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吃肉更健康
 · 福建  

首华燃气从2018年开始花了七年时间做了一件事,就是中海沃邦的借壳上市,期间经历了致密气补贴取消,天然气产量下降,计提巨额减值的波折,但这些都是有惊无险,不论会计利润怎么样,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是正数。
2024年,是公司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是控股股东调整结束,变更为刘家。二是煤层气的储量和产量到了一个百亿市值企业的规模。三是又计提了大额的资产减值,未来可以轻装上路。
油气开发和销售,看懂的门槛挺高的。我看了蛮久,还是很多地方没搞懂。一是为什么它的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之间差很多,核心子公司的持股比例67.5%,不至于太离谱。二是油气资产折耗率和产量与储量的比例有关系,那么单位成本怎么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呢?公司的毛利率为什么会比同区域的新天然气蓝焰控股低那么多?三是公司的财务费用为什么那么高,加权利率竟然有6%/年,这是有一半的有息负债是利率1.5%的可转债的情况下,其他债务的融资成本在10%,很离谱有没有,12亿的昆仑信托借款,背后不知道是哪些投资者,可能是市场化的投资人,也可能是关联方,这几年在资产收益率下行到3%左右的时代,这个收益率是很香的,希望公司今年可以把利率降下来。四是公司外购天然气销售的成本、售价和毛利到底如何,不能和自产气混在一起。我自己算的外购天然气销售业务,是亏损的,但评级报告里提到过是赚钱的,公司应该明白披露才是。如果是亏损的,为什么一定要做呢?是不是有什么义务,不然贸易业务,随行就市,有钱钱赚才做嘛。
以上这些问题呢,重要但也不重要,对于公司来说当下最重要的逻辑是它的资源量增加了很多,自产天然气2025年会翻倍不止,2026年还会再增长三分之一以上,煤层气的补贴也可以拿了。产量增加,成本下降,业绩爆发式恢复,并且创历史新高。股价跌的可能性比较小,涨得可能性很大。
公司有13.41亿的可转债,对公司和实控人最好的选择就是股价拉高到转股价的130%以后强制转股。因为公司资本开支大,需要钱,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和一致行动人一起才20%,转股价是12.15,转股以后,实控人和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才14.2%,已经很低了,下修转股价会导致股比进一步稀释,控股权会不稳定。12.15这个价格也是新实控人受让控股权时的价格,因此大概率是不会下修股价的。而现在可转债的价格是120块,持有人转股是亏钱的,只能拉升正股到15.8的强制赎回价格,迫使他们不得不转股。而要拉升正股最好的时间段就是今年下半年,此时业绩已经证明了困境反转的逻辑,而且业绩仍在继续增长的过程中,诉求与基本面匹配,股价拉升的共识好做起来。
至于它值多少钱,从资源储量来说,比蓝焰控股强不少,至少不会低于它。蓝焰控股市值是68亿,保守一些就按这个来估计吧。可转债转股以后,公司的归母净资产是33.4亿,再考虑一年至少4亿的盈利,公司2025年底的净资产可以到37亿以上,市净率是高了一些,但预期收益率和蓝焰控股基本差不多,都是6 7%左右,是基本合理的。可转债转股以后,现在股东只能分71%的市值,就是48.3亿,股价是17.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