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andyding
 · 广东  

$比亚迪(SZ002594)$ 国际财经大社文章总结:为什么比亚迪,这家中国击败特斯拉的电动车巨头,正面临一系列问题
文章探讨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在过去五年中的迅猛崛起,在2024年凭借政府支持、激进定价和海外扩张,超越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成为全球电动汽车(EV)销量冠军。
然而,在2025年,这家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面临现实考验。自今年早些时候当局加强对帮助比亚迪崛起的激烈价格战的审查以来,公司销售势头已停滞。本应是另一个爆发年的2025年,反而成为自2020年以来公司最艰难的时期。
销售放缓与关键数据
比亚迪在2025年的增长明显冷却。公司报告了自2020年以来首个同比(YoY)季度销售下滑,在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新能源汽车(NEV)销量下降1.82%,约等于2024年第三季度的水平。 乘用车销量下降2.1%,而商用车上涨52.61%。比亚迪的核心细分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23.72%,尽管纯电动车(BEV)增长31.37%。 月度数据显示趋势:2025年9月交付量为393,060辆,比8月下降11.9%,这是今年首个月度下滑。 8月整体销量同比下降21%,其中PHEV下降7%。 前八个月累计销量仅达到原2025年销售目标的约52%。 因此,比亚迪内部多次下调2025年销售目标,从最初的550万辆降至至少460万辆——减少16%——这将是自2020年以来最慢的年度增长(较2024年的430万辆增长约7%)。 要实现修订目标,比亚迪需要在2025年最后四个月交付约170万辆。 盈利能力也受影响,2025年6月季度利润下降30%,这是三年多来的首次。
政府审查与价格战
比亚迪挑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电动车市场“激烈价格战”的政府加强监督,比亚迪曾激进利用此战来抢占市场份额,但现在北京批评这导致“内卷”——过度竞争压低价格并损害行业声誉。 当局敦促汽车制造商通过技术和创新竞争而非折扣,导致比亚迪减少促销。 这一转变侵蚀了利润率,因为热门车型的深度折扣是比亚迪从2018年至2024年主导地位的核心。 价格战在更广泛的经济问题中持续,包括通缩和房地产低迷削弱国内需求。 此外,即将到来的2026年法规要求电动车出口许可,旨在遏制灰色市场出口,这促使比亚迪打击经销商并调整策略,可能暂时减少国内销量但改善官方出口利润。
竞争与市场状况
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如吉利汽车(Geely Auto)、零跑(Leapmotor)、蔚来Nio)等的激烈竞争正给比亚迪施压。 例如,吉利将2025年销售目标上调至300万辆,并在2025年7月经济型汽车(低于15万元/约2.1万美元)销量同比跃升90%,而比亚迪同类细分市场下降9.6%。 竞争对手通过创新功能、更长续航和更时尚设计吸引消费者,凸显比亚迪产品线老化作为弱点。 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更广泛成熟——插电式车型年至今占比55%,纯电动车34%——已压缩增长空间。 比亚迪还面临劳工虐待指控和操纵预订账户隐藏债务的指控,增加声誉风险。
产品线与供应链问题
2025年第三季度对比亚迪来说是过渡期,工厂升级和车型更新中断生产,影响销量。 高销量车型如宋Plus(9月同比下降57.94%)正被继任者如Sealion 06取代,后者尽管订单超过10万辆但面临供应短缺。 秦系列下降10.83%,但9月底推出的更新版秦Plus改善了动力系统、电池效率和定价。 其他推出包括高端方程豹Ti7 PHEV(品牌增长344.87%)、Denza N8L(762马力,起价4.45万美元),以及续航更长的唐和王朝系列PHEV。 比亚迪推迟了一些2025年和2026年初车型,以融入升级如“上帝之眼”自动驾驶系统在经济型车型中的应用。 为应对放缓,比亚迪放慢生产、推迟中国工厂产能扩张,并在7月和8月连续月度生产收缩——自2020年以来首次。
海外扩张挑战与亮点
尽管国内销量下降,海外表现成为平衡力量,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激增146.42%,占总销量的20%以上。 比亚迪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达100万辆,超过先前预测。 公司在许多全球南方市场领先电动车销量,并在欧洲(2025年8月)超越特斯拉,全球汽车制造商排名第三。 扩张包括在匈牙利、巴西、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印尼、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新工厂,到2028年所有欧洲电动车本地生产。 然而,全球逆风如潜在关税(例如欧盟)、竞争对手补贴结束和经济不确定性构成风险,尽管比亚迪已将关税纳入定价以维持势头。
未来展望与策略
文章暗示比亚迪的爆炸性增长时代可能正在消退,但公司仍是中国最盈利的汽车制造商,客户忠诚度高。 为恢复,比亚迪正转向技术驱动差异化,包括“Super E”1000伏电动车平台、在欧洲的兆瓦闪充网络,以及更快全球推出如Seal 6电动车。 高端车型和高价市场预计改善财务,随着市场整合,纯电动车份额上升。 股票表现反映担忧:香港上市股份从2025年峰值下跌超过30%,目标下调报告后下跌3.1%,不过17倍远期市盈率仍具吸引力。 总体而言,尽管短期国内动荡持续,比亚迪的内部生产、知识产权储备和全球推进为其在潜在衰退和行业洗牌中提供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