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行业催化:运营商入场开启卫星通信商业化元年——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低轨卫星通信从“试验”转向“商用”,下游终端、芯片需求将迎爆发式释放。
2、技术壁垒:终端+芯片协同布局,掌握低轨卫星核心能力——南京熊猫拥有自主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子公司熊猫通信新一代终端支持“终端-终端”直连,覆盖手机/车载/船载多场景;联合星思半导体(5G/6G天地一体化基带芯片龙头)构建“芯片-终端”协同体系,技术储备领先。
3、产业链优势:产学研联盟筑牢生态护城河——联合东南大学、星思等单位成立“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业链联盟”,打通“技术研发-芯片供应-终端量产-场景落地”全链条,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4、运营商绑定:中国联通订单确定性高——此前与中国联通签署5G融合创新协议,累计中标联通系订单超17亿元;未来将承接联通卫星通信终端供应需求,业绩弹性可期。
一、卫星通信商用加速:运营商牌照是“发令枪”,终端/芯片需求爆发
卫星通信已从“国家战略”走向“商业落地”,而运营商是关键变量——中国联通拿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许可,意味着其将正式开展卫星通信服务(如卫星手机、车载通信、物联网连接),直接拉动下游终端设备与核心芯片的需求。
低轨卫星因“低时延、高容量、广覆盖”优势,是卫星通信的核心方向(全球规划超6万颗低轨卫星)。参考海外Starlink经验,终端设备是卫星通信变现的关键环节——Starlink终端出货量已超500万台,国内低轨卫星星座(如“千帆星座”)启动后,终端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南京熊猫作为卫星终端+芯片协同布局的稀缺标的,直接受益于运营商需求释放。
二、南京熊猫:低轨卫星“终端+芯片”双轮驱动,技术储备深厚
1. 终端业务:新一代卫星终端落地,覆盖多场景
子公司熊猫通信是卫星终端核心载体,其“新一代卫星通信终端项目”已中标(金额900余万元),产品支持终端-终端直连(无需地面基站),可应用于手机、车载、船载、机载等场景——这与低轨卫星“泛在连接”的需求高度匹配。
此外,公司拥有低轨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专利,子公司京华电子的卫星导航产品以ODM模式出口,授时类产品通过北斗模块组装,已形成“芯片-模块-终端”的初步协同。
2. 芯片协同:绑定星思半导体,打通“天地基带”环节
上海星思半导体是5G/6G天地一体化基带芯片龙头,其产品覆盖:
5G eMBB基带芯片CS6810;
宽带卫星手机基带芯片CS7610、超宽带卫星终端基带芯片CS7810;
6G卫星基带芯片平台Everthink 7610/7810。
南京熊猫与星思半导体的合作,本质是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的强互补:星思提供天地一体化基带芯片,南京熊猫负责终端集成与场景落地,共同打造“芯片-终端”解决方案。这种协同避免了“重终端轻芯片”或“重芯片轻应用”的短板,技术落地效率更高。
3. 产业链联盟:产学研联动,构建生态壁垒
公司联合东南大学、星思半导体等单位成立“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产业链联盟”,聚焦:
核心技术研发(如卫星终端小型化、低功耗);
场景验证(如车联网、物联网连接);
产业化落地(打通量产环节)。
这种联盟模式,既解决了卫星通信“技术碎片化”问题,又通过产业链协同降低了量产成本——对比单一布局终端或芯片的公司,南京熊猫的生态优势更明显。
三、中国联通深度绑定:从“战略协议”到“订单落地”,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战略层面:签署5G融合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布局技术与市场;
订单层面:累计中标联通系订单超17亿元(如7个省份CDMA供货合同),且在平安城市领域中标5个卫星相关项目(低轨卫星测试终端、模拟终端等),新签卫星业务订单近1亿元。
随着联通拿到卫星业务许可,其卫星通信服务将快速推广,南京熊猫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将优先承接终端设备供应需求——比如卫星手机终端、车载通信模块、物联网连接终端等,直接贡献收入增量。
四、投资逻辑:技术+协同+催化,弹性可期
南京熊猫的核心价值在于:
技术稀缺性:同时掌握低轨卫星终端技术与芯片协同能力;
生态壁垒:产学研联盟构建“研发-量产-应用”全链条;
业绩确定性:与中国联通的深度绑定,确保卫星业务订单落地。
短期看,联通卫星业务启动将带来终端订单增量;长期看,低轨卫星星座规模化部署将推动公司卫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当前占比虽小,但增速快)。
结论:南京熊猫是卫星通信产业链中“终端+芯片+运营商”协同的稀缺标的,受益于联通牌照落地与行业爆发,建议重点关注!$南京熊猫(SH60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