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SZ300759)$ 难怪康龙化成最近在大分子领域里安安静静的,原来是把心思多放在了AI CRO,实验室服务就是康龙化成的R端,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阶段,这些领域中,美迪西,睿智医药,昭衍新药,甚至药明康德营收和毛利率都是同比下滑的,然而康龙化成在这些领域的毛利率居然只跌了1个点,同时,实验室服务同比增长15%,这在当下R端内卷环境中,已经实属不易了。
就是不知道这下降的1%毛利率是哪个环节拖累的?我想应该是临床前阶段吧。
康龙化成的临床阶段单独罗列出来的,临床阶段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营收同比增长11%,这确实不容易,因为泰格医药这方面第一季度是亏损的。
康龙化成的CMC业务增长也很强劲,同比增长18.2%,营收为13.9亿,CMC员工为4811,博腾则是20%,规模15亿,员工4214, 目测了一下,在该细分领域里,博腾股份的人力效率,规模和增长率都稍稍领先。博腾唯一能胜出的点是毛利率,博腾毛利率同比增长46%,而康龙化成则同比增长7%,毛利率大幅上升,代表复苏度更强。
康龙化成在中报中提出最多的字眼是小分子和AI,表明公司上半年的战略重心放在了AI+药物发现,AI+临床前,AI+临床阶段,比较突出的就是与英国领先的器官芯片技术公司CN-Bio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器官芯片研发,这点我清楚,之前FDA就提出用类动物器官取代动物试验,康龙化成是跟上AI步伐的,难怪R端那么强势。
果然啊,闷声才是干事人,别看同行天天在叫喊什么多肽,减肥药,像康龙这种沉默寡言的,才是真正做事的。
还别说,就算它只知道减持套现割韭菜,但做起事来倒是很认真噢。
这种情况下,它和博腾比CMC业务,增长率和博腾差不多我也可以理解了,毕竟人家也在小分子上发力了,它的小分子增长,已经得到我的认可了。
美中不足的是,太依赖美区了,美区无论是占比还是同比增长,都远远高于欧区和国内,全球化布局不均匀,不像博腾股份,中美欧三地的营收规模占比已经差不多了,做到了营养均衡。这点要注意地缘政治风险。
可以看到的是,博腾以往的战略重心在小分子领域,全球化布局,而康龙化成则布局新科技AI,跟上了时代,以及把小分子作为主要增长引擎和基础,它自己也强调,实验室化学是小分子药物发现研究的核心和发展基石,以药物发现为核心,为CMC引流,难怪CMC增长如此强劲。
两家的重心不同,博腾主攻小分子业务,康龙化成提供自己核心优势实验室服务为小分子CDMO引流,这对博腾来说,有点威胁,因为如果康龙化成导流如此成功的话,势必会让其失去一部分小分子订单,因为只有深度介入药物研发阶段,才能顺便为自己做宣传引入到M端,这样接到小分子CDMO的概率更大。
这也是博腾的短板,只能靠和晶泰科技深度合作绑定进行业务引流,可以说,博腾想要更有竞争力,就必须要帮助晶泰科技,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有很多客户都是相同的,博腾要尽量把自己的客户引荐给晶泰科技,这样才能接到晶泰科技导流而来的CDMO订单,如果被康龙化成夺走了小分子药物发现阶段,它会更倾向于为自己的CMC业务导流,如此对博腾不利。
后期还是要看晶泰科技业绩情况如何,晶泰业绩好于康龙化成的实验室服务业绩,那么博腾能抢到单子的机会就多很多。
最后,康龙化成的R端能在同行下滑的情况下保持稳增长,都是因为公司把战略重心放在了AI上了,我们也能看到,在同行内卷打价格战的时候,康龙化成能置身事外,是AI的功劳啊。
AI+CRO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不要用什么周期来安慰自己了,不思变,则亡,美迪西,睿智医药,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这些CRO公司,再不布局,看来要被康龙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