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8月21日讯(记者 徐赐豪),阿里巴巴或将收获一家港股上市公司。
阿里巴巴今日(21日)公告称,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网络”),并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据港交所官网显示,斑马网络在8月20日递交招股书,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今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
据招股书披露,斑马网络是2015年11月22日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的科技企业,于2025年3月3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阿里合伙人、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
斑马网络主要从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开发,并提供包括系统级OS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三类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合作的汽车品牌包括荣威、名爵、智己、一汽大众、斯柯达等。
今年3月,斑马网络联合智己汽车、饿了么共同发布元神AI交互智能体,将传统应用“AI化”改造。在7月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斑马网络行业首个基于高通 8397 平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解决方案。据悉。基于该方案的端原生智能体,可以通过纯车端方式实现智能座舱90%的感知-决策-执行服务闭环。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网络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亦排名第一。该公司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智能汽车体验的三大核心支柱——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无缝整合从而提供差异化座舱解决方案商业模式。
斑马网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搭载量从2022年的83.5万台增至2024年的233.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67.2%。公司的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范围从娱乐、导航到生活方式及实用工具。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
财务数据呈现“高研发、高投入”特征。招股书披露,2022至2024年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亿、8.72亿、8.24亿元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36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53.9%、46.4%、38.9%,2025年一季度维持38.9%水平。净亏损持续扩大,2022-2024年分别亏损8.78亿、8.76亿、8.47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达15.8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准则)则为7.26亿、7.92亿、7.57亿及2.01亿元。亏损主因在于持续高位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11.23亿、9.80亿及1.96亿元。
技术创新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斑马网络已提交总计2153项专利申请,其中1817项(约84%)为发明专利申请;已获得总计1167项专利,其中833项(约71%)为发明专利。此外,该公司在中国持有443项商标、50个注册域名和75项软件著作权。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一季度公司确认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1亿元,主要涉及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相关资产。截至3月底,斑马网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2亿元,流动性压力凸显。
招股书显示,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控制40.17%的投票权;上汽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4.34%份额、控制37.16%的投票权。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团、阿里巴巴不仅是控股股东,也与该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具体而言,斑马网络主要向上汽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及许可服务,上汽主要向斑马网络提供硬件产品。斑马网络主要向阿里巴巴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阿里巴巴主要向斑马网络供应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
报告期内,斑马网络来自上汽的收入贡献分别约4.41亿、4.13亿、3.19亿、6490万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54.7%、47.4%、38.8%、47.8%。斑马网络向上汽采购的金额分别约250万、1080万、1370万、30万元,分别占其同期采购总额的0.7%、2.2%、2.7%、0.3%。
斑马网络向阿里巴巴采购的金额分别约1.79亿、2.81亿、2.60亿、5430万元,分别占其采购总额的53.5%、58.4%、50.5%、54.7%。同期,阿里巴巴的收益贡献分别约1560万、940万、670万、60万元,分别占斑马网络同期总收益的1.9%、1.1%、0.8%、0.5%。
斑马网络除获得阿里系、上汽系投资外,还收获国投创新、国寿投资、上海国和投资等多轮投资,累计融资约49.19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3年9月,斑马网络获一汽旗下南京市一汽创新基金投资管理中心入股,这不仅是该公司截至目前完成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继上汽后,其再次获得车企青睐。
斑马网络于7月16日与全体股东签署了调整协议,已实施部分及将于2025年底前实施股权调整。此外,其还将实施2025年管理层激励计划下的股权激励。在股权调整及激励安排完成之后:阿里巴巴间接持股约41.67%,拥有37.09%的投票权;上汽集团间接持股32.90%,拥有35.48%的投票权。
汇生国际资本行政总裁黄立冲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分拆斑马网络的核心逻辑在于"独立融资+客户中立"。通过将持股比例从44.72%降至不低于30%,阿里既可继续按权益法核算减轻并表亏损,又为斑马独立融资创造空间,实现价值拆分。
黄立冲进一步向记者分析称,对资本市场而言,斑马网络提供专注“车载OS+AI座舱”的纯粹标的。其2024年收入8.24亿元、装机量230万台,经常性收入占比达48.4%,高研发强度(118.9%)与规模化趋势利于估值模型构建。若不上市,需依赖股东持续输血弥补亏损。
“对斑马网络自身,上市将获取高强度研发资金与人才激励,缓解2025年一季度18.41亿元无形资产减值及客户集中(最大客户占比38.8%)带来的短期盈利压力。对阿里来说,保超过30%股权既维持云服务与生态入口协同,又通过市场化引入车厂及产业资本,兼顾阶段性套现与长期影响力平衡。”黄立冲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