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板块却逆势偷偷创出了近期的新高,那就是风电板块。风电板块的走势可以说是相当的“猥琐”。自从去年的924行情到了10月份的高位以来,一直到今年的8月份,其实都在一个大的震荡区间内震荡,跌也跌不下去,涨也涨不上来。
跌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市场整体在向上,另一方面风电板块里面一些龙头的业绩已经出现改善,尤其海风板块的业绩改善更为明显。
涨不上去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因为业绩好像都被“拍明白”了,缺乏了景气度超预期或者是困境反转超预期的空间想象力,每一次涨上去都有提前埋伏好的机构去砸盘。
为什么自从8月份以来,一些风电的公司开始出现了加速上涨,打破了横盘震荡区间,走出了上升趋势?而且为什么在今天海风的龙头们能集体大涨,创出近期新高?原因是今天的机构圈内传来一条消息,说“十五五”的海风规划有可能是实施100GW,再加储备100GW,而且推测地方政府规划合计有可能比这个数额更高。
200GW是什么概念?“十四五”到现在即将结束,总的海风装机量才40GW左右,也就是说“十五五”的海风相对于“十四五”的空间有可能增长达到5倍。这对本身就是超跌、低估、滞涨,又有业绩反转预期,而且中报、一季报已经加速改善,整体估值、成长性价比都比较高的海风板块来讲,这是一个行业的加速反转。
所以今天海风龙头,比如说做管桩出海的龙头大金,做国内管桩的龙头海力,还有给风机做轴承的新强联,还有给风电做高空作业设备的中际联合,还有给海风提供电缆的东方电缆,今天盘中都出现了异动,而且有的标的创出了近期的新高。
今天的传闻咨询了一圈专家和上市公司,他们既没有确认,但也都没有进行否认,因为“十四五”欠下的装机实在太多了,这也是过去为什么风电板块在新能源表现倒数的原因。就拿过去的24年来说,本身市场预期装机达到7-8个GW,结果实际只装了4-5个GW。而且由于涉及到军事演习的航道问题,还有政策审批延迟的问题,拖累了去年海风项目的开工,导致了有14-15个GW,也就是“十四五”期间内的装机量要推迟到26年才能够执行。
哪怕是今年已经核准了,但是施工、吊装速度没有那么快,要明年才能完成,这是装机量低于预期,而且过去表现不佳。同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不断的在下跌。24年的风机塔筒管桩同比的降幅超过了10%,而且各企业的毛利率也低于10%,基本上就是卖铁皮的价格。
甚至一些上游的大企业因为存货比较多,跟不上降价,甚至还出现了亏损。再加上24年未到25年初,整体的海风的招标量也同比下降了30%到40%,这也引发了机构对行业整体需求持续性的担忧。
虽然像大金重工做的是海外高景气的业务,业绩一直是在超预期的,但整体行业β(行业风偏)的下行也拖累了有盈利释放的企业的股价表现。所以今年出于价值投资、低估值、高增长性价比的投资者去配置了海风的,其实是坐了很冤枉的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冷板凳。
中间经历了这无数的鬼故事、幺蛾子还有真利空,大家可以看看这一张图就知道持有风电的投资者这一年过得是有多不顺。每次股票跌的多了,然后出现一些政策上的边际变化,就会有卖方过来给我们机构推,说要反转了,要反转了。结果同样的故事讲了两三年,这回到真反转的时候很多机构不敢信了。
一提到海风张口就是满嘴脏话,“骗了我三年,又想骗我”。但其实这一次真的不一样,因为我们从最直接的财务报表上发现已经不是讲故事了,已经用订单开始证明行业自身和公司业绩的反转了。
那么今年以来是哪些环节受益了?什么样的因素开始出现了反转?首先是几个大的海风项目,有之前被延迟审批的,有今年新推出的,整体是一个急加速审批的节奏。比如说江苏的大丰、青州的五期、七期等项目全面开工,这支撑了25年国内海风的装机预期。
去年延迟的在今年“十四五”最后一年再进行一个抢装,然后风机塔筒价格也有所回暖。因为上游在反内卷,然后整体大宗也在有所反弹,所以风机的价格回到了15%以上。而且像管桩塔筒,因为出海的原因,出海把他们的产能给消化了。
在国内的需求现在同样也起来的时候,供应甚至出现偏紧的情况,也开始跟随涨价了。能源局也明确要加快“十五五”规划,支持深海风电试点,别忘了深海经济其中就有海上风电,这样就把海上风电接下来几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给上调到了25%-30%,这就是进入一个标准的景气上行。
从周期股的角度来看是明显的低位复苏,然后出海的先出了业绩,大家自己可以看一下大金重工,主要受益于欧洲海风,量价齐升的龙头的业绩是逐季度的在加速,而且一直在超预期的。然后就是基础零部件企业,由于风机大型化的原因,需要用到的轴承技术含量更高,毛利也就更高。
所以能看到新强联业绩也出现了拐点,股价也是跟随业绩在进行持续修复的。一季度由于国内的海风虽然开工了,但是确收还需要时间,但是在二季度的时候就能看到国内的海风其实也能验证到装机加速了,因为海力风电的订单和业绩拐点也出现了。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了海上风电这个行业正在迎来三年周期下行,经历了底部震荡,再迎来一个预期和基本面一起实现了反转的阶段,基本面已经有业绩来印证。那么预期的反转就像是今天行业内的传闻,我们有待进行进一步的证实。
那么无论这个乐观的预期是否属实,我们按最差的打算来讲,哪怕我们按明年,机构对行业本身没有经过上调的预期,那么增速也高达50%,而且国外的海风增速更高,甚至有国内的海风龙头单独的在扩产能,为海外的需求提供保障。所以本身明年行业就是高增长的预期,而且哪怕就是“十五五”规划没最新传的消息这么多,国外的海风的高景气也是确定的。而且国内的海风龙头去持续的切入海外风电这个大的蛋糕,也是能分一杯羹的。
更关键的是,现在在科技股出现局部泡沫的情况下,海风的这些龙头对应今年的PE也都才20倍,对应明年的PE甚至也就是10倍出头。这是明显符合低风险偏好、厌恶泡沫、厌恶波动、喜欢确定性的,偏向保险、券商自营这种稳健的大机构去做长期配置的。
对于相对没有那么多耐心的散户来说,也可以把这个板块作为一个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科技行情暂时调整时,或者是高位、高估值板块,有资金发生短期高切低行为时,也可以去作为一个防守的方向。
大家不要忘了,新能源领域里面不只有光伏、锂电,更有海风。而且风电其实是在新能源领域里面最早出清见底的,它现在不需要国家的反内卷政策推动,都已经自主的开始通过行业的周期实现盈利了。
在上游材料在受益反内卷推动的涨价下,它中游的制造和下游的终端都会逐渐的传导涨价的通胀,中游的制造企业的利润修复可能是会超预期的。而且现在“十五五”规划正在计划中一个远期朦胧美的目标无法证伪的阶段,还有更远期的深远海市场的想象空间。所以这对机构来说进入到了利好要多于利空的阶段。
既然大家都知道可能明年成长性更高,更有确定性的机会,短期机构资金也发生了一个抢跑。所以这就是今天海风板块在整个市场大跌之中还能悄悄创出新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