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正在从单纯的成长赛道属性,向兼具“资源稀缺性”和“周期成长”属性转变,这与稀土行业的逻辑有相似之处。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天华新能和盛新锂能这几家逆势扩张的公司,其未来表现将高度依赖于资源自给率、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技术布局。
“白色石油”的战略属性提升:锂资源的地缘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各国对锂资源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程度堪比稀土。这意味着拥有优质、低成本、可控锂资源的企业将获得长期溢价。
供给端出清与成本支撑:当前碳酸锂价格已跌至全球成本曲线末端,高成本产能正持续退出市场。拥有一流资源禀赋和极致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不仅能穿越周期,还能在行业复苏时获取更大利润空间。
需求驱动多元化与高端化:动力电池需求保持增长,但储能市场的爆发提供了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对锂的品质和形态提出新要求,布局前沿技术的公司有望享受技术红利。
政策引导与“反内卷”:国内政策开始引导锂电产业有序发展,治理“内卷式”竞争,有利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和龙头盈利修复。
锂电池板块的投资逻辑已经从单纯的“需求高增长”转向了 “资源为王”、“成本为盾”、“技术为矛” 的复杂综合体,这与稀土行业重视资源稀缺性和政策管控的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
雅化集团 凭借其独特的“民爆+锂业”协同效应和非洲自有矿的成本优势,在逆周期中展现了较强的韧性,短期业绩弹性可能更大。
天华新能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且远期资源自给率目标较高,若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和海外项目顺利推进,长期成长性值得关注
盛新锂能 同样在积极提升资源自给率,其表现将取决于锂价走势和项目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