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的三重门

用户头像
iFly2023
 · 北京  

科大讯飞的未来扑朔迷离,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看清。本人水平有限,通过汇集其它人的观点和自己的思考,总结出科大讯飞有三重门要越,越过三重门分别到达千亿美金、2万亿和万亿美金市值。供大家参考。在此之前,我先讲两件小事,随后开始讲述这三重门。

第一件事是关于讯飞当前在大模型队伍中的位置。讯飞从2022年开始做大模型,到现在一直走得非常艰难,国产算力受限是主要的限制障碍。讯飞的大模型升级,如果跟自己比的话,比较惊艳的发布有三次:一次是2023年5月星火V1的发布,当时给了大家很多惊喜,随后开始掉队;直到2024年1月 V3.5的发布,性能大幅提升,看到了追上来的潜力;另一次就是最近发布的X1升级版本,性能大幅提升,勉强挤进了第一梯队,证明了自己还不会掉队。说实话,讯飞的评测都是基于自己的评测数据,外部评测星火水平其实不高,意味着大模型2C讯飞很难有机会。当然,大模型2C国内本来就没有市场,后续头部开始闭源和2C付费有没有可能,这个还不确定。总之吧,讯飞的大模型水平跟头部比并不高,但用于自己的落地领域,不落后于国产最好的大模型,为讯飞立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个人认为讯飞实力是很强的,但国产算力跟N卡比,易用程度肯定还是差非常多。星火的三次性能大幅提升都对应了算力的一次大规模升级,算力是讯飞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大模型之前,讯飞内部比较崇尚谷歌,也一直向谷歌学习,跟谷歌比较。谷歌的Gemini水平还是非常棒的,使用量已经上来了。谷歌既然能挤入第一梯队,根据过去讯飞的实力,我相信讯飞也能跟上,但由于国产算力的原因,这个时间可能会拉长,也有不确定性。讯飞只要紧紧咬住,即使在第一梯队的末尾,在国产算力真正突破的时机,冲入并坐稳第一梯队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这个结论主要是通过讯飞研究院的文化和谷歌的经历推理出来的。

第二件事是关于大模型的落地方向。这件事现在并不明朗。大多数公司的第一选择是把自己以往的业务再用大模型赋能一遍,第二选择是基于自己的优势能力开创新的方向。百川为了避开大厂和基于自己的兴趣,坚定选择了医疗方向。月之暗面和minimax坚决走2C路线。智谱和阶越都有一定的“靠山”。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零一万物的李开复。很多人对李开复的印象并不好。我年轻时就看李开复的书,了解李开复的一些经历。李开复还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人物的,博士课题就是做AI的,年轻时在微软谷歌苹果呆过,后来做投资人,60岁亲自下场做大模型公司。李开复说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就是一直关注AI、从事AI,有顶尖公司履历,知道微软、谷歌和苹果公司的文化。一家初创公司的上限实际就是创始人的上限,创始人的战略眼光非常重要,如果创始人摸着石头过河,不确定性会非常大。李开复长期不在AI一线,技术不是他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他坚定的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走。很多人容易受媒体宣传误导,零一万物基于预训练进展见缓做出放弃基座模型的选择,这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因为有优先级更重要的事要做。李开复认为,大模型落地的方向,会跟互联网落地的先后顺序是一致的,这也是李开复为什么砍掉了2C和基座训练,全力做2B和办公,要做大模型时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很有可能是未来两年大模型落地的正解,会产生世界级的公司。

讯飞团队的野心其实很大,这从公司的使命愿景可以看出来。讯飞团队的最高战略核心有两个,一个是“顶天立地”,另一个是“GBC联动”。我对讯飞的业务理解跟大多数人有点不一样,概括下来就是开放者平台、教育、医疗、办公、养老和其它。教育、医疗、办公和养老揽括了人的一生,其它含工业、自动驾驶等。其实我是建议讯飞把其它放在体外去做,聚焦资源比较好,这里不细说。开放者平台承载的是讯飞的顶天,但在国内的环境和竞争态势下,讯飞要把开放者平台做大其实挺难的。教育、医疗讯飞是GBC联动的,这是讯飞的一贯打法。G端虽然不赚钱,对讯飞却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讯飞的护城河之一。G端为讯飞积累了大量的其它家很难获得的优质数据,比如说,全国各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各家医疗机构的医疗过程数据等等。大模型对教育的赋能已经见到成效,这一块做透,远期100亿利润没问题,千亿市值是有保障的。医疗独立上市,周期也比较长,这里不说。

这里要讲讯飞的第一重门,是千亿美金市值的门,就是看讯飞能不能把办公做透。前面提到,办公很有可能是大模型首先赋能的地方,而其它应用还有待大模型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而办公是未来两年看得见的,明年2B很有可能是重点竞争领域。讯飞的政府业务本质上是政府办公;企业业务,如大模型营销、客服、招标评审,也是对企业办公效率的赋能;2C,讯飞在做讯飞智文、办公本和耳机。在办公领域,讯飞依然是GBC的打法,这是其它家短期内较难复制的。因此,个人认为,未来两年,讯飞能不能实现千亿美金市值,就看办公领域讯飞能不能彻底穿透,为企业和员工办公场景真正赋能。意味着讯飞要把各个场景做深做透,招标效果要能真正代替人工,文档和PPT能够实现交付,耳机和办公本加快迭代;其次,成熟后要把这些功能整合,变成办公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块可能要与阿里、字节、百度、智谱和零一万物竞争,但大厂未必愿意干脏活累活,百度、智谱战略未必行,讯飞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如果能够在办公领域做到教育领域的水平,千亿美金可期。

讯飞的第二重门,是两万亿市值的门,这个要看讯飞底层操作系统的突破。这里有两个机会,一是大模型成为头部前三,成为大模型时代的底层操作系统之一。讯飞的机会在于语音交互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但这远远不够,必须在大模型领域真正和国外的谷歌一样,挤进前三。另一个机会,是讯飞凭借语音和芯片能力,在万物互联操作系统里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目前来说,讯飞的芯片能力可能很难和硬件厂商竞争。这件事这两年讯飞没有机会,待大模型技术进展平缓和H卡突破后再看。

讯飞的第三重门,是万亿美金市值的门,需要在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获得突破,和特斯拉苹果、华为等顶尖厂商去PK。家庭服务机器人也是讯飞人自认为的登月计划。如果前面两重门突破,讯飞的优势将在于揽括人一生的教育、医疗、办公领域都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绝对是已经确立了。此时再介入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人的养老,相信有机会和顶尖厂商一战。

总之,讯飞三重门是办公领域获得突破、底层操作系统的突破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突破,分别对应千亿美金、2万亿和万亿美金市值。以上三重门,都是一些遐想,实际进程未必如此,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谨慎参考。

$科大讯飞(SZ0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