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栖居与远行,电池中的化学

用户头像
SigmaChina
 · 广东  

1929年,25岁的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层,这是50万年前人类有控制的用火和保存火种的重要证据,而火是原始社会当之无愧的核心能源。

想象一下,原始人吃完烧烤,生怕火种熄灭,派专人通宵达旦的添柴;后来学聪明了,用灰烬把炭火焖起来,下次一吹就着,最原始的能源的存储方式就此诞生。

后来人们发现了黑石头,这种东西虽然脏兮兮的,但比柴火顶饱,于是挖煤堆山存储能量就成了当时的硬核科技;电发出来后,多余的用不完,抽水储能便应运而生。人类能源储存史就像一场不断升级的“囤粮”游戏,目标始终是:把今天的能量存起来,留给明天用。

时间来到1800年,意大利老哥伏特闲来无事堆叠锌片和铜片,竟捣鼓出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堆”,瞬间点亮了科学界。后来普朗特(别念反了)搞出可充电的铅酸电池(1859年),爱迪生又折腾出铁镍电池(1910年),人类终于实现了能源随身携带的梦想。

一、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