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份被拒绝的临时提案说起……

用户头像
一头超超牛
 · 广东  

青农商行晚间公告称:董事会决定不将“三季度业绩分红”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理由是不符合的深交所的有关规定。

我们看到,这个提案虽然有利于资金形成青农商行高股息预期,但是对公司执行的确有一定难度!

首先,青农商行三季报是业绩最高点,三季度如果分红了,年度怎么办?如果年度不分,是不是又让人觉得分红不稳定?

其次,三季度是各银行用款高峰,三季报分红,12月份到账,正是用钱布局来年开门红之际,这时候分出去10亿,不利于公司基本面。

再次,公司2024年分红率已经提高,2025年面临可转债转股,预计分红率本身也会提高,三季度分红也没有必要。

所以这次分红动议失败,也正常。不过,这一行动并非没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五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中小股东开始“上桌”

过去,银行股东结构常被简化为“国家队+险资+AMC”的铁三角,中小股东只是一串代码。此次3%的联合提案,首次让市场看到:私募、牛散、员工持股计划已能合纵连横,形成足以启动提案权的“耐心资本”。他们不是来打短差,而是来“上桌”治理——这正是成熟市场的标志。

二:分红率提升已是明牌

银行股分红率的提升,管理层、国资股东、监管已达成默契,只是节奏问题。中小股东把“底牌”提前亮出来,等于逼出了管理层的口供。对于银行这种高杠杆、高ROE但低估值的行业,每提高10个BP的分红率,理论上可带来1.5%左右的股息率提升,直接对标10年期国债收益率,长线资金很难不动心。

三:可转债“债转股”的加速器

青农商行目前仍有约50亿元可转债未转股,目前股价离转股价高,公司比谁都清楚:只有把股价做上去,才能避免到期还钱、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硬着陆。提高分红→提升股息率→吸引长期资金→抬升股价→触发转股,这一条链路上,分红是最便宜、最合规的“股价催化剂”。中小股东替公司把话挑明:别等了,现在就干!

四:国资股东与市场资金的利益共振

在很多人眼里,国资大股东似乎天然抵触高分红——“要留钱发展”。但别忘了,地方财政同样嗷嗷待哺:卖地收入下滑后,上市银行分红已成为不少地方国资平台的“现金流支柱”。中小股东把“提高分红”喊得震天响,反而给了国资一个向市场要价的理由:不是我不想分,是小股东逼我分。于是,分红率提升从“内部博弈”升级为“共同诉求”,阻力瞬间变小。

五:银行股的“价值发现”临界点

目前,银行板块PB仅0.65倍,股息率却普遍超过4%。当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银行理财收益跌到2%,4%的可持续股息就像一盏探照灯,把庞大的“类债券资金”全部吸引过来。私募、险资、社保、年金甚至部分QFII正在用仓位投票:银行股不是“价值陷阱”,而是“高息期权”。

虽然是一份被拒绝的提案,但是其依旧有很大意义:

1.治理结构:中小股东不再沉默,耐心资本持续进场;

2.分红水平:从30%向40%甚至50%迈进,股息率继续领跑全市场;

3.资本补充:高分红抬升股价,可转债顺利转股,内生资本循环打通;

4.估值修复:ROE稳、不良降、股息升,PB回到0.8~1.0倍并非奢望。

所以,当下每一次“被拒绝”的分红提案,都可能是下一次“超预期”分红公告的预演。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当耐心资本普遍进入银行股,银行股的“价值发现”便不再是口号,而是可以计量的复利。别忘了,市场最终奖励的,永远是那些最早相信常识并愿意等待的人。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近十年新高!沪指突破3731点!# #CPO延续强势,中际旭创再创新高# @摸索fhy @夏至1987 @邢台草帽 @否极泰董宝珍 $银行(BK0055)$ $保险(BK0056)$ $证券(BK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