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的言论效果确实又太大。每年上千万考生、数百个专业,因为他的“指挥”造成了更大的羊群效应,“热”专业更热、“冷”专业更冷。
这种“挤兑”效应,不光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甚至影响未来国家的产业布局,这肯定是有问题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生物制药爆发,直接干到全球bd最大国,这是2000年前后高考那一批学生干出来的。
当年国家朦胧觉得,未来生物技术很重要(所谓“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因此在高校侧重布局,招了很多聪明孩子读生物,开了很多基地班、实验班、本硕博连读班… 这就是长远规划。
如果当年有张雪峰,他肯定不会建议读生物,因为当时产业太落后,天花板低,要长期攻坚。那可能就没有这些年中国生物制药崛起的事了。
芯片行业也是如此。微电子专业,在2017年以前按张雪峰的思路,铁定是不推荐的。现在呢?国家需要+个人成就完美结合的行业。
$中芯国际(SH688981)$ $阿里巴巴-W(09988)$ $百济神州-U(SH68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