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官方数据,中国2025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即1.02万亿度,创全球单月用电量历史新高。而日本全年用电量长期稳定在约1万亿度,其中2024年数据为1.01万亿度,因此中国单月用电量确实首次超越日本全年总量。
一、 中国7月用电量关键数据
1、总量: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相当于:1)东盟国家全年用电总量;2)日本2024年全年用电量;3)较十年前翻一番,反映经济规模与能源需求同步扩张。
2、增长驱动因素:1)7月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河南、山东等10省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激增超30%,贡献2039亿千瓦时;1)数字经济爆发,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同比暴涨237.7%,全国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8.2%;3)新能源车普及,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6%,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
二、 国际对比
1、日本全年用电量长期稳定在1万亿度/年左右,受限于人口规模与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停滞;
2、德国及法国全年的用电量小于1万亿度;
3、美国年用电量大约在4. 5万亿度左右;印度的年用电量大约在1.85万亿度左右。
三、中国能源保供及绿色转型压力
中国单月破万亿反映中国经济活跃度、能源消费强度与极端气候应对能力的综合提升,但高基数也凸显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压力。目前三大基础设施保障包括:
1、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第一:截至2025年6月,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占总量59.2%),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比近25%;
2)特高压电网跨区输电:宁夏-湖南等工程投产,年输送绿电超360亿度,“西电东送”缓解负荷中心压力;
3)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5年推动跨区域绿电交易,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中国7月用电量1.02万亿度这一里程碑事件既是极端气候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体现,更折射出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动能的强劲增长。未来需平衡能源需求扩张与绿色转型,依托特高压、统一电力市场等基础设施,保障中国AI产业快速发展,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ETF(SH515980)$ $人工智能ETF(SZ159819)$ $AI人工智能ETF(SH5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