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最近看好的股票都出现了大涨

用户头像
石木见
 · 广东  

其实已经很久没有怎么写文章了,有感于AI行情的爆发,心中免不了有了分享的激情,其实我一直有个观点,那就是分享逻辑其实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自己,因为可以系统的梳理下逻辑,也让自己对逻辑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更深入的研究公司。

几年前开始写文章,当时个人主要做周期股,而来更细分到新能源,因为越来越多的朋友认同,写文章也就越来越带劲,结果也是自己对整个大周期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都是非常的熟悉。

后来变懒了,结果导致的是研究激情没那么强了,发现找到好公司也越来越难了,投资的结果也表现平平。

自去年起,本人就非常坚定要全部切入到AI,就算是做周期,也要做和AI相关的周期品种。

在这个总体思想下去挖掘更多的机会。

近期大家就看到了结果。

7月21日,挖掘出了南亚新材,当日收盘价40.8元,今日收盘价54.31元,涨幅达到33%,原文链接:

南亚新材:涨幅有望超越生益科技的高端覆铜板新贵

7月28日,挖掘出了东芯股份,当日收盘价38.33元,今日收盘价97.18元,涨幅达到153%,原文链接:

东芯股份:困境反转+潜在的GPU国产龙头企业

7月30日,挖掘出了德福科技,当日收盘价35.4元,今日收盘价40.75元,涨幅达到15%,原文链接:

德福科技:世界第一

8月14日,挖掘出久日新材,当日收盘价25.52元,今日涨停至30.62元,当日涨幅达到20%,原文链接:

潜在只有3倍PE的光刻胶公司

有人觉得是运气,那么最近本人运气的确是比较好。

也有人说我是产业链,如果产业链分享的股票都能大涨,那么这样的产业链请给我来一打,我愿意无条件跟随他们。

其实我分享逻辑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公开消息,更多的来自公司的年报,现在市场5000多只股票,选择起来的确是眼花缭乱,而更少有人原因成下沉下心来好好看年报、季报了。

这几年,年报的内容其实越来越清晰了,很多公司在业务描述就能非常清晰的描写出行业情况、竞争对手、公司产能、公司优势和劣势等等,只要认真去看,遇到不懂的问一下deepseek或豆包,其实很多逻辑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了。

当然个人的战略预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这段时间为什么只写和AI相关的产业,本质是因为很早之前就非常看好AI,甚至说要ALL IN AI。

以下几篇文章是之前写的,基本都和AI有关:

如果是牛市则一定会有主流题材

不断寻找AI产业未来的千亿市值公司

对于AI逻辑投资的一点思考

正是因为有了提前的判断,接下来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总结,才会在一个时间段出现“运气”的爆棚。

我一直强调要做明牌的机会,不要去参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最近分享的这四个公司准确说都是明牌的机会。

1、南亚新材:早就布局了高端覆铜板,高端覆铜板因为下游需求的快速增加造成供不应求,整个行业至少有两年的景气周期。

2、东芯股份:存储芯片迎来周期反转,公司产品的DDR4在市场上一度价格出现翻倍的上涨,AI对存储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司原业务出现困境反转,战略投资的GPU企业正式发布产品,且9月就要量产了,要知道现在市场给GPU估值有多高了,因此产品发布会就是明牌的机会。

3、德福科技:同样是有困境反转,锂电铜箔本身迎来困境反转,同时AI带动高端PCB快速放量,而对应的高端铜箔出现了供不应求,公司战略眼光全资收购卢森堡铜箔,卢森堡铜箔是高端PCB铜箔行业的龙头,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为公司接下来进入英伟达产业链提供了可能,传出消息来就上涨了一波,那么签约就是明牌了,虽然看起来高了,但总市值并不高,因此依然是不错的机会。

4、久日新材:原有产品光引发剂8月11日价格再次上涨,自底部起产品价格已经上涨达到2万一吨(个别品种可能不足2万),公司本身就已经属于困境反转了,再加上子公司光刻胶和光敏剂都已经量产,目前处于爬坡阶段,光敏剂更是打破了国外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这个企业才40亿市值,难道不是足够空间非常大吗?

其实这些公司的信息都在公开渠道可以查询到,甚至只要看公司年报和公告就足够了,连券商的研报都不需要看。

所有信息来自可查询的公开渠道,没有任何夸张成分,却被人说成产业链,实在是哭笑不得!

不过无所谓,接下来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分享好公司逻辑,且保证这些公司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公开渠道可以查询到。

接下来几年都会是一个美好的投资时代,你我都不应该错过,毕竟相对于美股那些科技巨头,我们的科技企业市值连他们的零头都没有,好好珍惜吧,很多公司看起来很高了,但很可能还在山腰,因为有个现象就非常明白,中际旭创新易盛这种很快就能达到100亿净利润的AI产业链公司,以前在任何行业的快速发展期都没这么快过。

$南亚新材(SH688519)$ $久日新材(SH688199)$ $德福科技(SZ3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