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声通科技

用户头像
湾区投研会
 · 中国  

#Ai交互#

$声通科技(02495)$


声通科技作为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投资核心逻辑可从行业趋势、技术壁垒、财务健康度、市场拓展及管理团队五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一、行业趋势:智能交互赛道进入爆发期

1.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应用,2025年智能语音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20%。声通科技所处的交互式AI赛道,深度受益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例如,其城市管理AI解决方案在2023年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直接承接新基建政策红利。

2. 技术迭代催生新场景

多模态交互技术(语音+视觉+语义)成为行业趋势,IDC预测2025年全球多模态AI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声通科技的“Voicecomm Brain”智能中枢系统已实现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企业CRM/ERP系统的无缝集成,在政务、医疗等场景中落地应用,如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和药师服务优化工牌 ,直接响应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扩容。
二、技术壁垒:全栈自研构建护城河
1.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拥有覆盖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多模态交互的全栈技术体系,累计申请专利超300项,其中“基于LSTM/End2End声学模型的语音评测技术”实现97.3%的准确率,支撑其在教育考试、智能客服等场景的差异化竞争。例如,其英语听说考试解决方案已服务全国多个省份的中高考改革 。

2. 行业Know-How深度沉淀

通过近20年行业深耕,声通科技提炼出标准化产品模块,如城市管理领域的“AI工单分派系统”和金融领域的“智能风控对话引擎”,显著降低交付成本。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跃升至55.6% ,核心源于技术复用率提升与定制化需求占比下降。
三、财务健康度:盈利拐点与现金流改善
1. 业绩持续超预期
2025年上半年营收4.8亿元(同比+29%),净利润7313万元(同比+70%),经营性现金流从-6552万元转为+4951万元 ,标志着商业模式从“投入期”转向“收获期”。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订单量同比+60%,在手订单金额近9亿元

金融场景收入同比+8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2.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当前市盈率(TTM)仅11.14倍,低于港股科技板块平均水平。横向对比,科大讯飞等竞品市盈率普遍在30倍以上,声通科技作为细分领域龙头,存在明显估值折价。
四、市场拓展:从区域深耕到全球化布局
1. 国内场景多点开花
在巩固城市管理(2025H1收入+46%)、金融(+80%)等优势领域的同时,声通科技加速渗透医疗(智能健康监测)、能源(智慧充电网络)等新兴赛道。例如,其与重庆医药合作的智能工牌已实现药师服务话术优化,直接提升医疗合规效率 。

2. 国际化战略落地
2025年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卡位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城市市场;同时考察中东市场,探索沙特、阿联酋等“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化转型机遇 。海外业务占比预计2026年将突破15%,对冲国内竞争压力。

五、管理团队:技术+市场双轮驱动

1. 核心团队稳定
董事长汤敬华博士拥有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博士背景,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总经理孙琪深耕销售与市场20年,曾推动公司客户从政府向金融、交通等领域拓展。高管团队自2015年起未发生核心成员变动,保障战略连贯性。

2. 资本背书强劲
软银中国、盈科资本等明星机构持续加注,2024年IPO引入光谷成长创投等基石投资者,资本生态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提供弹药。2025年7月解禁后,创始团队无一人减持,彰显长期信心 。
风险提示:

1. 技术迭代风险
需警惕科大讯飞等巨头在多模态交互领域的追赶。声通科技通过与华为云联合创新 ,以及在方言识别(准确率95%)、情感合成等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形成差异化优势。

2. 地缘政治风险
海外市场拓展可能面临数据合规挑战。公司已在马来西亚等地建立本地化数据中心,并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确保符合GDPR等国际标准。

结论:技术-场景-资本的正循环
声通科技的投资逻辑可归纳为“技术卡位+场景落地+资本助力”的三重驱动:
1. 技术卡位:全栈自研的交互式AI技术构建行业壁垒,支撑高毛利(55.6%)与高客户粘性;


2. 场景落地:从政务向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横向拓展,订单储备充足;


3. 资本助力:上市后现金流改善,国际化战略与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公司处于“盈利拐点+估值洼地”的双重机遇期,中长期增长确定性较高。

$云知声(09678)$

$科大讯飞(SZ002230)$

以上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