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吵得这么凶,本周在外面调研了一圈,说个感想吧:预制菜在B端依然会流行,但C端越来越卖不动了,畅销的将是现做的面点、卤味。
先说B端,中国的商业是大型mall形式,有消费能力的中产大多在商场里逛街、看电影、教培,吃饭也在此地,而商场却是禁止明火的,只能用电磁炉,加上租金高要降低成本,商家肯定选择预制菜啊。而且这是商家一致的做法,爱吃不吃,消费者在哪吃都一样,选择权被剥夺了。
B端另一块是外卖。又要出餐快,又要便宜,只能靠预制菜了。我去调研的很多商场,边上的金街都是小餐馆,尤其二楼的小门脸,就一个厨房,灶台都没有,外卖员进进出出,全是预制菜,卫生条件也堪忧。建议大家点外卖的时候,尽量点自己考察过的店。
C端超市,预制菜越来越不受欢迎。
以金龙鱼为例,旗下中央厨房“丰厨”的预制菜产品,2023年年报至2025年中报,央厨产品的数量逐年减少,到2024年年报,山姆渠道的产品已经消失,预制菜类目也不被提及;到了2025年上半年,央厨产品仅剩下6款米饭类产品和便当两款。
走了一圈永辉超市、大润发超市以及盒马鲜生门店发现,永辉缩减了冷冻预制菜产品,安井、圣农等成熟预制菜品牌的产品保留下来了,“辉妈到家”砍掉了,店内熟食、热食档口很多,干净的陈列还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欲。
大润发超市有卖安井、圣农的产品。但顾客经常买的是酸辣脱骨鸡爪、鸡肉串和牛腱子等熟食,不用解冻,还适合人口少的小家庭,保质期也非常短,日常下午5点后还有折扣。
总之,C端,熟食取代了部分预制菜品。超市的毛利率更高,顾客也更认可。
中国的预制菜历史也才20多年,还在粗放发展,标准很模糊,所以西贝认为自己不是预制菜,消费者却认为妥妥的预制菜,导致了鸡同鸭讲。
消费者无力反抗,最后的结果是不跟你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