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零售,中报增长较快的公司梳理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百货零售行业现状速览

在消费市场的庞大版图中,百货零售行业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居民生活品质与城市经济活力 。然而当下,整个百货零售行业正深陷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发展之路持续承压。

从市场规模来看,尽管行业仍具备一定体量,但增长步伐已显著放缓。2024 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市场规模预计达 1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5.2% ,但这一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凸显出行业在大消费市场中扩张动力的不足。与此同时,行业内部业态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百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占比降至 55%,不得不依赖餐饮、体验业态来吸引客流;而奥莱与仓储会员店却强势崛起,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8%,Costco、山姆等更是加速下沉至二线城市,抢占市场份额。

竞争格局愈发多元化且复杂。传统百货商场一方面要应对新兴商贸零售类型如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的冲击;另一方面,还要在电商的猛烈攻势下艰难求生。在这样的双重挤压下,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行业整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营形势严峻,不少企业纷纷选择瘦身,收缩战线,以应对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

友好集团:逆境中的盈利增长

在行业的凛冬中,友好集团却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韧性。2025 年中报数据显示,其主营收入为 7.89 亿元,同比下降 8.54% ,这一收入下滑的背后,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消费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尽管友好集团积极优化商品资源、拓展营销渠道,但依旧难以完全抵消大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百货零售业务受到线上购物的强烈冲击,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不过超市零售业务凭借着增加自采商品占比、拓宽源头农产品采购等策略,保持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

然而,在收入下降的不利局面下,友好集团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上升 52.93%,达到 1213.76 万元,成功实现了盈利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没;租金减免同样为友好集团的盈利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业务调整上,友好集团持续聚焦民生领域,加大超市业态商品品类丰富度,超市业态销售同比提升 7700 万元,有效带动了整体业绩;在百货业态方面,不断推进品牌调整和品类结构优化,加强与头部品牌的战略合作,以提升顾客消费体验为核心,促进业绩增长 。

赫美集团:营收暴增背后的故事

赫美集团在 2025 年中报中呈现出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营业总收入 3.17 亿元,同比上升 375.31% ,归母净利润 - 1000.04 万元,同比上升 53.93%,亏损大幅收窄。单季度数据更为惊人,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1.46 亿元,同比上升 387.44%,归母净利润 - 436.82 万元,同比上升 72.96% 。

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新增能源板块业务。2024 年初,赫美集团切入绿色能源领域,随后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全面拓展,新设多个子公司,涉足新能源发电制绿氢、储氢、充装、加注、应用以及综合能源岛运营、氢电共享单车运营等业务 。

然而,在营收大幅增长的背后,赫美集团也面临着一些隐忧。毛利率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41.44% 下滑至 13.13% ,已连续 3 年同期下滑。这主要是因为新增能源板块业务成本较高,营业成本同比上升 605.05%,尽管营收大幅增长,但成本的快速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在商业零售板块,品牌代理业务受行业整体下降趋势影响,营收下滑,服饰业务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 3.64% ,且公司在持续调整门店布局,报告期内新开门店 1 家,关闭门店 8 家,也对商业零售业务的盈利产生了一定影响。

汇嘉时代:稳健增长的百货之星

汇嘉时代在 2025 年中报中同样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营业总收入达到 12.71 亿元,同比上升 2.29% ,归母净利润 6704.81 万元,同比上升 62.64% ,扣非净利润 6314.89 万元,同比增长 75.98%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5.45 亿元,同比上升 1.32%,归母净利润 1018.05 万元,同比上升 195.45% ,业绩增长十分显著。

超市业态的增长是汇嘉时代业绩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超市业态的经营投入,超市业绩逐步提升,目前百货业态与超市业态收入占比约为 6:4 。在商品引进方面,超市业态始终对标行业标杆,及时引入时下新品、应季商品,报告期内共引进爆款及畅销单品 10,000 余支,通过优化关联陈列、设置员工关怀区域,连带率显著提升,卖场环境与消费体验也同步升级 。

在运营效率上,汇嘉时代也在不断优化。构建起 “线上线下联动” 的立体营销体系,会员体系的精细化运营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积分返礼活动频次增加、“汇嘉宅猫” 积分限定兑换、百购门店卡级专属停车权益等分层服务,有效推动了会员复购率的上升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引入飞书搭建数据中台,实现了跨部门流程协同;AI 技术赋能库存管理与供应链效率优化,持续优化改善滞销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宁波中百:净利润飙升的奥秘

宁波中百在 2025 年中报中的业绩表现同样引人注目,营业总收入 2.89 亿元,同比下降 41.94% ,但归母净利润却达到 1763.56 万元,同比上升 194.13% ,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1.34 亿元,同比下降 38.4%,归母净利润 1269.57 万元,同比上升 190.04% 。

营收下降主要是因为黄金批发业务收入减少,这反映出公司业务结构的调整对营收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却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业务方面,黄金业务的毛利率提升较为明显,从过往数据来看,公司通过优化黄金业务的采购渠道、精准把握市场销售时机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使得黄金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增幅显著,进而带动了整体利润的增长 。

成本费用的控制同样功不可没。虽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1488.5 万元,三费占营收比 5.15%,同比增 91.92% ,但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7.66%,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内部管理上的优化,人员费用及律师费等减少,使得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

徐家汇:业绩反转的背后逻辑

徐家汇在 2025 年中报中的业绩表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反差,营业总收入 1.89 亿元,同比下降 16.44% ,然而归母净利润却达到 466.47 万元,同比上升 325.65% ,扣非净利润为 - 220.36 万元,同比下降 261.13%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8589.3 万元,同比下降 6.75%,归母净利润 - 185.88 万元,同比上升 81.17% ,扣非净利润 - 505.72 万元,同比上升 17.23% 。

营收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公司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对六百闭店及房屋建筑物拆除,同时推进汇联和汇金调改升级,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报废,这些因素导致本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不过,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有着多方面原因。在成本控制上,虽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9283.61 万元,三费占营收比 49.0%,同比增 9.29% ,但公司在一些关键成本环节进行了有效把控,使得整体成本并未过度增长,为利润增长提供了空间 。

毛利率的提升也是关键因素,达到 59.7%,同比增加 3.76% 。公司通过优化商品采购渠道,与供应商重新协商合作条款,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对销售商品的品类结构进行调整,增加高毛利商品的销售占比,从而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

步步高:逆境反转,重焕生机

步步高在 2025 年中报中的表现堪称惊艳,营业总收入 21.33 亿元,同比上升 24.39% ,归母净利润 2.01 亿元,同比上升 357.71% ,扣非净利润 1166.89 万元,同比增长 113.84% ,流动比率 0.513、速动比率 0.438、资产负债率 61.38%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 9.78 亿元,同比上升 24.74%,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 8161.87 万元,同比上升 183.21% ,业绩增长十分显著。

步步高能取得如此成绩,背后有着诸多关键因素。从战略层面来看,公司于 2024 年引入胖东来运营体系,这一举措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围绕门店调改、供应链重构和自有品牌建设,步步高展开了深度改革 。已调改的 13 家超市门店销售增长 5 - 6 倍,客单价超 100 元,生鲜毛利率提升至 22%,远高于行业均值 7 个百分点 。通过关闭 74 家低效门店,公司聚焦核心区域,目前湖南市场份额达到 98% ,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力量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

在供应链革新方面,步步高摒弃传统前后台模式,采用裸价模式,实现阳光采购、透明采购,提升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同时,依托自有中央厨房,公司深入挖掘产品研发潜力,即将推出的烘焙、熟食板块,将为门店提供差异化的商品支持,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步步高还成立了供应链品牌公司,目前组织架构已搭建完毕,人员配备到位,选品工作全面启动,计划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推出部分自有商品,这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提升品牌附加值 。

增长背后的共性与差异

通过对友好集团赫美集团汇嘉时代宁波中百、徐家汇和步步高这六家百货零售公司 2025 年中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增长背后既有共性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 。

从共性来看,成本控制是各公司实现盈利增长的重要法宝。友好集团通过优化管理、与出租方谈判减免租金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汇嘉时代则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严格把控,各项费用的下降直接转化为利润的增长;宁波中百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管理费用,提升了盈利能力;徐家汇在成本控制上也下足功夫,尽管三费占营收比有所增加,但在关键成本环节的把控为利润增长提供了空间 。

业务调整与优化同样不可或缺。友好集团聚焦民生领域,加大超市业态商品品类丰富度,优化百货业态品牌和品类结构;汇嘉时代加大对超市业态的投入,优化商品引进,提升了超市业态的竞争力;步步高引入胖东来运营体系,对门店进行调改,关闭低效门店,优化了业务布局;赫美集团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为营收增长开辟了新路径 。

然而,各公司的增长也存在明显差异。增长驱动力方面,赫美集团主要得益于新增能源板块业务,能源业务成为营收增长的新引擎;而汇嘉时代步步高则是通过超市业态的增长和门店调改、供应链重构等方式实现业绩提升 。

在市场定位与业务重点上,友好集团依托超市和百货业务,聚焦民生领域;汇嘉时代在百货和超市业务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低空经济 + 消费” 应用场景;宁波中百则在黄金业务和投资业务上发力;徐家汇作为上海高端百货,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步步高通过引入胖东来运营体系,在湖南市场深耕细作,提升市场份额 。

各公司在面对行业挑战时的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友好集团通过优化租金成本、提升人效等方式应对市场竞争;赫美集团在转型新能源业务的同时,积极处置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汇嘉时代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来增强竞争力;宁波中百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投资理财来提升盈利能力;徐家汇通过优化商品品类和提升毛利率来应对挑战;步步高则通过战略转型和业务重构来实现逆境反转 。

行业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百货零售行业虽挑战重重,但也蕴含着诸多机遇。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将是关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正逐渐向线上转移,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模式将成为行业标配。百货零售企业应加大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优化商品推荐和营销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

百货零售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各公司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