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为鉴:日本95-05年的发展对当下A股投资的启示

用户头像
食神1876
 · 中国香港  

近日在微信读书上,一本新书很有名气,《以日为鉴:衰退时代生存指南》。这本书的内容和我这两年对A股投资的大体思路非常契合,读后我想好好写一下目前我认为日本95年到05年那段时光对目前A股的投资有什么样的启示,欢迎大家讨论拍砖。

众所周知,80年代末期是日本经济的顶峰时期,但这一切在89年日本股市和房市的崩塌中轰然倒下,迎接日本的是后来被人成为“失去的20年”的时代。彼时的日本和目前国内很多情况都十分类似:房价开始不断下跌、社会进入通缩状态、银行利率不断走低、各行各业因内需不足开始内卷、大量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学历贬值全民考公等等。

如果说目前国内是在重走日本95年的老路,那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呢?我准备自己做些调研,并结合该书作者的思考,给大家一些信息作为启示。

首先,出海是日本那个年代的制造业企业几乎唯一的选择。94年的日本因为内需不足,各行各业都开始内卷,企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从95年开始,日本企业开始抱团出海,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进行投资,利用海外廉价劳动力,再把产品输出到欧美等地。07年时,日本上市公司海外利润接近总利润的60%,而23年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的海外总利润仅占8.8%。在当时的出海板块中,主要的有汽车板块,电子与精密仪器板块,机械板块。

第二点,消费行业中消费降级也是一个选择。这里不得不提迅销,也就是优衣库的母公司。后面我会讲到,迅销是95年-05年日本上市公司中涨幅最大的之一,而直到05年,迅销的收入仅有1%来自海外,99%都是来自于日本本土。

第三点,文化出海。2002年时,日本海外动漫市场规模达到本土的60%,以动漫和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在海外迅速发展,并间接的带动了日本境内旅游业的发展。

然后我把日经225的时间拉到1995年初到2005年,这10年间日经225指数从19500左右跌到16000,跌幅 -18%左右。而在大盘表现这么差的10年间,依然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获得了非常高的涨幅。

1. 迅销:涨幅 1800%,境外收入占比 1%,业务主要为优衣库,消费降级概念。

2. 欧力士:涨幅 1200%,境外收入占比30%,业务主要为融资租赁、贷款、汽车租赁等,是低利率下收益的非银概念以及海外拓展概念。

3. 日东电工:涨幅 620%,境外收入占比 73%,业务主要为半导体材料和显示器,电子板块出海概念。

4. 武田制药:涨幅 530%,境外收入占比 46%,该书讲述了日本制药企业在90年代几乎停滞不前,仿制药横行,而武田是少有的在创新药领域大力投资,通过和雅培合作的Prevacid和治疗糖尿病的Actos等新药,在国内和海外取得巨大成功。

5. 本田汽车:涨幅 450%,境外收入占比80%,业务主要为汽车,汽车出海概念。

6. 佳能:涨幅 430%,境外收入占比 77%,业务主要为相机,电子出海概念。

7.爱德万测试:涨幅 420%,境外收入占比 75%,业务主要为半导体测试系统,电子出海概念。

8.信越化学:涨幅 340%,境外收入占比 67%, 业务收入主要为有机和无机化学品,出海概念。

9.丰田汽车:涨幅 290%,境外收入占比 60%,业务为汽车,汽车出海概念。

10. 任天堂:涨幅 220%,境外收入占比 65%,业务为游戏软硬件,文化出海概念。

可以看到,在95年到05年这10年间,虽然日经225跌了 -18%,但是依然有很多大型上市公司有相当可观的涨幅,其中大部分是出海概念为主的企业,也有消费降级,创新药,非银等概念的公司。

那A股和港股有哪些公司有类似的概念呢?我这里抛砖引玉,聊几个我关注的公司,也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1. 制造业出海:阳光电源,首当其冲。概念正的不能再正了。半年报海外收入占比58%,同比增长88%。储能业务海外所向披靡,今年首次超越特斯拉来到全球第一的位置。新电这个领域,出海概念的票很多,还有一些机械工程领域的公司比如浙江鼎力柳工等,我觉得也可以关注一下。我自己在组合里也买过泉峰控股绿田机械这样强出海概念和技术创新概念的票。

2. 汽车出海:长城汽车港股,我已经推了很久。其实海外目前因为充电桩的建设还不够完备的原因,新能源的那几家海外还没怎么做,反而是几个国内的老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在海外增长非常好。长城汽车的逻辑我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再看下我之前写的长城汽车:半年报解读及对估值的看法以及从买公司的角度,来买股票(长城汽车H、大唐发电)

3. 消费降级:名创优品,我目前还拿着一部分,之前组合里也有但后面我先拿出去了。我觉得这个公司值得长期跟一下,因为它几乎同时有消费降级,文化出海两大概念,而且创始人叶国富也是在早期就全方位模仿优衣库在做。但我最近实在不喜欢他去搞永辉超市这件事,在我看就是他有点飘了。名创优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偏要去搞永辉超市,现在基本一大半精力在那边,结果那边搞得也是一团糟。

4. 文化出海:除了刚才提到的名创优品,我觉得还要关注游戏出海的情况。其实今年我在位置很低的位置拿过ST华通心动公司,但都是认知不足,都在20%左右就卖掉了。现在实在是后悔不已,主要这个领域确实不是那么懂。我想好好再学习研究下这个领域,找一些合适的标的。

5. 非银:易鑫集团。这个我组合里也有,实话说主要就是看中降息周期下非银的潜力,类似欧力士的逻辑。但暂时我不太好拍目标价。欢迎大家推荐相关的票。

6. 创新药:不是我不看好创新药,实在是我在这个领域的投资难看的不行,我就不误导大家了。我其实很早就拿了荣昌制药,在前两年的时候,根本拿不住。今年先是买Viking被爆锤,再又拿了宜明昂科结果半死不活。领域我是看好的,就像95年的武田制药一样,但是我感觉我和这个板块没啥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