益智造在消费电子领域虽然占据领先地位,但在人形机器人赛道,需要面对众多新兴企业的挑战,如何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原材料供应方面,稀土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对八家公司的生产经营影响巨大。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供需关系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当稀土价格大幅上涨时,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压缩利润空间;而稀土供应短缺时,企业的生产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天和磁材依托包头丰富的稀土资源,在原材料供应上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关注稀土市场的动态变化,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八家公司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为它们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以金力永磁为例,作为特斯拉 Optimus 磁组件供应商,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磁组件订单有望大幅增加,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技术创新的需求也将推动八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在与机器人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它们能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祥明智能作为华为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微特电机独家供应商,通过与华为的紧密合作,能够及时获取华为对电机性能的要求,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产业政策的支持也为八家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产业发展,在研发投入、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5 - 2027 年)》,旨在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位于深圳的相关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行业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稀土永磁材料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关键材料,其需求也将随之增长。

对于这八家公司而言,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它们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满足人形机器人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市场拓展,与更多的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通过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八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领域的表现值得关注。但投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市场竞争等。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谨慎决策,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同时,也需要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这八家公司作为行业的佼佼者,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也将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