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军的年度演讲结束后,很多人表示看不懂。
花 6 分钟讲陈年?Ai 和产能一句不提?对标苹果真 low?
雷军作为一个人类游戏的顶级玩家,为什么会出此昏招?下面我为大家一一解答。
先上结论:高手过招,招招致命!不会有一个动作是多余的,雷军每一步都藏着品牌升级与生态破圈的战略!
第一大阳谋:以“50岁正是闯的年纪”共鸣中年群体,为小米准备发布的家用SUV铺垫用户基础
最令人叫绝的,是雷军的第一大“阳谋”,也是藏的最深的——用“创业共鸣”共情中年群体,提前为小米未发布的大型SUV铺垫用户基础。这一步棋,在演讲刚结束时曾让不少人困惑,花 6 分钟讲陈年?甚至被质疑“抓错重点”:资本期待听AI布局、机器人进展,而雷军却花大量时间聊自己的创业艰辛,讲“50岁正是闯荡的年纪”,压缩了产品介绍的时间。但事后看来,这正是高手的“反向操作”。
演讲结束后,不少细节逐渐显现:抖音上很多被网友戏称为“老登”的年长群体,对“50岁闯业”的说法深有同感,其中不乏此前的华为用户,如今因这份共鸣决定转用小米手机;雪球上的讨论中,有人预判小米那台还在测试的大型SUV“一定会大火”;更有小微企业主、这两年日子不好过的企业老板,在朋友圈转发雷总关于“改变”的言论,直言自己被讲哭了,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业历程——“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这些反应恰恰印证了雷军的布局:他要打动的,从来不是只关注“硬核技术”的旁观者,而是那些和他同龄、正经历行业波动、扛着压力前行的中年群体。这部分人不仅有稳定的消费力,更看重品牌传递的情感价值与精神共鸣。雷军用“创业故事”和“中年闯业”的话题,精准戳中了他们的内心,让小米从“科技产品”升华为“有温度、能共鸣的品牌”。而这种共鸣,不仅能带动小米17的销量,更重要的是为小米的下一代汽车铺垫了核心用户——当这群人因演讲对雷军产生情感认同,他们自然会对小米推出的大型SUV抱有更高期待,甚至直接转化为购车意向。这哪里是“讲废话”,分明是提前用情感纽带绑定了一批高价值用户,为小米汽车生态的扩张埋下伏笔。
第二大阳谋:以对标苹果17为锚点,借关联营销引爆产品声量
雷军年度演讲的第二个“阳谋”,是用小米17与苹果17的直接对标,完成产品声量的快速引爆。敢于将自家旗舰机型与行业标杆苹果直接对标,本身就传递出两个关键信号:一是小米对这一代产品的实力极具自信,二是借“对标”实现高效的关联营销。
在大众认知里,苹果长期占据高端手机市场的“标杆”位置,与苹果的对比本身就自带话题度。雷军选择从产品配置、用户体验等维度对小米17进行全面对标,既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小米17的产品力升级,也借苹果的市场影响力,将小米17的关注度拉满。这种“绑定式”营销,无需过多复杂的宣传,就能让小米17在发布初期就站在高起点,快速提升产品的行业影响力与市场讨论度,为后续销量转化打下基础——毕竟,当一款产品敢于和“标杆”同台较量时,本身就足以勾起消费者的好奇与尝试欲。
第三大阳谋:手机与汽车颜色联动,精准破圈女性用户群体
如果说对标苹果是“高举高打”的声量战,那雷军的第三大“阳谋”,则是藏在产品细节里的用户群体破圈——通过小米17与小米汽车的设计联动,精准吸引女性用户。
这次小米17的颜色选择颇有巧思:除了经典的黑白配色,特意新增了紫色和绿色两款机型。而这两种颜色,正是此前小米汽车上用户选择率极高的热门色,尤其受到女性用户的青睐。看似简单的颜色联动,实则是小米对用户群体的一次精准“渗透”。
在此前的市场认知中,小米的用户群体可能更偏向男性,相当于错过了“一半人群”的市场潜力。而小米汽车的成功,已经为其积累了一批对颜值、设计感敏感的女性用户基础。如今将汽车的热门色“移植”到小米17上,相当于用已验证的“爆款元素”为手机引流,让原本关注小米汽车的女性用户,自然将注意力延伸到小米手机上。这种“跨产品联动”的巧思,没有生硬的推广,却悄无声息地拓宽了小米17的用户边界,让女性群体成为小米手机新增量的重要来源,也让小米从“偏向男性的科技品牌”向“覆盖全性别审美的大众品牌”迈进了一步。
结语:高手布局,以“情”为刃,以“联”为网
雷军的年度演讲,看似“偏离重点”,实则每一步都精准踩在小米的发展节奏上。三大“阳谋”层层递进:用对标苹果引爆产品声量,用颜色联动破圈女性用户,用创业共鸣绑定中年群体并铺垫汽车生态。他没有用复杂的技术术语说教,而是以“情感共鸣”为刃,以“产品联动”为网,既实现了小米17的用户破圈,又为整个小米生态的扩张打下基础。
正如雷军所说:“让每一个人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场演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在卖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能引发大众共鸣的价值观——而当一个品牌能打动人心时,它的产品、它的生态,自然会跟着“火”起来。这或许就是顶尖玩家的布局逻辑:不急于展示“硬实力”,而是先抓住“人心”,与用户做朋友。循序渐进,打持久战,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为了那个终局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