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通科技:底部?价值回归?!

用户头像
湾区投研会
 · 广东  

#Ai交互#

$声通科技(02495)$


声通科技(02495.HK)作为港股"交互式AI第一股",在经历2025年7月IPO前股东解禁带来的股价剧烈波动后,当前估值已跌至历史底部区域
核心投资逻辑:

一是估值严重低估,当前市盈率仅11.1倍,远低于港股AI板块35倍平均水平;

二是业绩拐点确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31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净利润1.8-2.0亿元;

三是技术壁垒深厚,"多智能体分工协同"技术体系在方言识别、情感合成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四是订单储备充足,在手订单近9亿元,订单量同比增长60%;

五是解禁压力释放充分,创始团队无一人减持,显示管理层信心。

风险提示:解禁后续减持风险、AI行业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一、解禁压力分析:风险释放充分,市场逐步企稳
1.1 解禁规模与市场承接能力评估
声通科技的解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5年1月23日完成的1544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转换,占总股本的43.45% 。第二阶段是2025年7月10日迎来的IPO满一周年大规模解禁,控股股东、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均解除了锁定限制 。这两批解禁合计涉及超过60%的总股本,规模之大在港股市场较为罕见。
然而,实际减持情况远低于市场预期。根据最新披露的股份发行人证券变动月报表,2025年7月和8月的股份变动均为0,显示无新增减持。唯一的减持案例是淄博财金控股在8月27日将持股比例从5.24%降至4.98%,跌破5%的披露线。这表明,尽管解禁规模巨大,但市场承接能力良好,减持压力已得到充分释放。
更重要的是,创始团队在解禁后展现出强烈的信心。根据最新数据,董事长汤敬华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股27.66%,总经理孙琪合计持股7.54%,两人在解禁后均未进行任何减持操作 。这种"零减持"的表态,在港股市场特别是科技股中极为罕见,充分说明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
1.2 解禁对股价的影响路径与当前位置
解禁对声通科技股价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25年5月12日至19日,在解禁预期的刺激下,股价从249港元暴涨至650港元,6个交易日涨幅高达263% 。这种非理性上涨主要源于市场对AI概念的追捧和对解禁后流动性改善的过度乐观预期。
然而,随着解禁日期临近,市场情绪急转直下。5月20日开始,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暴跌70%,最低触及180港元 。7月10日解禁当日,股价盘中最大跌幅逾28%,市值一度跌至24.4亿港元 。截至9月24日,股价收报61.5港元,较650港元的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超过90% 。
从技术面分析,当前股价已在60-66港元区间形成明显的支撑。根据最新的成交数据分析,9月初至中旬,价格在60-63港元附近形成了密集交易区,对短期股价构成有效支撑 。同时,成交量数据显示,解禁后公司日均成交额从700万港元升至2000万港元,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 。
1.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态度
解禁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股东结构的优化。2025年7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江泛科技正式解除一致行动人士协议,不再作为控股股东,导致一致行动人士合计持股比例从31.43%降至30.77%。这一变化虽然降低了控制权集中度,但也为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创造了空间。
机构投资者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根据2025年二季度的持仓数据,外资公募基金呈现明显的加仓趋势。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开始关注声通科技,特别是在AI相关个股上的配置明显增加 。贝莱德先进制造一年持有混合基金在二季度新进增持了多只AI相关个股,显示出对AI板块的看好 。
二、估值修复空间:底部区域确立,修复动力充足
2.1 当前估值水平的横向对比
声通科技当前的估值水平在港股市场中极具吸引力。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股价61.5港元,总市值21.85亿港元,市盈率(TTM)仅11.1倍 。这一估值水平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与港股AI龙头商汤科技(00020.HK)相比,声通科技的估值优势明显。商汤科技当前市盈率为-29.15倍(仍处于亏损状态),市销率高达7-8倍,市值超过700亿港元 。而声通科技不仅实现了盈利,市盈率仅为商汤的三分之一,市值却不到商汤的三十分之一。
与A股AI龙头科大讯飞(002230.SZ)相比,差距更为悬殊。科大讯飞当前滚动市盈率高达167.8-227倍,静态市盈率216.25倍,市值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 。即使考虑到A股的估值溢价,声通科技的估值也明显偏低按照声通科技当前21.85亿港元的市值计算,仅为科大讯飞的五十分之一,而两家公司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相差并不如此悬殊。
从行业整体估值水平来看,港股AI板块的平均市盈率约为35倍 。恒生科技指数的PE-TTM约为21.8-26倍,处于近10年32%-33%的历史分位数 。声通科技11.1倍的市盈率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也显著低于恒生科技指数。
2.2 历史估值区间与当前分位数
回顾声通科技的历史估值走势,可以发现当前确实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根据理杏仁的数据,公司历史市盈率区间为-154.65至-15.23(亏损时期),以及11.1-200倍(盈利时期) 。当前11.1倍的市盈率处于历史最低的10%分位数以内,具有极高的安全边际
从股价表现来看,声通科技在2025年5月曾创下650港元的历史高点,随后在解禁压力下大幅回调。截至9月24日的61.5港元,较历史高点下跌超过90%,市值蒸发超过200亿港元。这种剧烈的调整已经充分反映了解禁带来的负面因素,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
从市销率角度分析,声通科技当前市销率仅为2.37倍,而港股主板上市一年半以内企业的平均市销率为9.83倍,营收增长超25%的企业平均市销率更是高达15.62倍 。即使考虑到公司规模较小,当前的市销率也明显偏低,存在巨大的修复空间。
2.3 估值修复的驱动因素分析
多重因素正在推动声通科技的估值修复进程。首先是业绩拐点的确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731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净利率达到15.3% 。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标志着商业模式从"投入期"转向"收获期"。
其次是对赌协议影响的彻底消除。此前,由于历史股权融资协议中的对赌条款,公司的净利润受到可赎回注资账面值变动的影响。随着2024年7月成功上市,所有股东特殊权利已彻底终止,2025年起净利润将真实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这一会计处理的正常化将显著提升公司的估值吸引力。
第三是海外业务的快速拓展。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设立子公司,服务多家汽车制造商,并与当地政府签署智慧城市合作协议。在中东市场,AI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阿布扎比、迪拜等酋长国,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亿迪拉姆。海外业务的增长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提升市场对其成长性的预期。
第四是技术优势获得市场认可。公司在城市管理及行政企业级全栈交互式AI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达14.2%,位居全国第一。"多智能体分工协同"技术体系在方言识别(准确率95%)、情感合成等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这些技术壁垒将支撑公司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最后是行业估值中枢的上移。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加速,市场对AI企业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关注技术先进性转向重视商业化能力和盈利能力,声通科技作为少数实现盈利的AI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这一转变。
三、业绩增长潜力:拐点确立,驱动因素明确
3.1 2025年上半年业绩回顾与全年展望
声通科技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公司8月28日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0%;毛利润达2.66亿元,同比劲增63.9%;净利润7313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攀升至55.6%,较去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15.3%,经营活动现金流从-6552万元转为+4951万元 。
这一业绩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早在7月9日,公司就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元。最终7313万元的净利润不仅实现了预告目标,还超出了46%,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经营实力。
展望全年,公司管理层对业绩增长充满信心。根据最新的业绩指引,2025年全年预计营收将达到10-10.5亿元,同比增长约15-20%;预计净利润1.8-2.0亿元,对应全年市盈率仅10-12倍 。其中,城市管理及行政领域预计收入约4.5亿元,汽车及交通领域约2.2亿元,通信领域约1.8亿元,金融领域约1.2亿元,其他新兴领域约0.8-1.0亿元。
支撑全年业绩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订单储备充足。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数量达到285个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60%;在手订单总金额接近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 。这些订单将在下半年陆续确认收入,为全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其次是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预计后续各期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有望维持在2025年上半年的水平,即毛利率55%左右,净利润率15%左右。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高毛利业务占比增加以及市场溢价能力增强。
第三是新业务板块快速增长。金融领域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5949万元,同比增长82.2%。公司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提供的智能客服、风险控制等解决方案获得了客户认可。同时,公司积极向大健康、能源管理等新兴领域拓展,与重庆医药集团合作的智能工牌项目已覆盖300多家门店。
3.2 订单执行情况与增长动能分析
从订单执行情况看,公司的业务扩张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公司项目数量达到195个,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150个,业务覆盖中国100余个市县及5个海外国家。这种快速的项目拓展能力,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
分业务板块来看,各领域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城市管理及行政领域作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86亿元,同比增长46.5%。公司的"12345智慧热线"解决方案已成功覆盖超过130个地级市,在疫情等重大事件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14.2%,稳居全国第一。
汽车及交通领域收入1.03亿元,占比21.7%。公司开发的"全域5G智能网联云平台"实现了对智慧交通辖区内所有网联车的实时监控。在绵阳科技城新区,公司已投运L4智能网联车辆52台,覆盖公交、接驳、清扫、配送、零售等核心场景,累计行驶23万公里,服务市民超15.5万人次。
通信领域收入4620万元,同比增长15.7%。公司为通信行业客户提供会议总机、电子工牌等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订单结构来看,公司正在从单一产品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独的产品,这不仅提高了单项目价值,也增强了客户粘性。同时,公司的标准化产品占比提升,有助于降低交付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3 海外市场拓展与新增长点
海外市场正在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聚焦东南亚和中东两大市场,目前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是公司的重点布局国家。2025年2月,公司成功完成马来西亚子公司Voicecomm Technology (Malaysia) SDN.BHD.的注册 。该子公司已开始服务当地多家汽车制造商,并与马来西亚政府科技创新机构MRANTI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聚焦企业智能化转型、智慧城市生态构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和语音智能应用创新四大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帮助马来西亚政府监管国家充电设施并实现能源有效管理,这一项目展现了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 。
在中东市场,公司的进展更为迅速。2025年4月,公司参加了迪拜人工智能科技节,展示了AI拍照设备、商用服务机器人等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 。AI拍照机这一创新产品当场就获得了当地游乐园等文旅场景的订单,显示出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公司的AI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阿布扎比、迪拜、哈伊马角等酋长国的多个重点项目,预计中东地区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亿迪拉姆。
公司在中东的布局不仅限于阿联酋,还在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注册子公司,并已开始派遣人员开展业务 。2025年7月,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携手阿联酋投资部与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共同举办了"AI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标志着公司在中东地区的业务拓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公司的规划,海外业务占比预计将在2026年突破15%,到2027年有望提升至30% 。这不仅能够对冲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还能带来更高的毛利率和品牌溢价。
四、技术壁垒分析:差异化优势明显,护城河深厚
4.1 核心技术体系与竞争优势
声通科技的技术实力是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公司构建了以"Voicecomm Brain"为技术底座、"Voicecomm Suites"为标准化产品矩阵、"多智能体分工协同"为核心算法的完整技术体系。
Voicecomm Brain技术底座具有高兼容性,支持TAPI、TSAPI、CSTA等国际通信协议,能够与95%以上的企业业务系统(如CRM、ERP)无缝对接。该系统可以实现5万小时的无故障运行时间,多模态资讯传输成功率高达99.999%,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稳定性和兼容性为公司在企业级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智能体分工协同"技术体系是公司的核心创新。2025年,公司将BERT领域模型、ML专家模型与GPT等多种AI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提交工单、分配流程到监督流程、总结汇报的全流程智能化。这种技术架构模仿人类分工协作模式,每个智能体专注于特定环节,通过协同合作完成复杂任务。与单一使用大模型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经济高效,也更适合企业级应用的实际需求。
在具体技术指标上,公司取得了多项突破:
方言识别准确率达95%,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情感合成技术能够精准模拟人类情感,使交互更加自然流畅


多模态交互能力支持语音、文字、图像等多种交互方式


实时响应能力能够在毫秒级完成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

这些技术优势使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方言识别领域,95%的准确率意味着公司的产品能够服务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这在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的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4.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根据艾瑞咨询的权威报告,声通科技在中国企业级全栈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以2023年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城市管理及行政企业级全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高达14.2%,稳坐全国榜首。
公司的市场地位不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更体现在客户覆盖面上。在政务热线领域,公司的解决方案已成功覆盖超过130个地级市,是2024年中国企业级全栈式交互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中覆盖地级市数量领先的服务提供商之一。典型案例包括"12345智慧热线"项目,在疫情等重大公共事件期间,公司的AI技术帮助政府部门大幅提升了热线服务效率,有效缓解了人力压力。
在其他细分市场,公司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企业级全栈交互AI市场排名第六


参与的国家级智慧交通示范工程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四川声通玄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获认定为2025年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
这些市场地位的取得,充分说明了公司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在城市管理这一核心领域,14.2%的市场占有率不仅意味着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行业标准制定者的地位,为后续的市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3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9300万元,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6.24%,在港股科技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0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80%,形成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
公司的研发方向聚焦于以下几个重点领域:
- "多智能体分工协同"技术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 大模型应用的深度探索,特别是在垂直领域的应用创新
- 车路云一体化平台的技术突破,支撑智能交通业务发展
- 边缘计算技术的研发,提升产品的实时响应能力

在研发成果方面,公司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除了前述的方言识别准确率95%外,公司还在以下领域形成了技术壁垒
- 情感计算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和合成人类情感,使AI交互更加人性化
- 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图谱,提升了语义理解能力
- 低代码平台:开发了基于API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大幅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门槛

公司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技术交流。2025年,公司荣膺"2025年度未来产业之星·上市公司(未来信息)"奖项 ,入选"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以多智能体重塑智慧政务新范式。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技术创新正在快速转化为商业价值。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直接体现在产品的高毛利率上。2025年上半年55.6%的毛利率,在AI行业中属于顶尖水平,充分说明了技术溢价能力。
五、投资策略:把握底部机会,布局价值回归
5.1 短期交易策略(3-6个月)
基于前述分析,我们认为声通科技当前处于明显的价值低估状态,为短期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易机会。目标价80港元,预期收益30%以上,止损位设在55港元。
时间窗口:3-6个月内的主要催化剂包括:
- 2025年三季报发布(预计11月初),市场预期营收同比增长25%以上
- 海外订单落地,特别是中东市场的大额订单
- 国内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项目的集中招标和签约
- 机构投资者持仓变化,外资持续流入将推动估值修复
5.2 中长期配置价值(1-2年)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稳健型投资者,将声通科技作为中长期配置品种。目标价100-120港元,持有周期12-18个月。
中长期投资逻辑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业绩持续增长确定性高:根据公司的订单储备和业务发展趋势,未来2-3年保持25%以上的营收增长是大概率事件。特别是海外业务的快速拓展,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预计2026年营收有望达到12-15亿元,2027年达到15-20亿元。
估值修复空间巨大:当前11.1倍的市盈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和市场认知的改善,估值有望向行业平均水平回归。即使给予25倍市盈率(仍低于行业35倍平均),对应2026年2亿元净利润,目标市值也将达到50亿港元,即股价约140港元。
技术壁垒支撑长期竞争力:公司在"多智能体"技术、方言识别、情感合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在AI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垂直行业的深度应用,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行业地位稳固: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等核心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来源。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5.3 风险提示:
解禁后续减持风险:虽然目前减持压力已经释放,但不排除部分股东在股价反弹后减持的可能。建议密切关注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变化,特别是持股5%以上股东的减持公告。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AI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加大AI投入,可能对公司的市场份额造成冲击。公司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海外市场拓展风险:海外业务面临地缘政治、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等多重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需要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对业务的影响。
应收账款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和大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较大。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约9亿元,需要关注回款情况,避免坏账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AI技术发展迅速,需要持续关注新技术对公司现有技术体系的冲击。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结语:底部布局正当时,价值回归可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声通科技在经历解禁带来的剧烈调整后,当前已经进入价值投资的黄金区间。11.1倍的市盈率、7313万元的半年度净利润、9亿元的在手订单、14.2%的市场占有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公司的投资价值。
更重要的是,公司正处于多个积极因素共振的关键时期:业绩拐点确立、估值处于底部、海外业务爆发、技术优势明显、管理层信心充足。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股价上涨的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声通科技有望成为中国交互式AI领域的标杆企业。我们相信,在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下,投资者将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丰厚回报。

$云知声(09678)$

$商汤-W(00020)$

以上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