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了很多,发现银行股始终存在一个低估值陷阱,就是银行股看似很便宜,实际上没那么便宜。因为虽然绝对估值低,但是相对估值并不低。因为他的上涨幅度有限+时间较长。我们可以拿招行举个例子。
招行是银行股里数一数二的优质公司,但是我们回顾23年年底,到24年这一年的行情走势发现,这一年最低点到最高点,收益率63%,看似很高,但是如果继续持有一年到现在,因为你无法在最低点买入,我们在最低点多加20%买入,两年的收益为40%。年化18%。
但是你在22年年底买入,会发现长了一年又跌回23年年底股价,22年底买入到现在,收益也为40%,3年收益40%,年化收益大概只有12%···低的离谱···
也就是说,银行股这种生意模式不太行的股,只能当做烟蒂股,即便是烟蒂股,难度都很大,挣点钱就得卖,否则又回到原点,刚才已经讲过了22-23,收益率几乎为零,23-24收益率大概也就40%,24-25收益率也基本为零。你得正好在23年年底买入到24年年底卖出,才能获得一个像样的收益。否则无论是22年底买入,还是24年底买入,基本一年白玩,要么就是三年收益基本低的和没有一样,吃吃股息还行倒是。
就这还是银行股里的龙头股,要是换成民生银行,那就惨了,0.5pb买入,居然到现在依然没回本···因为现在低到0.3pb···,底部低的你压根不知道在哪儿,顶部又低的几乎就比底部高一点,导致银行股投资难度真的很大。除了吃息,就是吃息了,银行股几天时间跌的把我一年的利润都给我都搞没了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