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中报增长最快的10家公司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人形机器人与稀土永磁的紧密羁绊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从科技巨头到初创企业,纷纷在这个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预计到 2032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32.8 亿美元增长到 66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 45.5%。

在人形机器人的众多核心技术中,稀土永磁材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人形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中,稀土永磁材料是高性能电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为例,其驱动电机需要为机器人的关节和运动部件提供强大且稳定的动力,以实现各种复杂动作。稀土永磁材料的高磁能积和高饱和磁场特性,使其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下,产生强大的磁场,为电机提供高扭矩密度,确保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动作流畅、高效。相比传统电机,采用稀土永磁材料的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延长机器人的续航时间 。

在制动和控制系统方面,稀土永磁材料同样不可或缺。人形机器人在快速运动过程中,需要可靠的制动系统来确保安全和精准控制。稀土永磁材料的高磁阻特性,有助于降低电机在制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从而有效减少制动系统的误差,确保机器人在高速运动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平稳地停止,避免因制动不当而导致的碰撞或损坏。

控制系统是人形机器人的 “大脑”,负责处理各种信息并发出精确指令。稀土永磁材料凭借其高频率响应特性,使控制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机器人的稳定、可靠运动控制。在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时,如抓取、操作物体,或者在不同地形环境中行走,控制系统需要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时调整电机的转速和扭矩。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使得电机能够快速响应控制系统的指令,实现机器人动作的精准控制,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台新能源汽车的稀土永磁用量约为 0.5 - 3.5KG,而特斯拉每台人形机器人需 3.5KG 钕铁硼永磁,单机用量是新能源汽车的 1 - 7 倍。预计 2025、2030、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量有望分别达 2.5、73.8、594.0 万台,到 2035 年,仅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就有望增至 23760 吨 。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正因如此,众多涉足稀土永磁领域的公司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中报增长最快的 10 家相关公司 。

大地熊:技术与市场并进,中报增长亮眼

大地熊作为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在中报中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26 亿元,同比增长 13.41%;归母净利润 2238.71 万元,同比增长 27.11% 。这样的成绩背后,是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技术研发上,大地熊重点突破的低重稀土磁体技术,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能降低 30% 的原材料成本 。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也为公司在市场中赢得了更多的份额。

市场拓展方面,大地熊成功进入特斯拉供应链,这无疑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不仅为大地熊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也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加速量产,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大地熊有望凭借其与特斯拉的合作关系,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业绩的进一步增长。除了特斯拉,大地熊还获得了比亚迪、德国采埃孚等全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厂商的认证并批量供货 。

领益智造:多领域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成新引擎

领益智造作为全球 AI 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商,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汽车、光伏储能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6.25 亿元,同比增长 2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 9.3 亿元,同比增长 35.94% 。如此亮眼的中报成绩,离不开公司在多个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以及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积极布局。

在消费电子领域,领益智造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卓越的制造能力,为全球众多知名品牌提供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和模组等产品。在汽车及低空经济领域,领益智造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而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领益智造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公司自 2009 年起便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在机器人设计制造、应用等核心技术及系统集成服务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等领域有成熟经验 。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强脑科技等海内外多家具身智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得了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 。

英思特: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推动业绩上扬

英思特作为一家专注于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 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5.47%,较去年同期增加 1.15%,整体盈利水平保持稳健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英思特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在技术层面,英思特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形成了定制化磁路设计优势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市场拓展方面,英思特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苹果微软小米、华为、联想等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商的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器件主要供应商之一 。除了消费电子领域,英思特也积极向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其他下游应用领域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的产品可应用于驱动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等关键部件,有助于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的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电机、减速器、关节灵巧手等部位,为机器人领域提供高性能的磁性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在机器人相关品类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2022 年已接近 20%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英思特的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中钢天源:多维度增长,业绩全面开花

中钢天源作为中钢集团科技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5 年中报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 15.17 亿元,同比上升 16.94%;归母净利润为 1.47 亿元,同比上升 43.07% 。如此出色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在多个维度的协同发展和有效布局。

从业务板块来看,制造业作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实现营业收入 12.20 亿元,占比 80.40%,同比增长 15.05% 。服务业营收为 2.97 亿元,占比 19.60%,同比增长 25.36%,增速更为明显 。在检验检测业务方面,中钢天源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的检验检测服务业务主要围绕铁路、公路等大基建领域以及磁性材料等新材料领域 ,拥有的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内权威的金属制品检测机构 。

中钢天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一定的布局。公司部分稀土永磁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祥明智能:聚焦核心,深挖市场需求

祥明智能作为一家专注于微特电机、风机及智能化组件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2025 年上半年,祥明智能实现营业收入 2.56 亿元,同比增长 5.85%;归母净利润为 1831.37 万元,同比增长 60.89% 。

公司专注于微特电机和风机的研发,产品涵盖交流异步电机、直流有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三大系列以及离心风机、横流风机、轴流风机、特种定制风机四大系列 。

祥明智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一定的布局。公司启动了包括机器人关节电机在内的新型电机研发计划 。祥明智能研发的机器人关节电机在结构设计和运作效率上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这款电机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扭矩大、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能够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运动需求。公司还在伺服电机的产品开发上紧锣密鼓地进行 。祥明智能致力于通过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持续推进伺服电机的技术改进与市场推广 。

金力永磁:绑定巨头,抢占市场先机

金力永磁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与特斯拉的紧密合作更是为其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金力永磁不仅获得了稳定的订单来源,还借助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强大影响力,迅速提升了自身在该领域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金力永磁在 2025 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05 亿元,同比增长 154.81%;扣非净利润 1.85 亿元,同比增长 588.18% 。

金力永磁的技术优势也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公司自主研发的 “晶界渗透” 技术,能够在不降低磁体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减少重稀土的用量,最多可减少 60%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拓展方面,金力永磁积极与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进行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的研发和产能建设,并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磁组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金力永磁有望凭借其在技术和产能方面的优势,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业绩。公司还与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与上游中国稀土、下游金风科技之间的联系 。这种紧密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还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宁波韵升:稳步前行,拓展新兴应用

宁波韵升作为中国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司在 2025 年中报中展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营业总收入达到 23.49 亿元,同比上升 1.85%;归母净利润为 1.08 亿元,同比上升 179.83% 。如此出色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公司在多个方面的有效举措。

在业务发展方面,宁波韵升专注于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线涵盖钕铁硼成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机器人、节能家电、风力发电、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 。

在新兴领域拓展方面,宁波韵升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已与一批潜在客户建立了联系,当前主要以送样测试和小批量供货为主 。公司还与智元机器人等在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宁波韵升有望凭借其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公司还关注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兴领域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潜在需求,积极开拓相关市场,争取在这些新兴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

金田股份:多元布局,协同增长

金田股份作为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的领先企业,其业务布局广泛且多元,涵盖铜产品和稀土永磁材料等多个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2025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92.94亿元,同比上升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上升203.86%。

在铜产品领域,金田股份的实力不容小觑。公司拥有再生铜冶炼、铜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具备棒、管、板带和线材多种类别的铜加工产品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轨道交通、AI 人工智能、通讯电子、精密机械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

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金田股份同样表现出色。公司早在 2001 年开始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同行中技术水平较高、产品系列较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的电磁线产品与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减速电机等多个场景实现量产 。

中科磁业:技术创新,突破增长瓶颈

中科磁业作为一家专注于磁性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在高性能永磁材料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5 年上半年,中科磁业的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0 亿元,同比增长 30% 以上 。

公司研发的纳米晶永磁材料,具有高性能、低能耗、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制造等领域 。

中科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一定的布局。公司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行业客户展开合作,为其提供高性能的磁性材料 。尽管目前合作尚未形成规模销售,但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科磁业有望凭借其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势,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华宏科技: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促增长

华宏科技在中报中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这背后离不开公司在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努力。2025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1.59亿元,同比上升17.17%,归母净利润7963.28万元,同比上升3480.57%。如此显著的业绩增长,与公司在稀土回收利用和永磁材料生产等环节的资源整合密切相关。

在稀土回收利用环节,华宏科技的技术收率高达 96%,领跑行业 ,这一技术优势使得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永磁材料生产环节,华宏科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其高性能磁材产品已成功切入工业机器人电机领域 ,并与特斯拉、西门子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

未来展望:行业前景与投资风险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和稀土永磁行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一片光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医疗护理到教育娱乐,人形机器人的身影将无处不在。这将为稀土永磁材料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稀土永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