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2025年中报,看香飘飘穿越周期后的增长潜力

用户头像
公子豹
 · 浙江  

当现制奶茶的门店开到了大街小巷,当外卖补贴券将奶茶价格卷到了个位数,香飘飘需要解答市场的一个疑惑:站在战略转型的节点,仅仅56亿市值的香飘飘,究竟是高估,还是低估了?

看了香飘飘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不少人的心头可能会有失望的想法。但深入拆解你会发现,这份财报更像一颗启明星,印证了当下是公司的底部区间,未来向好的概率较大。

01

走出至暗时刻

根据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亿元,与去年同期11.79亿元营收相比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为-0.97亿元。

半年报业绩预告表明,二季度的业绩已有环比转好的迹象。一季度,香飘飘营收为5.8亿元,这意味着在二季度这个淡季实现营收4.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4.54亿元略有增长。这意味着,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主要受一季度业绩波动影响,二季度已呈现企稳态势。

上半年,即饮板块表现亮眼,实现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03%。

上半年,电商渠道增长12.39%、出口渠道增长58.01%、直营渠道增长22.39%。

种种指标印证,香飘飘已平稳走出至暗时刻。下半年的业绩在旺季带动下,同比增长的概率增大了。在牛市行情下,股价经长期底部横盘后,安全边际显著,57亿元市值的低估属性已不言而喻。

02

新消费时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香飘飘作为“中国奶茶第一股”,对新消费的理解不是一般的深,其打法更是有的放矢。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4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127亿元;另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502亿元,占全球软饮市场约12.7%。两者市场容量在1.5万亿左右。

香飘飘以杯装奶茶/果茶为核心产品,横跨上述两个领域,具有独特的市场壁垒。即使保守估计,如果香飘飘能在1.5万亿的市场中占据1%份额,未来至少也是百亿级的市场规模,足够行业龙头纵横驰骋了。

那么问题来了,香飘飘为什么能在未来活得很滋润?

可通过两个类比清晰感知: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燃油车凭借随时出发、无惧极端环境的特点,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白酒虽然遍及大江南北,但黄酒依然活得有滋有味,并凭借气泡黄酒等创新品类而火爆出圈了。

同理,香飘飘也拥有不可忽视的差异化优势:

一是场景适配性强:购物休闲时,消费者选现制饮料,追求的是新鲜感与社交体验;即时解渴的场景下,瓶装饮料因货架、冰柜的高触达率成为首选。但宿舍、办公室、家庭等相对静态的场景,却被长期忽视——这类场景的核心需求不是“立刻解渴”,不是社交体验,而是在“轻松休憩时刻,以瓶装饮料的价格获得媲美现制茶饮的口感”。杯装奶茶的“即饮+便携+易存储”特性,完美覆盖了非上述消费场景,而这却是现制茶饮难以高效渗透的。

二是杯装即饮形态的价值感:Meco 果茶以杯装即饮形态为着力点,是一个神来之笔的打法。杯装的设计、包装等视觉符号,容易让人自然联想到现制作奶茶,给消费者品质感和一定的情绪价值,且在保鲜、防透光等方面亦有优势,未来有望通过果粒添加等方式进一步关联现制茶饮。

三是高质价比:杯装奶茶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原料的采购与加工流程高度统一,确保每一杯产品的口味、品质稳定,且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从而保持价格优势。相形之下,现制茶饮的原料和制作大多是“非标准化”,介于餐饮和饮料之间,不像瓶装饮料等工业品明确标注配方,也不像餐饮有强行业监管,品质难以把控。

四是杯装生产工艺的霸主地位:全国杯装饮料产线仅十余条,其中香飘飘独占九条,具有近乎垄断的产能布局,行业地位坚不可摧。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UHT 瞬时高温杀菌结合充氮隔氧工艺,既能最大程度保留果茶与奶茶的口感,又能将货架期延长至9-12个月,且率先在行业内推出 0 脂肪、0 添加色素,不添加防腐剂和增味剂的果茶。对于新进品牌而言,高昂的设备投入与研发成本,使之难以燃起对香飘飘的斗志。

凭借这种稀缺性,香飘飘一边以冲泡业务稳固基本盘(行业市占率超60%,毛利率长期维持在44%以上),一边以即饮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我们对于香飘飘的未来,不妨多一分乐观。

03

香飘飘的打法和野望

不同的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力的要求并不相同,非常考验一家企业“跟上节奏”的基本功。香飘飘创立已有20年,历经风雨,这么说吧,公司与时俱进的能力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在当下的新消费时代,复盘香飘飘上半年的打法,主要是围绕“冲泡业务稳健修复”及“即饮业务加速拓展”的策略,往深了做。

1)产品端

冲泡业务方面,公司产品主打的是“健康化”“高质价比”,给到的是“原叶茶包+牛乳锁鲜杯”,这类原料组合连现制茶饮都难以批量提供,且品质更稳定,成为了冲泡板块的新引擎。

冲泡奶茶高端健康化的产品逻辑,放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未来还将继续向上卷,我觉得,香飘飘深耕行业20年的经验和自我进化的能力依然值得相信。

举个例子,公司在云南临沧、杭州龙井核心产区有“超级茶园”,江西赣橙、新疆和田有“超级果园”,把供应链优势做到了极致,实现“同等价格下品质更优,同等品质下价格更低”的质价比优势。上半年,冲泡业务持续推新丰富轻乳茶矩阵,叠加下沉市场深耕与泛冲泡新品探索,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现金奶牛的地位愈发稳固。

茶饮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一端是康师傅、统一等3-5元平价瓶装茶,另一端是10-18元现制茶饮。香飘飘的Meco果茶精准卡位中间价格带,契合年轻消费者对“高质价比”的需求,支撑了即饮业务上半年的增长。

根据《2022 新茶饮消费趋势报告》中显示,最受“Z 世代”欢迎的新茶饮类型是水果茶,有 30.5%的受访者将其列为最喜欢的茶饮类型。上半年,公司不仅推出了两款新口味果茶,还紧随消费新需求推出了杯装液体果蔬茶。即饮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在各自赛道中皆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几十亿级体量大单品。

从全国线下饮料细分品类来看,即饮茶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23 年市占率为21.1%,超越碳酸饮料成为细分品类份额第一。近几年,由于即饮产能利用率较低,公司的即饮业务毛利率偏低,未来随着业务放量带动产能利用率提升(或外部代工合作落地),规模效应将推动毛利率显著提升,成为业绩高弹性的来源。

当下,香飘飘的即饮板块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已经起势,未来盈利拐点可期。因为其既有行业的贝塔,也有自身的阿尔法,潜力是很可观的。

2)渠道端

香飘飘在渠道端的打法,展现了一个久经炮火的龙头公司的长期主义逻辑。

上半年是冲泡板块的销售淡季,这也是香飘飘每年上半年业绩不及下半年的一个主要原因。今年一季度,受春节时点提前、消费环境变化影响,冲泡业务旺季持续时间缩短。面对这一情况,香飘飘未向渠道压货,反而主动降低库存(导致1月出货量同比下滑),虽然这导致公司业绩短期波动,但维护了经销商与终端利益。反观部分友商,为冲业绩盲目压货,导致销售系统也崩盘了。

目前,香飘飘渠道库存数量与货龄已回归健康状态,下半年是冲泡旺季,香飘飘轻装上阵,目前正积极做好渠道备货与库存管理工作,业绩增长估计会有惊喜。

从渠道类型看,香飘飘已建立了覆盖大中型城市及县区的全国性销售网络,冲泡业务终端网点40多万家,几乎是全中国现制茶饮门店的总和,消费者可在传统商超、小卖部很快找到香飘飘奶茶的身影,这是公司在杯装茶饮市场稳坐第一的重要原因,更是与现制茶饮竞争的比较优势。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 年,中国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下沉及新兴市场,公司的渠道驾驭力较强、叠加价格优势,冲泡业务有望进一步受益。

另一方面,公司还积极开拓零食量贩渠道。截至上半年末,香飘飘与万辰系、很忙系、有鸣系等零食量贩渠道合作,覆盖门店超3万家,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同时,公司还加码山姆会员店、电商平台等新兴渠道;另外,加速渗透火锅、烧烤等餐饮终端的渗透,将产品延伸至餐饮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切入校园高频消费场景,抓住学生群体这一核心消费人群。据公开资料,中学是Meco果茶单店回转动销最高的渠道,当前在一、二线市场的中学渠道,香飘飘已经覆盖大部分的门店,成为即饮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这一消费场景是现制茶饮很难渗透的。

再者,海外市场也有望成新增长点。香飘飘上半年海外市场也迎来增长达到58.01%,为深耕俄罗斯市场,香飘飘推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策略,Meco果茶已成功进驻当地大型连锁超市Magnit,这标志着品牌在当地突破了“华人圈”,在本地市场获得较大的认可。另据里斯战略咨询发布的报告,东南亚市场正成为国内新茶饮和现制咖啡品牌角逐的主战场。以“中国茶快销化”为路径,香飘飘已将产品铺进Costco等国际大型商超,以及东南亚地区的7-Eleven连锁便利店,这一块“0-100”的增量也值得期待。

以上这些渠道优势和主动谋变,无疑给下半年的销量留下了遐想空间。由此来看,香飘飘没有浪费至暗时期的砥砺,前方的艳阳天已在招手。

3)运营端

香飘飘的运营端,是被市场低估的一个板块,尤其在“新消费”的环境下。

这样说可能比较费解,但to C的品牌营销就是如此,已从传统广告宣传转向了以内容为核心的种草,打法完全变了,追求的是与用户价值观协同和情感共鸣,因此小红书、抖音、流量明星日益受重视。

香飘飘的运营实力有多强?从公司选择代言人的眼光就能看出端倪,从王俊凯、王一博,再到时代少年团、侯佩岑等,无一契合了年轻人的喜好。

举个例子,Meco果茶邀请时代少年团为品牌代言人,加速年轻化战略布局,借助顶流成功破圈,同款Meco缤纷鲜活装上线8天热卖售馨。618期间,更是拉动Meco品牌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1%,香飘飘旗下产品电商全渠道销量同比增长165%。

时代少年团有多火呢?前几天,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在上海体育场连演四场,吸引了逾30万人次歌迷,绝大多数人来自外地,甚至是由父母陪同过来的,为此现场还特意设置了家长等候区。这种粉丝号召力是不是超一流的?足见香飘飘的“选角”眼光了。

此外,公司还通过在杭州、成都搞快闪店活动,强化社交媒体互动,将产品打造成了社交货币。总的来看,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品牌营销方式,强化了品牌与年轻用户的互动联结,为产品复购与口碑传播奠定基础。

不难看出,无论是通过拓展新渠道赋能下沉市场,以及维持固有经销商共赢关系,还是营销多元化吸引年轻客群,香飘飘为了稳固拓宽市场,也为了扭转业绩颓势,确实下了一番心思。

总的来看,面对茶饮行业的竞争,香飘飘的破局方法就是,用现制茶饮的爆款逻辑做标品,用规模化的标准确定来对冲现制的随机,确保证健康和口感;用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打价格差。再通过触手可及的渠道、精准到位的情绪价值,终于扛过了阵痛期,迎来向上拐点。看完财报后可以发现,香飘飘的打法,就是当下的最优解,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生存之道,业绩既保持了稳定,又激发出新的潜能。

香飘飘以往经营数据看,三季度业绩环比二季度有望改善,且随着产品健康化、品牌年轻化策略的深化执行,以及旺季来临和新品的持续放量,下半年的业绩或许会有惊喜。中长期而言,内卷竞争时代,头部企业具备更强的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抗压能力也更强,伴随着淘汰赛,香飘飘这类拥有强势品牌和运营壁垒的企业有望胜出,份额逻辑将持续演绎。

04

穿越低谷,价值跃迁在即

总的来看,香飘飘已经穿越了周期低谷,在冲泡业务稳健增长+即饮业务弹性放量的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较快增长。

那么,该如何对香飘飘进行估值?

横向对比一下几家主流软饮料企业:蜜雪集团农夫山泉东鹏饮料李子园欢乐家。截止9月1日,蜜雪集团动态市盈率36.2倍、农夫山泉39倍、东鹏饮料40.5倍、欢乐家89.6倍。

香飘飘的动态市盈率是多少呢?仅仅30倍而已,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香飘飘作为奶茶这个朝阳品类的细分赛道龙头,业绩反转已经是明牌,这个估值无疑是低估了。

香飘飘当前的市值仅为56亿,如果修复到40倍估值左右,那么合理市值也应该有75亿。再考虑第二增长曲线即饮业务带来的业绩高弹性,以及行业修复,市值向100亿靠拢亦属合理。

总之,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香飘飘当下肯定是低估了。目前正值牛市,饮料板块也开始迎来轮动行情,香飘飘无疑是兼具安全边际与增长潜力的宝藏标的。透过晨雾,艳阳天正在招手,香飘飘的价值跃迁令人期待。

•END•

$香飘飘(SH603711)$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