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O 概念,究竟是什么?
在深入探讨这六家公司的业绩增长奥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CPO 概念究竟是什么。CPO,即共封装光学(Co-Packaged Optics),是一种将光模块与计算 / 交换芯片(如 ASIC、GPU)直接封装在同一基板上的先进集成技术 。
在传统的光通信系统中,光模块与芯片之间需要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信号传输路径长、损耗大。而 CPO 技术就像是一位 “空间魔法师”,它直接将光引擎(含激光器、调制器等)与芯片紧密共封装,把原本较长的电信号传输距离从厘米级缩短至毫米级。这一改变意义非凡,不仅有效减少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干扰,还提高了信号的完整性和传输质量,就好比为数据传输搭建了一条超级高速公路,让数据能够更快速、更稳定地抵达目的地。
CPO 技术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在降低功耗方面也表现出色,能让设备在运行时更加节能;而且随着集成度的提高,模块的尺寸得以减小,这对于追求高密度、小型化的现代数据中心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正是这些显著的优势,让 CPO 技术成为了光通信领域的新风口,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也为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
源杰科技:业绩飙升,实力不容小觑
源杰科技作为光芯片领域的佼佼者,在 2025 年中报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05 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 8479.20 万元,同比上涨 70.57%,实现 2 年连续上涨 。归母净利润为 4626.39 万元,在已披露的同业公司中排名第 79,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 3551.26 万元,同比上涨 330.31% 。这样的业绩增长速度,在行业内可谓是一骑绝尘。
技术突破也是源杰科技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家专注于光芯片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源杰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高速率光芯片、大功率光芯片及芯片工艺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例如,其新一代高速率光芯片在数据传输速率上可达到每秒数十 Gbps,满足了当前数据中心对高带宽的迫切需求;在大功率光芯片方面,公司研发的 300mW 高功率 CW 光源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为 CPO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还为公司开拓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源杰科技的 10G 激光器芯片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这一领先的市场份额充分证明了其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源杰科技还积极与客户合作,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致尚科技:营收净利双增长,背后的秘密
再把目光转向致尚科技,其在 2025 年中报中的表现同样亮眼。公司主营收入 5.16 亿元,同比上升 17.67%;归母净利润 1.82 亿元,同比上升 353.86% 。这样的增长态势,让致尚科技在 CPO 概念板块中崭露头角。
致尚科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业务拓展是关键因素之一。公司专注于精密电子零部件领域,核心布局消费类电子、光通信产品及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在光通信产品方面,公司生产的光纤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机房、4G&5G 室外基站等场景。随着 “新基建” 建设的加速,光纤连接器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致尚科技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成功抓住了这波市场机遇,实现了光通信产品业务的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的扩大也是致尚科技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认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以游戏机零部件业务为例,公司的滑轨、TactSwitch、卡槽等产品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与众多知名游戏机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
在竞争地位方面,致尚科技在精密电子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高精度、高品质的要求。同时,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光通信产品领域,公司积极布局 CPO 技术相关产品,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新易盛:光模块龙头,业绩爆发式增长
在光模块行业,新易盛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04.37 亿元,同比增长 282.64%;归母净利润 39.42 亿元,同比增长 355.68% 。这样的业绩增长速度,让新易盛在光模块市场中独占鳌头。
作为光模块行业的龙头企业,新易盛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客户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技术研发上,新易盛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高端光模块(如 400G、800G)的企业之一,在 100G、200G、400G、800G 等高速光模块产品上持续投入研发,产品性能与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和电信网络的高带宽需求 。其 800G 光模块全球市占率达到 25%-30%,位列行业前三,已实现 800G 光模块的批量出货,这是目前全球 AI 数据中心建设中最急需的高速互联产品之一,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工艺控制、良率提升等方面的深厚积累 。在 2025 年 OFC 上,新易盛展示了第二代 1.6T OSFP 光模块,搭载 3nm 制程 DSP 芯片,支持全重定时功能,功耗较上一代降低 20%,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同时,公司还前瞻性布局 LPO(低功耗光模块)与 AEC(主动式电缆)技术,适配下一代数据中心的节能需求,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
新易盛的产品优势也十分明显。公司产品涵盖 10G~800G 各速率光模块,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AI 算力中心内部互联)、电信传输网络(5G 前传、中传、回传)、城域网、骨干网等 。近年来,公司逐步降低低速光模块(如 10G、25G)比重,大力拓展 400G、800G 等高速产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速率光模块单价更高、毛利率更优,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5 年上半年,新易盛点对点光模块实现营收 104.09 亿元,同比增长 287.44%,毛利率提升了 4.12 个百分点至 47.48% 。
客户资源方面,新易盛已进入多家国际知名云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的供应链体系,海外有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 等;国内有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等 。光模块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器件,客户对供应商有严格技术认证、品质要求与长期合作机制,一旦进入供应链,合作关系较为稳定 。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赢得了多家大客户的长期信赖,业务具有较高黏性与可持续性 。
博创科技:稳步增长,展现行业实力
博创科技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样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公司实现营收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75.34%;归母净利润 3.27 亿元,同比增长 534.89% 。
博创科技业绩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产品创新、市场布局优化和行业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撑。在产品创新上,博创科技专注于光通信领域集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了 PLC 光分路器、DWDM 器件、光模块等多个品类,广泛应用于电信和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领域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高速光模块、硅光技术、CPO 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市场布局优化也是博创科技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公司与华为、字节跳动等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的光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境外收入占比不断提高,2024 年境外收入 7.7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1.06%,占总营收 44.34% 。通过优化市场布局,博创科技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市场份额,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
行业协同发展方面,博创科技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公司与长飞光纤、Marvell 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例如,博创科技与长飞光纤共同投资设立长芯盛,专注于有源光缆和高速铜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长芯盛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博创科技的产品线,还提升了公司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行业协同发展,博创科技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业绩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行业竞争中,博创科技凭借其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占据了一席之地。公司在硅光子、CPO 等前沿领域布局领先,拥有多项核心专利,硅光模块技术国内领先 。公司产品涵盖光芯片设计、模块封装到系统集成,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在客户资源方面,博创科技深度绑定全球头部科技企业,如华为、字节跳动、谷歌、微软等,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
高澜股份:扭亏为盈,业绩增长势头强劲
高澜股份在 2025 年的业绩表现可谓是 “华丽转身”,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重大转变。在 2024 年,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4400 万元 - 5700 万元 。然而到了 2025 年上半年,高澜股份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7.51 万元 。这样的业绩反转,无疑让市场对其刮目相看。
高澜股份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业务调整、市场拓展和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努力。在业务调整上,公司聚焦于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加大了在数据中心和储能领域的业务布局。随着 “东数西算” 工程的推进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和储能领域对液冷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高澜股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 。2024 年上半年,公司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数据中心 + 储能)营收为 1.50 亿元,同比增长 118.52% 。
市场拓展方面,高澜股份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公司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展开合作,为其提供液冷解决方案。特别是为字节跳动提供的业内首款一体式 12U 浸没液冷模组,充分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高澜股份的产品已在全球六大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稳定运行,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持续探索全球市场的新机遇,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
技术升级也是高澜股份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公司在数据中心液冷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涵盖服务器液冷板、流体连接部件、多种型号和不同换热形式的 CDU、多尺寸和不同功率的 TANK、换热单元等 。公司具备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热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从散热架构设计、设备集成到系统调试与运维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可将 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 1.1 以内,相关产品已批量供货 。在储能液冷方面,公司也有技术储备和解决方案,产品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
仕佳光子:营收净利大幅增长,核心竞争力凸显
仕佳光子在 2025 年上半年同样迎来了业绩的高光时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9.93 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 5.44 亿元,同比上涨 121.12% ;归母净利润为 2.17 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增加 2.05 亿元,同比上涨 1712.00% 。这样的增长幅度,在行业内十分耀眼。
仕佳光子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技术研发实力来看,仕佳光子是国内少数具备 “无源 + 有源” 双平台 IDM 能力的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外延生长、耦合封装等全流程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 6141.78 万元,占营收 6.19%,新增申请知识产权 13 项(含发明专利 6 项),累计拥有知识产权 278 项,覆盖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 。在无源芯片领域,公司开发出 1.6T 光模块用 AWG 芯片、CPO 应用保偏器件等前沿产品;有源芯片方面,数据中心用 100G EML、50G PON 用 EML 完成客户验证,高功率 500mW CW DFB 激光器送样验证中 。这些技术研发成果,为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产品多元化也是仕佳光子的一大优势。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等,形成了 “三驾马车” 协同发展的格局 。其中,光芯片和器件产品收入 69999.16 万元,同比增长 190.92%,成为核心增长极 。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数通市场、电信市场和传感市场等多个领域。在数通市场,1.6T 光模块用 AWG 芯片及组件完成客户验证,MT-FA 产品实现批量出货;电信市场方面,DWDMAWG 产品批量出货,支撑国内外系统设备商需求;传感市场则通过气体激光传感器、dTOF 激光雷达芯片等新品切入智能驾驶、医疗检测等领域 。通过产品多元化,仕佳光子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渠道拓展方面,仕佳光子积极布局全球市场,海外市场收入同比激增 323.59%,全球化布局加速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达 45161.11 万元,占比提升至 45.50%,泰国生产基地产能稳步扩张,新加坡子公司完成设立,形成 “东南亚制造 + 全球销售” 网络 。通过参与国际展会、深化与主流光模块企业合作,仕佳光子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司的 AWG 芯片已通过 Intel 认证并批量供货,支持其 1.6T 光模块方案;DFB 激光器芯片进入英伟达供应链验证,适配 GB300 GPU 的光互联需求 。在国内市场,其 PLC 分路器芯片占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集采份额的 60% 以上,AWG 芯片通过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光模块厂商的认证 。
以上就是这六家 CPO 概念公司在 2025 年中报中的业绩表现及背后的增长原因分析。可以看出,CPO 概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公司凭借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抢占先机,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源杰科技、致尚科技、新易盛、博创科技、高澜股份和仕佳光子这六家公司 2025 年中报的深入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 CPO 概念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这六家公司在中报中均展现出了出色的业绩增长,它们凭借各自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在 CPO 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5G 网络的普及,数据中心对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CPO 技术作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全球 CPO 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5 万端口急剧扩张至 2027 年的 450 万端口,并预计到 2033 年,该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 26 亿美元 。这表明 CPO 行业在未来数年内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
未来,我们可以持续关注 CPO 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相关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动态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发展,CPO 概念行业有望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公司,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在 CPO 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共同开创光通信领域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