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中报盈利能力最强的10家公司

用户头像
兰板套利
 · 江苏  

引言:核聚变 —— 能源变革的曙光

在当今时代,能源问题无疑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寻找一种清洁、高效且可持续的替代能源,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而可控核聚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同一束划破黑暗的曙光,为人类能源的未来带来了无限希望。

核聚变,这一在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的反应,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蕴含的氘,若用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 300 升汽油,且反应过程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也无长期放射性污染,堪称清洁能源的典范 。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将彻底改写全球能源格局,引领人类迈入一个全新的能源时代。

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与发展进程中,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我们将聚焦 2025 中报盈利能力最强的 10 家公司,深入剖析它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布局、创新成果以及卓越的盈利能力,探寻这些企业是如何在这场能源变革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为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联创光电:光电子与核聚变的跨界先锋

联创光电,这家在光电子领域久负盛名的企业,近年来成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发展历程宛如一部精彩的创业传奇,从最初在光电子行业的深耕细作,到如今向核聚变等前沿领域的勇敢迈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在核聚变项目中,联创光电旗下的联创超导成绩斐然。先后完成了 REBCO 集束缆线及高温超导磁体的设计,更是成功完成了百米级大电流高温超导集束缆线的制备,这一成果堪称行业内的重大突破。该技术的应用,为紧凑型聚变堆提供大口径高场磁体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提升了核聚变装置的性能和效率 。2024 - 2025 年期间,基于高温超导集束缆线的 D 型超导线圈和 D 型磁体也顺利完成了制备与低温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高温超导磁体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可靠性。

联创超导还成功中标《中核二三系统事业部超导线圈研制与测试服务分包项目》以及中核集团 “星火一号” 项目首个订单 。这些中标项目不仅是对联创光电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更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星火一号” 项目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约 40 亿的营收,这无疑将对联创光电的盈利能力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从财务数据来看,联创光电近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在 2025 年半年报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48 亿元,同比增长 6.51%;归母净利润 2.63 亿元,同比增长 15.18%,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联创光电在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现,而核聚变项目的成功推进无疑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利伯特:工业模块巨头的核聚变版图

利伯特,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大型工业模块设计能力的佼佼者,在工业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产品广泛覆盖,尤其在欧洲、东南亚工业模块市场更是收获了可观的份额,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口碑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利伯特同样有着独特的贡献。公司承接的核电气体分离装置,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高精度的制造工艺,成功应用于 ITER 辅助系统。这一装置的应用,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持 。其焊接精度和管道清洁度要求极高,充分体现了利伯特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

从财务数据来看,利伯特在核聚变相关业务上的表现十分亮眼。核电气体分离装置的独家供货额已达到 32 亿,并稳步保持 88% 的年增速 。这一高速增长的业绩,不仅彰显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公司的盈利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在 2025 年中报中,利伯特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 6.39%,这一数据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充分证明了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布局对其盈利能力的积极影响 。 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ITER 项目的推进,利伯特有望凭借其在核电气体分离装置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在核聚变能源的发展道路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斯瑞新材:铜合金奏响核聚变强音

斯瑞新材,一直专注于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在材料科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其研发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凭借卓越的性能,成为了核聚变装置关键材料的理想载体。

这种铜合金具备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以及耐高温等多重优异特性,能够在核聚变装置内部极端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强大的电磁力,斯瑞新材的铜合金材料不仅能够承受高温的考验,确保部件的结构完整性,还能高效传导电流和热量,保障装置的正常运转 。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 “可控核聚变” 领域,并开发并成功配套新奥科技等国内关键下游客户,与下游的可控核聚变公司合作开发的托卡马克试验装置磁体零组件,也已顺利装机运行,开发的耐高温铜铬铌合金材料正在新一代核聚变装置的关键部件进行测试 。

从财务数据来看,斯瑞新材在 2025 年中报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公司主营收入达到 7.72 亿元,同比上升 23.74%;归母净利润为 7473.83 万元,同比上升 33.61%;扣非净利润 6968.47 万元,同比上升 36.43% 。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4.28 亿元,同比上升 2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4240.86 万元,同比上升 35.1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4253.68 万元,同比上升 42.7%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斯瑞新材在核聚变领域的业务拓展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份额,更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其在核聚变材料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金杯电工:线缆连接核聚变未来

金杯电工,作为我国中西南部地区电线电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电磁线和电线电缆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扁电磁线领军企业,也是国内领先的高压、超(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等输变电重大装备用电磁线制造企业之一 ,其产品不仅在传统领域应用广泛,还在核电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部分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华龙一号、秦山、大亚湾等核裂变反应核电项目中,其中公司开发的第四代核电用超高温电磁线,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金杯电工同样积极参与其中。公司已具备 NbTi 超导漆包线、多种低温超导线和铝稳定体低温超导缆等超导线缆产业化生产能力,有个别产品间接供应给相关核聚变研究机构进行预研 。公司还参与到 ITER 超导馈线系统项目,为核聚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缆支持 。这些超导线缆产品,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稳定的物理特性,能够在核聚变装置的强磁场和低温环境下稳定工作,为核聚变反应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关键保障。

从财务数据来看,金杯电工在 2025 年中报表现出色。公司主营收入达到 93.35 亿元,同比上升 17.5%;归母净利润为 2.96 亿元,同比上升 7.46%;扣非净利润 2.71 亿元,同比上升 3.79% 。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52.38 亿元,同比上升 18.4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上升 12.7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上升 7.9% 。尽管毛利率为 10.32%,同比有所减少,但净利率仍保持在 3.61% 。这些数据表明,金杯电工在核聚变相关业务以及整体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随着核聚变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金杯电工有望凭借其在超导线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东方精工:参股布局核聚变新篇

东方精工,作为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知名企业,在瓦楞纸包装装备领域占据着全球约 15% 的市场份额,国内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 ,其在水上动力设备板块的百胜动力,凭借舷外机产品在国内市场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成功打破美日品牌在高马力舷外机领域的长期垄断 。然而,东方精工的业务版图远不止于此,公司通过战略眼光,以参股的方式巧妙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路径。

公司通过直接参股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涉足可控核聚变领域 。航天新力在核聚变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承担了全球规模最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的制造 ,还承担我国大部分核电站核 I 级机械设备构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深度参与我国核电建设国产化进程,已完成数十种核能装备用合金材料和关键部件的研发与国产化 。航天新力在 800H 高温合金制备、核聚变材料国产化等领域取得突破,其产品已批量应用于 ITER 项目并出口德国等市场 。

东方精工对航天新力的参股,虽然目前尚未直接带来显著的盈利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其战略意义深远。一方面,这使得东方精工能够间接参与到万亿级核聚变产业链上游,成为 A 股市场中稀缺的核聚变概念股,提升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一旦航天新力在核聚变项目上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东方精工作为参股方,将有望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这种战略布局也有助于东方精工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从 2025 年中报数据来看,东方精工实现归母净利润 3.93 亿,同比增长 140%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其在核聚变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使其在未来的核聚变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六、西部超导:全产业链铸就核聚变优势

西部超导,在超导材料领域堪称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从矿石到线材再到磁体全流程生产的低温超导企业,这种独特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其在行业内构筑起了极高的技术和生产壁垒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西部超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 ITER 计划超导线材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在 Nb3Sn 超导线材的自主研发上取得了国际认证,其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为 ITER 项目供应的超导线材,占比超过 30%,有力地支撑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建设 。同时,西部超导还积极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批量供货,并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电流密度 Nb3Sn 线材并实现量产,为核聚变新项目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提供高指标的产品,为未来商业核聚变堆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财务数据来看,西部超导在 2025 年中报表现极为出色。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 27.23 亿元,同比上涨 34.76%;归母净利润为 5.46 亿元,同比上涨 56.72% 。报告期西部超导盈利能力显著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 20.82%,净利率同比增幅 26.6% 。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为 0.19 次,位列同行业第 10,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0.03 次,增幅为 18.56%,存货周转率为 0.42 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0.01 次,增幅为 2.99%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西部超导在核聚变领域的业务拓展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份额,还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使其在核聚变产业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七、永鼎股份:超导带材点亮核聚变之路

永鼎股份,作为一家在通信和电力领域有着深厚根基的企业,近年来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凭借其在超导带材技术上的突破,成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

公司旗下的东部超导,主营产品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超导应用产品,这些产品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设备,为核聚变装置磁体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持 。永鼎股份具备千米级量产能力,这一规模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其成本降低了 30%,这一成本优势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商业机会 。公司已向国内客户,包括能量奇点等供货,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核聚变超导带材市场的地位 。

从财务数据来看,永鼎股份在 2025 年中报表现十分亮眼。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2.60 亿元,同比上涨 24.07%;归母净利润为 3.19 亿元,同比上涨 917.66% 。报告期永鼎股份净利率为 13.6%,同比增 321.4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1.91 亿元,三费占营收比 8.45%,同比减 17.1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永鼎股份在核聚变相关业务的推动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 。随着核聚变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永鼎股份有望凭借其在超导带材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

八、久立特材:管材撑起核聚变架构

久立特材,作为一家在特种管材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扮演着关键的材料供应商角色 。公司凭借其在管材制造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卓越的研发能力,成功为托卡马克装置供应磁力导管,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够生产该关键部件的企业之一,技术壁垒极高 。目前,久立特材的订单已经排至 2030 年,这充分彰显了其在核聚变材料市场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

在 ITER 项目中,久立特材供应的翅片换热管表现卓越,换热效率比传统产品高出 30% 。这一技术优势不仅提升了核聚变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也为久立特材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仅 2024 年,这部分业务就为公司赚取了 2 个亿的收入 。公司的核电业务营收占比在 2024 年达到 28%,毛利率更是高达 32%,产能也扩张至 1500 吨 / 年 。

从财务数据来看,久立特材在 2025 年中报表现出色。公司营业总收入61.05亿元,同比上升26.39%,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上升28.4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2.23亿元,同比上升31.97%,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上升38.74%。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业务布局,不仅提升了其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还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核聚变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久立特材有望凭借其在管材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在核聚变材料市场的地位,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

九、保变电气:变压器助力核聚变升级

保变电气,在特高压变压器领域一直占据着国内核心企业的重要地位,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高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保变电气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公司为 ITER 项目、“中国环流三号” 等提供特种变压器,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可靠性 。这些特种变压器,能够精准控制等离子体约束磁场强度,为核聚变反应的稳定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保变电气还积极参与聚变堆电源系统预研,不断推动核聚变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其研发的适配聚变堆的固态功率调节系统及超导变压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从财务数据来看,保变电气在 2025 年中报成绩斐然。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29.95 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 60.89%;归母净利润为 7536.67 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 230.76% 。报告期保变电气净利率为 2.99%,同比增 66.3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 2.14 亿元,三费占营收比 7.14%,同比减 35.97%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保变电气在核聚变相关业务的推动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 。随着核聚变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保变电气有望凭借其在特种变压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在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

十、纽威股份:阀门开启核聚变新程

纽威股份,作为中国大型的工业阀门制造商,自 2002 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工业阀门的生产与研发 。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持续创新能力,在全球工业阀门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长输管线以及可再生和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纽威股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是 ITER 项目的阀门供应商。公司已向法国 ITER 可控核聚变项目供货近 6000 万元核级和非核级阀门,涵盖手动阀、调节阀、开关阀等多种类型 。这些阀门在核聚变装置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能够精准控制各种介质的流动,确保核聚变反应的稳定进行,同时还需承受高温、高压、强辐射等极端环境的考验 。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4.04亿元,同比上升19.96%,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上升30.44%。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8.48亿元,同比上升25.0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上升28.37%。随着核聚变项目的推进以及核电市场的发展,公司有望凭借其在阀门技术上的优势,获得更多的订单和收入 。

总结:核聚变产业的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各国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核聚变产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2030 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965 亿美元,2050 年或突破万亿美元 。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这些企业有望继续发挥各自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在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核聚变能源早日实现大规模应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