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肥厂到化工巨头,华鲁恒升的前世今生
华鲁恒升的故事要从 1968 年说起,它的前身是德州化肥厂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它承载着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的重任,在德州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建企之初,德州化肥厂固定资产仅有 418 万元,年产合成氨 5000 吨、碳铵 2 万吨 ,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经营状况也并不理想,在最初的 10 年里一直步履蹒跚,甚至濒临亏损。
转机出现在 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德州化肥厂,企业开始转变运营机制,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集中力量实施产品升级改造。此后十年间,化肥厂在技术改造上不断发力,累计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技术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到 1988 年,碳铵产能达到 20 万吨,一跃成为全国小氮肥行业的一面红旗 ,这一成就不仅让德州化肥厂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也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9 年,德州化肥厂凭借着技术改造带来的优势,成功成为山东省化肥行业的排头兵 ,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时光流转至 2000 年,德州恒升迎来了重大变革,它联合其他几家山东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发起,进行股份制改制,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2 年 6 月,华鲁恒升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德州市首家上市公司 。
2004-2017 年这一时期,华鲁恒升展现出了强大的扩张能力和多元化布局的战略眼光,实现了产能的飞跃和产业链的深度拓展。2004 年,华鲁恒升新建了一条 10 万吨 / 年的 DMF 生产线,这一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公司在 DMF 领域的市场份额,更标志着公司开始向多元化化工产品领域进军 。随后,华鲁恒升在 2005 年启动了醋酸项目,并于 2007 年成功投产,一期产能达到 10 万吨 / 年,随后又逐步扩张至 20 万吨 / 年 。醋酸项目的投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结构,使公司在基础化学品领域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这期间,华鲁恒升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不断提升现有产品的产能和质量。通过对合成氨装置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合成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尿素生产方面,公司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尿素的纯度和稳定性,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合成氨作为公司的重要基础产品,不仅为尿素生产提供原料,还为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和能源支持。这一系列的扩张举措,让华鲁恒升成功打通了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 “一头多线” 的产业格局 。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化工行业的综合效益百强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愈发稳固。
多领域布局,构建化工产业版图
传统业务根基深厚
华鲁恒升在传统煤化工产品领域底蕴深厚,多年来持续耕耘,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化肥领域,其尿素产能可观,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国内市场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友谊” 牌尿素更是成为中国名牌产品,是公司传统业务板块的重要支撑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4.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68亿元,同比增长5.36%。
在有机胺领域,华鲁恒升堪称行业翘楚,是全球最大的 DMF 制造企业 ,DMF 产能达 33 万吨,且在建 15 万吨,市场占有率超过 30% 。其 DMF 产品质量上乘,在 PU 浆料、医药、农药等多个下游行业广泛应用,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 PU 浆料行业为例,DMF 作为关键溶剂,华鲁恒升的产品凭借高纯度和稳定性,满足了 PU 浆料生产企业对高品质原料的需求,赢得了众多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订单 。2024年有机胺营业收入为25.11亿元。
在醋酸及衍生品领域,华鲁恒升同样成绩斐然,产能不断扩张,目前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其醋酸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华鲁恒升的醋酸产品还远销海外,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在东南亚地区,华鲁恒升的醋酸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成功打入当地市场,与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海外营收。2024年醋酸及衍生品营业收入为40.7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突破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营业收入为164.3亿元。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浪潮中,华鲁恒升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机遇,凭借自主研发的新工艺和技术,成功切入新兴赛道,在碳酸酯、二元酸等产品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碳酸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原料,市场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而迅速攀升 。华鲁恒升自主研发的碳酸二甲酯新工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产品质量优的特点 。2021 年 10 月,其建成投产的 30 万吨 / 年碳酸二甲酯装置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装置,迅速占领市场高地 。凭借这一技术优势,华鲁恒升的碳酸二甲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 35% ,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池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
在二元酸产品方面,华鲁恒升同样表现出色。二元酸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依托自身在合成气制乙二醇的技术和产能优势,通过中试实验,自主研发了乙二醇联产二元酸的新工艺 。目前,其二元酸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居于首位,达到了 70% 。华鲁恒升不断加大在二元酸领域的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致力于巩固在锂电池上游细分行业的领军地位 。
在化工新材料板块,华鲁恒升的尼龙产品项目也备受关注。尼龙 66 高端新材料项目依托公司在环己醇、液氨、氢气等原料方面的自给优势,规划建设了完整的生产链条 。2024 年 12 月 11 日,项目中的己二酸装置成功打通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尼龙 66 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纺织等多个行业 。公司还积极开拓尼龙产品的高端应用场景,其尼龙产品凭借高强度、耐高温等突出特性,不仅成为合作企业电池包壳体的核心材料,还成功进军纺织领域,携手服装品牌研发出速干、抗菌功能性面料 。
创新与管理双轮驱动发展
持续创新,科技赋能
华鲁恒升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2020 - 2024 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高达 48.02 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持续的高投入,使得公司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研发合作方面,华鲁恒升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公司与 10 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高端化工产业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与中南民族大学签署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共建卓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华鲁恒升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题,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华鲁恒升还大力建设研发中心。2024 年,总投资 6.55 亿元的华鲁恒升科技研发园一期工程正式投用 。该园区对标国际一流化工产业研发中心,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完善的实验设施,为研发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园区内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 ,吸引了超过 120 名高端人才在此从事绿色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规划、投资、设计等工作 。这些高端人才汇聚一堂,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强大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让华鲁恒升收获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公司目前拥有 270 多项国家专利 ,部分成果斩获全国、行业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在醋酸生产技术方面,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改进催化剂配方,成功提高了醋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其醋酸产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华鲁恒升还先后参与起草、修订并发布了 32 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凭借这些创新成果,华鲁恒升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和新业务拓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行业困境与企业应对
在当前化工行业的大环境下,华鲁恒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4 年,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同质化竞争加剧等问题突出,整个行业景气度较低,大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低位震荡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华鲁恒升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公司的毛利率从 2023 年的 20.85% 下降至 2024 年的 18.71%。
面对这些挑战,华鲁恒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煤气化平台优化,提高煤炭转化效率,相比同行具有 10%-15% 的成本优势 。荆州基地利用独特的物流优势,使得成本较西部低 30% 。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公司持续扩大高毛利产品的产能,醋酸及衍生品板块通过荆州基地的投产,提升了规模效应,原料自供(合成气)降低了成本,叠加醋酸价格回升,该板块毛利率达到 27.62%,同比增长 6.67 个百分点 。公司还通过荆州基地 BDO/NMP 一体化项目布局新能源材料高端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
未来蓝图,值得期待
展望未来,华鲁恒升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在建项目来看,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 万吨 / 年二元酸项目、BDO 和 NMP 一体化项目等技改项目正在如期推进 。这些项目一旦投产,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营收增长提供强大动力。荆州基地二期规划的 BDO、二元酸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华鲁恒升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