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增长态势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军工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国国防支出也在持续稳定地增长。2024 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达到了 16,655.40 亿元,同比增长 7.20% 。稳定的军费投入不仅为装备研发、技术升级以及产能扩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成为军工企业订单和营收增长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 2027 年建军百年目标的关键支撑。随着装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航空、航天、电子等细分领域也将持续受益于订单的释放,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蓬勃发展的行业态势下,有不少军工企业脱颖而出,实现了快速增长。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天海防务、爱乐达、海兰信、中无人机、北方导航、中船防务和博云新材这几家增长较快的公司,看看它们在军工行业中有着怎样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
各公司增长亮点
天海防务在 2025 年上半年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营业总收入达到 18.43 亿元,同比上升 22.0% ,归母净利润为 1.26 亿元,同比上升 106.69%。第二季度的表现尤为突出,营业总收入 10.97 亿元,同比上升 30.95%,归母净利润 8473.93 万元,同比上升 183.35%。
船舶行业的持续复苏是天海防务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海上贸易日益繁荣,对各类船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天海防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积极拓展业务,获得了大量的船舶订单,为公司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公司自身的管理优化和业务结构调整也功不可没。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天海防务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提升了盈利能力。在业务结构上,公司不断向高附加值的业务领域拓展,增加了高端船舶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业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船舶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不断深耕,天海防务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军工船舶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爱乐达在 2025 年中报中的数据十分亮眼,营业总收入 2.28 亿元,同比上升 65.82%,归母净利润 1031.4 万元,同比上升 158.64%。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 1.43 亿元,同比上升 72.9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715.62 万元,同比上升 161.99%。
航空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零部件需求的激增,为爱乐达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主力型号业务订单的增加,使得生产任务量大幅上升。同时,爱乐达积极推进康强新厂区数控柔性化产线、数控精密制造产线的建设,这些新产线的到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 3D 打印数控精密加工产品能够稳定小批量生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产能和产品质量。
在业务布局上,爱乐达围绕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开展业务,逐步由产品工序业务向成品研发项目延展。公司定位做精机加、做强特种工艺、做优装配、做好成品设计 “四位一体” 综合发展,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如国产大飞机 C919、法国赛峰国际直接订单以及低空经济通用飞机零部件业务等,为公司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兰信 2025 年上半年同样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营业总收入 4.87 亿元,同比上升 208.66%,归母净利润 3414.28 万元,同比上升 172.44%。不过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 126.66 万元,同比下降 112.55%,呈现出一定的季度波动。
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项目(EPC + O)的完成验收对海兰信的业绩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该项目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收入确认,还提升了公司在海洋观探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在智能航海业务方面,海兰信积极探索新领域,参与商业航天领域,中标海南商发海上回收船项目,为火箭回收船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边界。
从业务构成来看,海兰信的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主营收入占比 67.32%,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占比 32.29% 。公司在雷达业务上持续投入,新体制固态雷达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提升了市场竞争力。随着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在上海临港的推进,海兰信有望在新的业务领域实现突破,进一步提升业绩。
中无人机所处的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23 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及其相关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达 1134 亿元,五年复合增速达 54.70%,2024 年市场规模更是达到 1497 亿元,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民用和工业领域对无人机的需求增长是中无人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地理测绘领域,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的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提供重要支持,应用占比达 30%;在农林植保领域,无人机的精准喷洒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安防监控领域,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和高效性,为城市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无人机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不断发力,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尽管行业内竞争激烈,呈现 “一超多强” 的竞争格局,但中无人机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无人机有望在工业无人机市场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北方导航在 2025 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总收入 17.03 亿元,同比上升 481.19%,归母净利润 1.16 亿元,同比上升 256.59%。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13.51 亿元,同比上升 530.21%,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上升 643.67% ,业绩增长十分显著。
公司产品的优势以及市场对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是北方导航业绩提升的重要原因。作为军工领域的重要企业,北方导航的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都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国防建设的需求。在 “十四五” 末,公司本部交付主要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直接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北方导航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含量。在业务布局上,公司围绕军工核心业务,不断拓展相关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随着国防建设的持续推进,北方导航有望继续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实现业绩的持续提升。
中船防务 2025 年上半年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增长,在军工船舶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新型舰艇的研发和制造成果斐然,为公司赢得了大量的军工订单,这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作为船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中船防务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建造各种类型的舰艇,满足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中船防务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随着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新型舰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中船防务有望凭借其技术和产能优势,在军工船舶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订单,进一步提升业绩,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博云新材在业务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增长。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博云新材的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动等领域都有应用,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的产品能够满足飞机零部件的制造需求,随着航空业的复苏和发展,市场对航空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汽车制动领域,公司的制动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性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博云新材注重技术升级,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公司在现有领域的深耕以及在新领域的探索,有望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在军工和民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总结与展望
从上述几家公司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军工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军贸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各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市场布局以及产品竞争力,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受益于船舶行业复苏的天海防务,还是在航空零部件领域不断拓展的爱乐达,亦或是在海洋观探测、无人机、导航、船舶制造以及材料应用等领域各显神通的其他公司,都展现出了军工行业的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