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天成(SZ301571)$ $格力电器(SZ000651)$ $中国移动(SH600941)$
国科天成:红外赛道的军民协同成长标的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301571)是国内红外热成像领域兼具技术壁垒与场景拓展能力的代表性企业,其发展逻辑深度扎根军工国产替代红利,同时依托全产业链布局挖掘民用新兴市场潜力,成长路径清晰可辨。
一、技术壁垒:差异化路线构筑竞争护城河
公司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与全产业链布局的成本优势。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厂商,其在制冷红外领域主打锑化物技术路线,区别于多数竞争对手的碲镉汞路线,凭借稳定性、高性能等优势在军方比测中多次胜出,锑化铟系列产品已获得下游市场充分验证,成为销量主力。
更具前瞻性的是,公司已掌握代表行业前沿的II类超晶格(T2SL)探测器技术,具备中试级生产能力,该技术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优于碲镉汞及锑化铟探测器,预计将逐步成为主流应用方向。在非制冷红外领域,自主研制的探测器性能达国内头部水平,且兼具成本优势;光学领域已累计开发超50款红外镜头,加工水平国内一流。全产业链布局更实现“探测器芯片→镜头→机芯→整机”全覆盖,关键部件自制率达40%,成本较外购模式降低18%,为盈利提供坚实支撑。
二、业务布局:军民双轮驱动打开增长空间
公司以军工市场为基本盘,同步发力民用及新兴赛道,形成“主业稳固、增量明确”的业务格局。
军工端:国产替代催生确定性增长
公司已获GJB9001C军品认证,客户覆盖航天科技、中国船舶等十大军工集团,2024年军品收入占比达70%。在国内军用红外国产化率不足30%的背景下,公司市占率已提升至12%,2025年一季度新增国防订单1.1亿元,占当期营收的91.7%,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压舱石。随着成都化合物半导体基地2025年投产,T2SL探测器将实现量产,目标2026年该产品收入占比达15%,进一步切入卫星遥感等高价值军工场景。
民用端:新兴场景挖掘增量潜力
在民用市场,公司已实现多场景突破:非制冷红外产品切入亿航智能供应链,2025年无人机红外监控系统试点订单目标2000万元;杭州光学基地扩产推进,光学零部件业务2025年目标收入增长50%。更精准卡位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赛道,适配低空安防的红外监控系统瞄准308亿元潜在市场,大面阵非制冷红外产品2025年订单目标5000万元,为民用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三、财务表现:规模与质量双升验证成长韧性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成长态势稳健,盈利质量突出。2024年营收达9.60亿元,较此前三年实现翻倍增长,2021-2024年复合增速达46%;2025年上半年营收延续增长至4.06亿元,在行业调整期仍保持正向增长。盈利端表现更亮眼,2024年归母净利润1.72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732.01万元,同比增长17.37%,高毛利的核心产品结构支撑公司保持较强盈利能力。
从市场认可度看,2025年中报显示基金持股占比持续提升,反映机构对其成长逻辑的认可。尽管存在T2SL量产依赖进口设备、可能面临产线延期的风险,但整体而言,公司在技术、订单与产能的共振下,仍具备清晰的成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