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通科技通过技术深耕、场景适配、生态协同三大核心策略,在城市管理、政务、金融、智能交通等垂域场景中构建了AI交互领先地位。其发展路径可分为以下关键阶段:
一、技术筑基:从融合通信到多模态AI交互体系
1. 早期技术积累(2005-2016年)
公司以融合通信技术起家,为电力、电信等行业提供呼叫中心解决方案,积累了底层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能力 。2016年率先将AI商业化应用于舆情监测系统,开启从通信服务商向AI技术公司的转型。
2. 核心技术突破(2017-2021年)
多模态交互技术:整合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知识图谱等模块,突破单一文本交互局限。例如,河南安阳方言识别准确率达95.2%,在复杂语言环境中展现高适应性。
多智能体协同决策:借鉴人类“快思考”与“慢思考”机制,开发领域专用模型并结合知识图谱,实现垂直行业精准决策。例如,在金融风控中通过“大模型生成+知识图谱验证”模式,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确保推理逻辑可追溯。
多模型融合架构:将大语言模型的生成能力与知识图谱的可解释性结合,形成“大胆推测+小心论证”的创新模式,满足政务、金融等高要求场景的准确性需求。
3. 技术体系成型(2021年至今)
2021年完成交互模块整合,形成以多模态感知、多智能体协同决策为核心的交互式AI体系,覆盖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执行的全流程。该体系支持低代码化快速部署,可灵活适配不同行业需求 。
二、场景攻坚:垂域需求驱动的解决方案落地
(1)城市管理: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治理
智慧小镇标杆项目:2017年参与成都智慧小镇项目,将200多个城镇的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生产活动等整合至云平台,实现“一屏统管”。该项目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示范案例,直接推动公司在城市管理领域市占率达14.2%(高于科大讯飞的5.3%) 。
智能预警与调度:通过AI大模型分析城市运行数据,实现违建识别、环境污染预警等功能。例如,结合自然语言处理和情绪识别技术优化12345热线工单分派效率,响应时间缩短30% 。
(2)政务服务:从热线优化到全流程智能化
12345热线深度赋能:开发坐席助手、智能分派、动态预警等功能,覆盖全国130个城市。例如,唐山市12345热线通过声通系统实现全国运行质量排名前50,群众满意度提升25% 。
多模态政务交互:在政务大厅部署“知识图谱+虚拟数字人+实体机器人”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语音、手势、文字多模态交互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效率提升40%。
(3)金融领域:从合规服务到智能风控
智能督导系统:与重庆重药集团合作,开发覆盖全国300余家门店的智能质检系统,通过语音识别和行为分析优化服务流程,单一SKU销量最高增幅达2075% 。
本地化安全架构:针对金融行业高合规要求,采用私有化部署、多层数据加密和审计机制,确保系统7×24小时稳定运行。例如,某股份制银行通过声通智能客服系统实现风险识别准确率98%,运营成本降低35%。
(4)智能交通: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
无人驾驶公交落地:与绵阳科技城新区合作,推出配备4个激光雷达和12个高清摄像头的无人驾驶公交车,覆盖4条线路54个站点,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和自主路径规划。该项目被列入全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成为四川省唯一自动驾驶示范项目。
车路协同系统:在淄博、南京等城市部署“全域5G智能网联云平台”,通过路侧传感器与云端大模型联动,优化交通流并提升行车安全。例如,南京示范路通过车路协同将事故率降低40%,通行效率提升30% 。
三、生态构建:产学研协同与产业上下游整合
1. 技术生态合作
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例如,语音评测引擎基于LSTM/End2End模型,日评测超1.2亿次,精准度达97.3% 。
加入百度智能云大模型生态,在政务、金融等场景中快速集成文心一言能力 。
2. 产业生态布局
参股4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例如,通过投资充电桩企业,打通“桩-车-云”生态,助力马来西亚政府监管国家充电设施 。
与主机厂合作开发车联网系统,将AI大模型融入车辆自主决策,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 。
3. 数据生态闭环
通过实际应用积累行业数据,优化模型性能。例如,结合“55387原则”(文字、语音语调、肢体语言沟通权重),多模态交互准确率提升20%。
建立行业知识图谱,沉淀政务、金融等领域专业知识库,支持动态进化和开放决策体系。
四、持续进化:从工具到可信智能体的跨越
1. 多智能体协同系统
开发领域专用智能体(如政务审批智能体、金融风控智能体),通过分工协作完成复杂任务。例如,在重庆医药集团项目中,智能体系统实现巡店成本降低60%,门店合规率提升至99% 。
2. 动态学习与进化
引入持续学习机制,使AI系统能根据新数据自动优化。例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路况数据迭代路径规划算法,拥堵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
3. 国际化与合规创新
在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推出本地化解决方案,例如为马来西亚政府开发充电桩监管系统,支持多语言交互和能源管理 。同时,通过ISO/IEC 27001等认证,满足全球合规要求。
五、市场验证:从标杆案例到行业标准
1. 市场份额领先
在城市管理及行政领域市占率14.2%(2023年),排名全国第一;在智能交通领域市占率4.4%,位列第二。
2024年港股上市后,资金支持加速市场扩张,2025年上半年金融场景收入同比增长80%,毛利率提升至55.6% 。
2. 行业认可与荣誉
荣获“金音奖”最佳智能客服解决方案奖、博鳌企业论坛行业领军企业等称号,入选“2025福布斯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
多模态交互技术被纳入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白皮书》,成为行业参考标准。
垂域领先的核心逻辑:技术-场景-生态闭环迭代
技术层:以多模态交互、多智能体协同为核心,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
场景层:深度理解行业痛点,通过标杆项目验证并复制解决方案;
生态层:整合产学研资源,形成从数据、算法到硬件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技术落地的商业价值,更通过持续创新推动垂域AI交互标准的建立,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