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引爆千亿机床革命!国产超精密设备打破“纳米封锁”

用户头像
阿斌讲投资
 · 北京  

当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完成高强度格斗表演,当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签下数千万元订单,一场由人形机器人引领的工业革命正悄然重塑机床产业的未来版图。

人形机器人:点燃高端制造的燎原之火

走进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大会现场,超50家整机企业带来的1500余件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优必选Walker S2流畅搬运15公斤料箱,银河通用机器人精准识别混乱货架,这些场景揭示着具身智能正从“能动”向“能干活”飞跃。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700亿元;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45年,在用人形机器人可能突破1亿台,撬动十万亿级市场。

政策东风正劲:国家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设立万亿创投资金;北京计划三年培育50家核心企业,湖北百亿母基金重点攻关“大脑、小脑、肢体”技术。在技术与资本的双轮驱动下,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35.6%,10万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入赛道。人形机器人,这个融合AI与高端制造的超级载体,正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新焦点

超精密机床:机器人量产的“卡脖子”利器

当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一个隐形挑战浮出水面——传统机床已无法满足其精密部件的严苛要求(微米级甚至纳米级)。行星滚柱丝杠螺纹精度需控制在±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70),谐波减速器表面粗糙度要达到Ra≤0.1微米。这些纳米级标准倒逼机床技术跃迁:

浙江海德曼车床实现0.5微米主轴跳动精度,成功打入特斯拉供应链

华辰装备P0级丝杠磨床斩获福立旺百台订单

埃弗米五轴加工中心通过自研摇篮转台技术突破微米级加工瓶颈

超精密机床的突围路径清晰可见:车铣复合加工减少装夹误差、多轴联动攻克曲面难题、AI工艺优化提升良率。随着2030年全球百万人形机器人产能释放,仅丝杠加工设备市场就将突破50亿元。这块曾由德国瑞士垄断的高端阵地,正被中国厂商撕开缺口。

产业链竞速: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

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深处,一场零部件替代战役已然打响。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率(不含台厂)仅15%,滚珠丝杠本土企业(不含台厂)市占不足4%,轴承市场仍被瑞典SKF、德国舍弗勒等八巨头掌控。

但转机正在孕育:

$五洲新春(SH603667)$ 等企业加速布局轴承量产

华中数控科德数控自研五轴联动系统打破海外封锁

广东创世纪五轴设备单季销售千台,成为宇树科技核心供应商

机床产业的复苏信号愈发清晰。2025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逆势增长13.5%,出口越南增速高达40.1%,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需求持续拉动技术升级。正如跟踪激光设备、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中证机床指数所揭示——当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工业之母”正在新质生产力的土壤里重焕生机。$机床ETF(SZ159663)$ 正是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配置这一涵盖“大国重器”创新集群的便捷途径,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到支撑中国“智”造崛起的基石建设中来。

当机床的轰鸣声与人形关节的转动声逐渐同频,一条从超精密加工到智能制造的产业链条已然成型。在这场工业基石的升级革命中,那些深耕数控自动化、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正将“大国重器”的梦想锻造成现实。

$华中数控(SZ300161)$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机器人概念继续飙涨#

(本文数据源自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学会及券商研报)

风险提示:1.本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等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3.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5.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6.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7.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8、文章所提个股不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