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腾股份(SZ300363)$ $凯莱英(SZ002821)$
老冤家的中报出来了,让我客观理性地分析下吧
中报显示,小分子CDMO同比增长 10.64%,毛利率 47.79%,同比提升 0.6 %,而博腾的小分子CDMO同比增长20%,我曾经说过,博腾股份的核心业务小分子增长率必须%,要大于凯莱英小分子的两倍,少千分之一都不行,所以凯莱英的小分子CDMO应该是21.28%,高于博腾1.28%,博腾输了1.28%,核心业务输了。
总体来看,凯莱英营收同比增长18.2%,博腾股份19.88%,但是博腾毛利率同增46%,凯莱英则为3%,总体业绩来看,博腾股份赢了,如果只增收不增毛,那么这种赢,是假赢。
总结就是,博腾股份整体赢,局部输,等于是小赢!
凯粉经常说我踩凯捧博,你看我现在都在夸凯了,我是不是很客观理性。
看到没有,这就是专注的重要性,布局那么多业务,累死累活还要和同行竞争,结果总业绩不如专注的,博腾最大的败笔就是小分子制剂没有做起来,凯莱英小分子制剂是增长7%,如果博腾在这方面发力的话,不可能只会是局部赢。
我不看什么大分子多肽,因为这种不是我的认知范围内,而且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增长超过50%的,都是不健康的,就比如当初的光伏,房地产等等,当初景气的时候,都是百分之百增长,这种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增长,早晚会挨揍的,我知道肯定有人说我踏空了,心里不舒服,这很正常,毕竟以前他们炒房炒光伏的时候,都是这种论调的,他们业只是系统设置好的NPC。天天在分析多肽咯,大分子咯,未来五年十年产业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多高多高咯,最后呢?还不是暴跌?我不玩这个,哈哈,还是守着我的老古董小分子吧,同行都是15-20%的增长,这种增长才健康可持续。
对比上半年CXO的表现来看,康龙化成做的最好,守住了自己的根本,而且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根,它自己都不断强调,小分子才是自己增长引擎,做药物发现主要是给小分子引流,这种做事态度,改变了我对它的想法,毕竟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它是高仿公司,模仿公司不是伟大的公司,但是看它真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药明康德,凯莱英等这些同行积极布局大分子业务时,它守住了自己的根,虽然总体业绩不亮眼,但是它的核心很稳固,这点值得赞扬。
至于博腾嘛,我估计它还是没摆脱疫情大单子的后遗症,和药凯一样,想着来一波大订单,吃得饱饱的,所以跟着他们一起布局大分子,败笔啊败笔啊。
情况不同了,新冠口服药是小分子药物,这次是大分子药物,和博腾的核心优势没有重叠
博腾应该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小分子制剂,这样它才能成功。
博腾本来盘子就小,手里就一张牌,就是小分子原料药,从小分子原料药到小分子制剂是基于自身核心拓展的业务,这是较为容易成功的,而且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可惜啊,还是太浮躁了,我记得博腾老板是长江商学院的吧,康龙是中欧商学院的,看来长江商学院的教学质量比中欧的低很多了,
有一个商业常识,就是热门的东西没有投资价值,因为这个时候入局,人才啊,技术啊,土地啊等成本是最高的,这时候花钱去构建,非常不划算,而且也不知道能火多久,搞不好和光伏一样一两年就产能过剩了,到时候自己花高额成本扩建的产能就成负资产了,拖累公司现金流。
还有一个竞争常识,就是当对手贪婪的时候,就是它暴露弱点的时候,此时,应该发起侧翼战,攻其弱点,对手当时在追热门的的东西,自然忽视冷门的东西,这时候无论是挖人,还是扩产,还是招相关领域的人才,都非常容易。等行情一过,一回头,对手的家被偷了,之前扩产的热门产能又产能过剩了,两边都在亏,最后走向失败。
难道这些长江商学院都没有教吗?
伟星当年就是这样搞的,想当初,伟星的竞争对手浔兴在2015年搞房地产的时候,它就开始扩产,在建工程五年翻了三倍,最后等浔兴反应过来,早被伟星狠狠压制了,从2015年以后,就一直趴在地上起不来。
看看如今的伟星,一个做拉链的,在服装行业那么内卷的情况下,毛利率居然增了一个点,依旧没有想着去搞新赛道,还在静下心来,兢兢业业还在做拉链,看似老古董,其实是有大志向,毕竟它前面还站着个YKK,全球拉链龙头,它要把它打下来。
看到没有,这就是优秀的企业家精神,这就是伟大企业应该干的事,一家伟大的企业,就是要走向垄断,这一过程要死很多企业,它就是要不断地进攻进攻再进攻,走向第一。
如果中国每个企业家都有伟星精神,那么何愁中国制造不兴,何愁中国制造不走向高端化?
博腾啊,有空去请教下伟星的老板,都是浙江人,怎么差距那么大呢?
可惜啊,伟星没有做CDMO,不然以伟星的性格,这中报业绩不可能那么平凡的,如果有伟星医药就好了,我也不用那么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