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走到了现在,出现了一些分歧。
英伟达产业链,服务器、光模块和一些PCB公司涨幅已经巨大,而且市值都已经比较大了。
工业富联:今日收盘市值1.31万亿
中际旭创:今日市值4683亿
新易盛:今日市值3479亿
天孚通信:今日市值1461亿
胜宏科技:今日市值2744亿
沪电股份:今日市值1460亿
东山紧密:今日市值1434亿
目前业绩已经反映出来的,英伟达产业链相关龙头公司现在都是千亿以上的市值了,而且从低位涨起来涨幅已经巨大,从交易角度来看,接下来如果手中没有筹码的,这个位置进场就会比较尴尬了。
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AI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老美的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特斯拉、OpenAI、甲骨文等都在疯狂增加资本开支,他们的业绩也都是持续超预期,从市值看,英伟达和微软都超过了4万亿美金,对应人民币就是30万亿左右,而目前A股总市值为103万亿,也就是说这两个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A股总市值的一半,而什么时候才是他们的尽头,目前还真不好说,因为AI的发展速度目前看来是超越了所有人的预期,最乐观的人现在看来都是显得有点保守了。
得益于行业的大发展,国内算力产业链也走出了一批大牛股:
寒武纪:号称寒王,有人预判第一步是股价超越茅台,第二步就是市值超越茅台。今日市值为5645亿。
海光信息:今日市值为5485亿
中芯国际:今日市值为9706亿
中兴通讯:今日市值为2094亿
兆易创新:今日市值为1234亿
目前看来市值也不低,而且上涨幅度也不小了,寒武纪从2022年算起,上涨也超过了20倍。
海外产业链与国内产业链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大家的下游都是高速发展。
不同之处:
1、海外产业链目前已经实实在在的利润出现了爆发,而国内产业链虽然利润也有不错增长,但是从估值看起来相对偏贵。
2、海外产业链更多是配套,也就是要看别人的脸色才行,而国内产业链是存在极大的预期差,比如GPU的寒武纪和海光都是可直接对标英伟达,芯原股份直接对标博通,中芯国际就是对标台积电。
3、海外产业链一旦利润增速不及预期则势必股价会受打压,国内产业链一旦证伪也有可能出现大跌。
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应该怎么选择?
那么其实还有个路径是可以选择的,那就是选择整个行业都需要的东西,而且是那种纯增量的细分板块。
比如不管是海外产业链还是国内产业链,高端的PCB用量是越来越大,这个是确定的。
PCB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海外还是国内,他们的利润都会出现快速的增长。
而这些企业只要利润增长了,下游需求又在不断增加,那么势必就要疯狂扩产,一旦疯狂扩产,相关的上游就必然受益,比如:
设备最先受益:大族数控是离不开的标的,而且应该是最受益的。
投产了需要更多的高端覆铜板:生益科技是最受益的。
高端的覆铜板需要高端的铜箔:德福科技是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