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飞火流星海
 · 河南  

$瑞可达(SH688800)$
瑞可达的AEC业务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已成为公司从传统无源连接器向有源高速组件转型的战略支点。 2025年上半年,AEC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0%,预计全年贡献数亿元收入。公司通过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快速切入北美和国内AI算力市场,形成从无源到有源的组合迭代技术路线。随着Meta认证通过在即和产能爬坡,AEC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5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26年净利润弹性将超50%。
一、AEC业务在瑞可达整体业务中的定位与战略意义
瑞可达AEC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扮演着战略转型与增长引擎的双重角色。从产品结构看,AEC属于通信业务板块,但与传统的无源连接器不同,它代表了公司从无源向有源组合迭代的关键转型。2024年,瑞可达新能源连接器业务实现营收21.80亿元,占总收入的90%,同比增长59.46%;通信连接器业务营收1.11亿元,占比不足5%,但其中AEC作为核心增长点,贡献了显著的增量 。
AEC业务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分散了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依赖,降低了业务集中风险。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短距高速传输市场快速增长,AEC业务为瑞可达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其次,AEC技术与公司现有高速连接器(如5G基站、汽车高压快充)形成技术协同,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董事长吴世均表示,"AEC是个相对优秀的解决方案,其功耗、成本比光模块低很多,但传输距离、信号传输速度又优于纯电方案" 。最后,AEC业务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尽管当前毛利率(20.79%)低于国际龙头C徽do(60%以上),但通过规模效应和产品迭代,未来毛利率有望显著改善 。
二、AEC技术特点、产品布局与竞争优势
瑞可达的AEC(Active Electrical Cable,有源铜缆)技术具备六大核心特性:低功耗、轻量化、长寿命、小弯曲半径、速率转换/重定时和标准兼容性 。与传统无源铜缆(DAC)相比,AEC的重量和体积减少了75%,在800G速率下弯曲半径更小,传输距离更长;与主动光缆(AOC)相比,AEC的功耗减少了一半,总拥有成本(TCO)节省接近65% 。这些技术优势使AEC成为AI数据中心短距高速传输的理想选择。
在产品布局方面,瑞可达已形成400G、800G及1.6T全速率产品矩阵。2025年3月启动800G/1.6T AEC送样,Meta 800G验证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8月通过 。同时,公司正与北美N客户联合研发GB300系列电源连接器和1.6T AEC,预计2025年底完成研发,2026年起量 。武汉基地1.6T AEC产线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设计产能200万条/年,将为公司提供强劲的产能支撑 。
瑞可达在AEC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首先是成本优势,其AEC产品性能对标美国Credo,但成本低30%左右,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其次是技术协同优势,公司与汽车高压连接器共享铜材、精密制造等技术,形成跨领域协同效应 。最后是客户资源优势,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瑞可达快速切入北美CSP(云服务提供商)供应链,获得Meta等头部客户认可 。
三、AEC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分析
AEC市场正处于爆发前期,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Lightcounting预测,AEC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1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3.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3% 。而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市场增长可能更快,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亿美元左右,2026年有望突破10亿美元 。
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三大方向:首先是AI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激增,推动数据中心短距高速传输需求 。例如,AWS Trainium2集群采用AEC方案,单集群用量超300万根;字节跳动自建AI集群2025年招标量预计50万根 。其次是服务器端口速率提升,AEC应用场景从跨机柜互联拓展到机柜到架顶交换机的互联,成为光模块的部分替代方案 。第三是自研ASIC芯片趋势,越来越多的云厂商开始自研ASIC芯片,这通常会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互联方案,为AEC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
竞争格局方面,国际龙头Credo目前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面临国内厂商的价格竞争 。国内厂商如瑞可达、博创科技、兆龙互联等通过技术合作快速切入市场,有望在2025-2027年抢占30%-40%的市场份额 。瑞可达通过与中际旭创成立合资公司(苏州瑞创连接技术有限公司),将连接器领域的领先技术与旭创在光通信领域的渠道优势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
四、AEC业务增长潜力与对公司的贡献预测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和公司发展态势,瑞可达AEC业务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从短期看,2025年是AEC业务的送样验证与量产爬坡关键期,预计全年AEC收入将在1-2亿元区间,主要来自400G产品 。随着Meta认证通过和产能释放,2025年Q4及2026年Q1将是业绩兑现期,预计AEC业务收入将快速增长。
从中长期看,随着1.6T AEC产品2025年底研发完成并2026年量产,瑞可达有望在2026年实现200万条/年的产能,对应收入约30亿元(假设单价150美元) 。按照行业平均毛利率30%计算,AEC业务将为公司贡献约6亿元的毛利润,占公司整体毛利润的比例将大幅提升。
AEC业务对公司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收入贡献,预计AEC业务将在未来3-5年内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总收入的比例有望从当前的20%提升至30%-40% 。其次是利润贡献,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和良率提升,AEC业务毛利率有望从当前的20.79%提升至30%以上,成为公司高毛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最后是战略贡献,AEC业务将推动瑞可达从传统连接器向高速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拓展公司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发展空间。
时间节点 AEC业务进展 预计收入贡献 毛利率预测
2025年H1
400G AEC验证通过,进入灰度测试阶段
1-2亿元
20.79%
2025年Q3-Q4
800G AEC通过Meta等客户验证,1.6T产品研发完成
2-3亿元
25%-30%
2026年
1.6T AEC产线投产,产能200万条/年
8-12亿元
30%-35%
2027年
AEC业务放量,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5-20亿元
35%-40%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尽管AEC业务前景广阔,但瑞可达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首先是技术替代风险,硅光模块成本若在2026年降至AEC水平,可能挤压AEC市场空间 。其次是供应链波动风险,AEC产品芯片主要依赖外部供应商(如Marvell澜起科技),若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升级,可能导致Retimer芯片量产进度延迟 。第三是价格竞争风险,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厂商进入AEC市场,产品单价可能每年下降20%左右,压缩利润空间 。
针对这些风险,瑞可达已采取多项应对策略:首先,公司通过与中际旭创合资,整合双方技术与渠道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其次,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进Retimer芯片国产化替代,降低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 。第三,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墨西哥、美国工厂)和多元化客户策略(Meta、谷歌英伟达等),降低单一市场和客户风险 。最后,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规模效应,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保持价格竞争力 。
六、结论与投资价值分析
综合来看,瑞可达的AEC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具备显著的技术、成本和客户资源优势。随着Meta认证通过和产能释放,AEC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5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长期看,AEC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组件,市场空间广阔,瑞可达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和持续创新,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瑞可达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成长性价值,AEC业务的高增长将推动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提升 。其次是技术协同价值,AEC与汽车高压连接器的技术协同将为公司带来跨领域发展的机会 。最后是全球化布局价值,公司通过墨西哥和美国工厂的建设,实现了全球化产能布局,为AEC业务的国际化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考虑到AEC业务的高增长潜力和公司整体业绩的超预期表现,瑞可达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业绩的持续高增长,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长芯博创(SZ300548)$ $兆龙互连(SZ300913)$
(说明:报告内容由通义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