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股票的股价是100元/股,股息率5%,决定分红5元,如果分红前后的涨跌幅为0,理论上,除息后股价为95元,对于以100元成本买入的投资者:股价95元+红利5元。投机者和投资者的观点便产生了分野,遗憾的是二者其实都没有仔细想清楚这个问题。
观点1:投机策略——赚取价差
对于短线投资者而言,分红+资本利得未变化,一年内卖出还需要缴纳红利税, 相当于用自己的本金为自己支付股息,投资者非但不能增加一分钱,还得平白无故亏上一点钱。
推论:上述股票,如果分红20年,每年分红5元,假设无交易(注意这个假定),股价会归零,然后退市。当然我们可以用归谬法说上述股票,如果分红20年,每年分红5元,实际上股价不会归零,累积分红+股价最终>初始成本,但即使在理论上,如果没有交易,也就不会有除息现象了。
观点2:价值投资中的高股息策略
股票短期是投票器,长期看才是称重器——格雷厄姆,价值投资者认为分红即使除息当然也有意义,往往以经典的鸡生蛋模型来支持其观点,把鸡比作公司的股票,蛋比作分红,鸡的价格比作股价。对于填权填息,分红复投等问题我认为这个模型的解释力还是比较强的:鸡明天依然能蛋,价值可以回归;卖蛋换钱,用钱买鸡。
但是对于用鸡生蛋模型来解释除息的原因是因为价值变化,我称之为净资产决定价格论,是重大误区。按照该观点,一只鸡每天能生5个蛋,今天下完蛋了,鸡的价格应该下降,应该减去蛋的价值,100(快下蛋的鸡价)-5(蛋价)=95(生完蛋的鸡价),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直接变化的是鸡的体重,鸡的体重可以和市场价直接挂钩吗?股价能和净资产直接挂钩吗?
分红的会计分录
宣告分红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减少)
贷: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资产科目
可以看到分红体现为公司净资产的减少
除息(XD,Exit Dividend)
除息价=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完整的公式为: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配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流程:预案公告日——股东大会通过日——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派息日
目的:保证公平,官方回答是在除息日前买的股票和除息日当日买的股票所代表的权益是不同的,除息日前买的股票有获得红利的权利, 其价值高于除权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比较符合价值投资者的观点。
除息行为
有个普遍的误解是:除息是政府用有形之手强制扣除的。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其实除息行为都不是强制的。美国/港股,是在每股净资产中扣除相应的分红而不是在股价上强制扣除,对于股价,由市场自发完成“除息”,如果投资者以100元的价格在股权登记日买入,分红5元,那么他完全有动力在分完红的当天以99元卖出(无风险利润4元),其他投资者愿意98元卖出,95.1元卖出,直到没有套利空间,所以市场会使分红套利者的行为达到均衡状态。
A股:除息价作为基准价,基准价一般情况是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是虚拟的价格,在集合竞价时完全可以不按照这个价格来报价。但是由于涨跌停制度,需要给出新的基准价来计算涨跌停板的价格,如果有个股价10元的公司突然每股派息5元,不除息的话股价范围为9-11元,加上分红的5元,无风险收益率至少40%,没人愿意接盘,跌停板挂满单,全天零成交,第二天还是这个基准价,还是零成交,直到市场认为9-11元能反应公司价值
另外,还要防止不明真相的散户傻乎乎的按照原来的价格接盘。
附交易所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23年修订)》4.3.1 上市证券发生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本所在权益登记日(B股为最后交易日)次一交易日对该证券作除权除息处理,本所另有规定的除外。4.3.2 除权(息)日即时行情中显示的该证券的前收盘价为除权(息) 参考价。4.3.3 除权(息)日证券买卖,按除权(息)参考价格作为计算涨跌幅度的基准,本所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股价不完全等于内在价值,分红(净资产)也不等于内在价值,更不决定股价,除息实际上是市场行为,规制的是套利行为。
金融学里的绝对估值法认为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该资产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之和,“股票的价值=未来可获得股息和卖出价的贴现值之和“”,遗憾的是,价值不能和价格画等号,价格是由市场交易出来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既然除息是市场行为,所以说那种认为应当“废除”除息行为的论点完全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而且那种认为假设没有交易没有股价涨跌一直除息股价就会归零的人,同样没有想到,没有市场交易,就不会有除息的现象发生。
我的结论同样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分红后公司的价值发生了变化,基于同样的逻辑,公司盈利的时候是否要“增息”,分红之后却要“除息”,为什么亏损后不除息?以九安大帝为例,九安医疗2022年因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需求爆发,归母净利润160亿元
九安医疗2022年利润暴增时,其PE曾极高,反映了市场的乐观预期,股价由1元涨至96元;而当预期其高收益不可持续后,PE快速回落,尽管净资产因利润积累而大增,股价仍下跌,目前38元,市值184亿,净资产220亿,市净率0.85,市盈率9.28。而医疗器械行业的平均市净率3.84,平均PE为38。所以九安医疗2022年的巨额利润源于特殊的、不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疫情缓和,相关需求必然下降,股价会提前反映这种预期。
(二)分红并非没有意义,股息不是利息
股价的归股价,分红的归分红。股权不像债权需要还本付息,股息红利,虽然有“利”“息”,但完全不是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利息,所以很多投资者按照债权的思维,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把收息和股价下跌一起考虑,把股价理解为本金。正确的理解应当是遵循股权思维,公司是在股东投资财产基础上形成的,股东投资构成了公司法人的财产,股权是股东投资的对价而不能理解为本金,而只有利润分配(分红)才能在零和博弈的证券市场实现正和博弈。#分红# #价值投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