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智驾与机器人领域的双料王者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汽车行业变革:智能驾驶与机器人的崛起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智能化与电动化成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不仅是动力系统的革新,更是环保理念与能源效率追求的体现。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攀升,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诸多汽车制造商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与生产投入 ,力求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智能化的浪潮同样汹涌澎湃。自动驾驶技术从最初的辅助驾驶,逐步向高度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迈进。车载人工智能、智能导航以及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让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出行工具,更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智能伙伴。比如,特斯拉的 FSD(完全自动驾驶)技术,通过不断迭代升级,已经能够在部分场景下实现较为成熟的自动驾驶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

在这场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有一家企业脱颖而出,它就是伯特利。伯特利在智能驾驶与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其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份额与行业声誉,更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方向。

伯特利:崛起之路

伯特利,全称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自 2004 年 6 月成立以来,在汽车行业中砥砺前行,逐步崭露头角 。2018 年 4 月,伯特利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 603596,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其在资本市场的正式亮相,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总部位于安徽芜湖,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为伯特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与资源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伯特利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 14 个制造基地,构建起了庞大的生产网络,以满足全球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伯特利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拥有一支超过 1000 人的研发技术团队 ,这些专业人才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公司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

伯特利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汽车底盘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两大核心领域。在汽车底盘系统方面,其产品包括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整车稳定控制系统(ESC)、盘式制动器以及轻量化制动零部件(如铸铝转向节、控制臂)等。其中,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电子化的关键产品,伯特利不仅是全球第二家实现 EPB 量产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也占据着重要地位,2023 年其国内市占率达到 9.38% 。盘式制动器和轻量化制动零部件同样表现出色,2023 年轻量化零部件销量增长 61.17%,产品广泛配套通用、福特、特斯拉等知名汽车品牌,在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底盘轻量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智能驾驶系统领域,伯特利的线控制动系统(WCBS)堪称明星产品。2023 年,该系统在国内线控制动市场的市占率高达 19.3%,仅次于博世,位居国产第一。One-Box 集成式刹车产品更是让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该产品量产的企业,展现出其在智能驾驶执行层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此外,伯特利还积极布局电动尾门系统(PLG)、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产品,不断完善其智能驾驶系统产品线,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技术突破:打破海外垄断

(一)线控制动技术的突破

在智能驾驶的关键 “换挡期”,线控制动技术成为了决定智能驾驶体验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线控制动市场一直被博世、大陆等海外巨头垄断,国内车企不仅面临着高昂的采购成本,还时常遭遇供应不及时的困境。然而,伯特利毅然选择了自主研发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2012 年,伯特利迎来了技术突破的重要时刻,其自行研发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EPB) 成功量产交付 。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掌握 EPB 量产能力的供应商,一举打破了海外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EPB 的成功量产,不仅为伯特利在汽车制动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标志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重大突破,为后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拓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信心。

(二)持续创新的技术布局

自 EPB 量产之后,伯特利的研发步伐并未停歇,反而持续加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ESC)、线控制动 (WCBS) 等一系列产品相继问世 。其中,One-Box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WCBS)在 2021 年的推出,再次彰显了伯特利的技术实力,成功打破博世等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垄断。到了 2024 年 1-4 月,伯特利在我国乘用车线控制动领域的市占率达到 12.4% ,仅次于博世,位居第二名,稳稳跻身国内线控制动领域第一梯队。

伯特利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2024 年完成了第二代线控制动(WCBS 2.0)的小批量投产 。新一代的 WCBS2.0 系统支持 L3 + 自动驾驶,性能对标博世的 iBooster 产品,在安全性、性能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优势。更高安全性体现在其适用于 L3 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车辆需求,WCBS 2.0H M1 模块在电源和信号方面进行了冗余设计,M2 模块额外冗余 ABS 功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更卓越性能表现为 M1 模块与 M2 模块互为冗余,具备高速响应、精确可控的冗余制动性能,制动踏板感同样具备冗余设计,充分满足自动驾驶及驾驶员对冗余性能的更高需求;成本优势则通过 M1 与 M2 模块采用更少数量的电磁阀得以实现,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伯特利还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未来技术,早早启动了下一代电子机械制动 (EMB) 的研发 ,并计划于 2026 年上半年量产,剑指 L4 + 自动驾驶制高点。EMB 技术被视为未来制动线控系统的终极形态之一,具有响应速度更快、制动控制更精准等显著优势。虽然目前该技术面临着诸多技术和量产难题,但伯特利早在 2023 年就完成了 EMB A 轮首样制作,并进行试验验证,其开发进度在业内位居前列,展现出伯特利在技术研发上的强大实力与坚定决心,也让市场对其在未来自动驾驶领域的表现充满期待。

业务拓展:构建全栈智能底盘能力

(一)制动业务的深化与拓展

在制动业务方面,伯特利不断深化技术优势,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其 One-Box 线控制动系统作为核心产品,自 2021 年实现量产以来,凭借着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该系统将制动助力器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集成在一起,通过电子信号控制制动压力,不仅响应速度更快,能够在瞬间实现精确的制动控制,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操控性;而且还具备能量回收功能,在制动过程中能够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电动汽车节能与环保的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伯特利的 One-Box 线控制动系统已经成功搭载于奇瑞、吉利、北汽、长安、广汽、东风、理想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的车型上 ,累计出货量近 200 万台,充分证明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24 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 EHB 交付新车 1172.13 万辆,同比增长 61.24%,搭载率达到 55.51%,其中 One Box 线控制动方案交付 818.82 万辆,同比增长 73.25%,前装搭载率 35.72% 。伯特利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23 年其在国内线控制动市场的市占率高达 19.3%,仅次于博世,位居国产第一,成为推动国内线控制动技术普及与应用的重要力量。

(二)转向与悬架业务的布局与发展

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底盘系统,伯特利积极布局转向与悬架业务。2022 年,伯特利通过收购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成功切入转向系统领域 。浙江万达在转向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其主要产品包括各类转向器、转向管柱,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年产各类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产品 80 万套,出货量位居国产供应商前列。

收购浙江万达后,伯特利迅速整合资源,实现了转向业务的快速发展。2022 - 2023 年,其转向业务销量从 151.45 万套快速增长到 233.25 万套 。2024 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销量 132.8 万套,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23 年,伯特利完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控部分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转向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线控转向系统(SBW)也被纳入公司的中期技术规划,未来有望与智能驾驶系统实现深度集成,为车辆提供更加精准、灵活的转向控制,提升驾驶体验与安全性。

在悬架业务方面,2024 年 11 月 26 日,伯特利设立了芜湖伯特利汽车悬架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空气悬架领域 。空气悬架作为一种先进的悬架系统,通过空气弹簧取代传统钢制弹簧,能够根据路况、车速等自动调节车身高度和软硬程度,显著提升驾乘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在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浪潮下,空气悬架正逐步成为高端车型的主流配置,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厂商纷纷推出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 2023 - 2028 年,中国空气悬架市场规模将从 222 亿增长至 590 亿,年复合增长率达 21.59% 。

伯特利布局空气悬架业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从技术角度来看,空气悬架 CDC 减震器的核心部件与线控制动的核心部件都是电磁阀,二者技术同源 。伯特利在线控制动领域积累的丰富技术经验,可以很好地迁移到空气悬架业务上,为产品的研发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在客户资源方面,伯特利与奇瑞、蔚来小鹏等众多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凭借良好的合作基础和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伯特利有望顺利将空气悬架产品打入现有客户供应链体系,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空气悬架业务的开展,将进一步丰富伯特利的产品结构,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智能底盘解决方案,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市场表现:业绩增长与客户拓展

(一)亮眼的业绩表现

伯特利在市场中的表现十分亮眼,近年来其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020 - 2024 年,伯特利营收从 30.42 亿飙升至 99.37 亿,复合年增长率达到 34%,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与业务增长潜力 。净利润也从 4.61 亿增长到了 12.09 亿,近乎翻了三倍,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反映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体现了其卓越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2025 年上半年,伯特利的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 30% 和 14%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6.38 亿元,同比增长 41.83%;净利润 2.7 亿元,同比增长 28.79%,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证明了伯特利在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多元化的客户结构

伯特利拥有多元化的客户结构,这为其业务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奇瑞作为伯特利的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是其核心大客户,双方自 2004 年伯特利创立起便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多年来,伯特利深度参与奇瑞集团多数车型的开发,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艾瑞泽 8、瑶光、瑞虎 9 等车型的开发中,伯特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这些车型提供了线控制动 WCBS、智能驾驶 ADAS、电子驻车制动 EPB、铸铝转向节等关键产品。

近年来,奇瑞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58.36 万辆,12 月单月销量更是首次突破 10 万辆 。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对伯特利线控制动产品的需求。2024 年,奇瑞汽车及其关联方贡献的收入占伯特利总营收的 44%,成为驱动伯特利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产品供应,还在技术研发、创新协同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2023 年 6 月 7 日,奇瑞伯特利底盘联合创新工作室揭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专项底盘研发团队,共同开发创新技术和产品 。通过举办 “技术交流日” 等活动,双方秉持开放互信的姿态,共同探索行业技术前沿,伯特利的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融入奇瑞汽车的新产品中,为奇瑞汽车提升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能。

为了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伯特利积极拓展新客户,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累计客户已达 51 家,涵盖了吉利、长城、长安、广汽、东风、理想等众多知名企业 。这些新客户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伯特利的客户结构,提升了其市场覆盖面和业务稳定性。

吉利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 。伯特利与吉利的合作,不仅为吉利提供了优质的汽车底盘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产品,助力吉利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同时也为伯特利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地位。长城汽车以其在 SUV 和皮卡领域的优势而闻名,其对汽车零部件的品质和技术要求极高 。伯特利能够成为长城汽车的供应商,充分证明了其产品的可靠性和技术实力,双方的合作也为伯特利在不同细分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机会。

新客户的拓展为伯特利带来了更多的订单。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定点项目 282 项,预计年化收益 41.8 亿元 ;7 月,伯特利更是斩获两家欧洲车企 20.3 亿元的订单,这是中国电控制动技术第一次规模化打进欧洲高端市场。欧洲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博世、大陆等国际巨头的主场,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订单,充分证明了伯特利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标志着伯特利在全球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伯特利还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在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该基地于 2023 年投产,年产能为 400 万件轻量化零部件 。2024 年,伯特利又筹划在摩洛哥建立基地,预计 2026 年投产后,将能够更方便地辐射欧洲市场。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伯特利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更好地贴近客户,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新赛道布局: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一)机器人业务的战略布局

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后,伯特利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 人形机器人。2025 年 9 月 24 日,伯特利做出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成立了机器人子公司 —— 浙江伯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新成立的子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标志着伯特利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启了业务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

伯特利对机器人业务的布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早在 2025 年 9 月 16 日,公司便在互动平台透露人形机器人业务正在推进中,为后续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同年 7 月 15 日,伯特利发布公告,拟与金鼎私募共同投资设立共青城伯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并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额为 1.98 亿元,持股比例高达 99%。这一举措主要聚焦于中国境内外的高成长性未上市企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和汽车智能化等技术领域,旨在通过投资布局,抢占未来技术发展的先机,为机器人业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同源性与潜在合作机会

伯特利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并非毫无根基的跨界冒险,而是基于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客户资源。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零部件在技术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同源性 ,这为伯特利的技术迁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伯特利掌握了电机、丝杠、传感器、模组等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的制造中同样至关重要。例如,汽车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和线控制动系统(WCBS)中所运用的电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精密制造工艺 ,可以直接或经过优化后应用于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从而降低机器人的研发成本和技术风险。

通过与浙江健壮传动的合作,伯特利获得了与台湾鼎翰 SHAC 同源的高精度滚珠丝杠技术 。该技术具有传动效率超 90%、寿命可达 5 年以上的显著优势,能够完美适配机器人高负荷运行的需求,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提供了核心零部件技术支持。

在客户资源方面,伯特利与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为其在机器人业务上开拓新的合作机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伯特利可以联动原有汽车客户的机器人团队,形成潜在的合作链路 。奇瑞作为伯特利的核心大客户和第二大股东,在机器人领域也有所布局,其研发的机器人 “墨茵” 已在 2025 年发售 。凭借与奇瑞长达二十载的紧密合作关系,伯特利有望成为奇瑞机器人产品的供应商,为其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支持。如果伯特利能够成功与奇瑞在机器人业务上达成合作,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还将为伯特利在机器人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拓展业务版图。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逐渐兴起,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伯特利凭借其在技术和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有望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将汽车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移植到机器人领域,伯特利能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机器人的需求。无论是在工业制造、物流配送还是服务领域,伯特利的机器人产品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公司开辟新的增长曲线,提升长期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结语:长期主义的胜利

伯特利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创新与突破的奋斗史。从 2004 年成立之初,伯特利便坚定地走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凭借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对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的坚守,逐步在竞争激烈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崭露头角。

在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与发展,伯特利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伯特利成功打破了海外企业在关键技术上的垄断,成为了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不断拓展的客户群体以及亮眼的市场表现,都充分证明了其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望未来,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逐渐兴起,伯特利有望继续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出行变革贡献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