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问陈杰老师,最近有啥有意思的标的,陈杰老师推荐了两个,一个冷门一个热门,冷门是东航物流,热门是汉威科技。
我们这篇先说汉威科技,我就问陈杰老师,为啥啊?
陈杰老师说,你看,其一,牛散章建平2025年2季度买入成前10大流通股股东。其二,“电子皮肤”,就是人形机器人表面的柔性传感器,汉威是这方面的领先企业,已经有模有样,有产品、有客户、有收入。
怎么样,陈老师就是牛,两句话把汉威科技的故事都讲完了,精彩吧。关于汉威科技的电子皮肤细节,我问下混元deepseek,讲的很清楚,我不再copy,你自己问下就好。
估值=故事+数字
这么有故事,股价自然很热。我这个搞财务的职业病,听完故事还得看看数字。
分析套路还是我的“七看”。七看,就是些常识,没啥高深之处。
与第一财经合作录制线财务分析上课,已经在一财APP上架,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广告结束,我们看数据。
在看财务数据之前,我们看看汉威科技(以下简称汉威)是干啥的,2024年年报:
公司秉持“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引领者”的产业愿景,通过多年的内生外延发展,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智慧化物联网生态圈,主要是以传感器为核心,将传感技术、智能仪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云应用+AI”的系统 解决方案,业务覆盖传感器、智能仪表、智慧化综合解决方案、居家智能与健康及公用事业等行业领域,在所涉及的产 业领域中形成了相对领先的优势。
你觉着如何?我看了是有点感觉,这类公司我见过不少,核心能力有,就是不赚钱或者赚不了大钱,只好沿着核心能力往外打,有啥做啥。
按汉威说法,核心能力是传感器,最终是搞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集成,说明三件事,
第一,历史上传感器这业务规模做不起来,
第二,产品规模起不来只好向产品应用延伸、向下游发展,
第三,单一行业做不大,只好四面开花,横向扩行业应用,不断进入新细分行业。
2024年汉威业务构成也佐证了我的猜测:
传感器是核心,但是规模不大,2024年营业收入只有3.41亿,智能仪表是传感器的延伸,综合解决方案是智能仪表的延伸,公用事业是在客户那里的延伸,这么四面开花地搞,2024年总营业收入也只有22.28亿。
有了基本业务信息,我们看财务数据,“7看”。
一看盈收
汉威科技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2009年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之一,成立更早1998年。过去10年的盈收规模看,2015-2018,营业收入速增长,从7.47亿涨到2018年的15.12亿。2019年-2022年,营收处于稳定,2022年营收达到23.95亿,随后营收不断下降,2024年只有22.28亿,较2022年下降7%。2025年分析师一致预期24.42亿,也是刚回到2022年的水平。
归母净利润,2021年达到顶峰,也不高只有2.63亿,随后一路下滑到2024年只有0.77亿,2025年上半年0.59亿,全年分析师预期1.56亿。
如果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差不多,我们就看归母利润即可,如果差得多,说明经营活动乏力,依靠非经营利润撑门面。过去10年,3年,汉威扣非只占归母32%和31%。说明过去10年,汉威利润质量有点问题,经常需要非经常性损益来冲利润。
2021年之后扣非利润逐年下滑,2024扣非利润只有0.06亿,挣扎在亏损边缘。2019年大幅亏损,资产和信用减值2.42亿,财务洗澡味道浓烈。
盈利能力,10年、3年综合平均毛利率32.9%、29.5%,扣非净利润率2.2%、2.1%。业务盈利能力不高。
盈利质量看两个指标,净现比和自由现金流。
净现比=经营净现金流/归母净利润。净现比,用来考察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能力,通常这个指标大于等于1被视为较为健康。10年、3年综合平均净现比2.01、0.54。长期来看汉威净现比不错,近期3年不佳。
自由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真实价值的体现。自由现金流就是一面照妖镜。有的烂公司,利润搞出来了,但是质量很差,没有现金流,赚了利润没赚钱。自由现金流简易计算:自由现金流=经营净现金流-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现金开支。
自由现金流,10年和3年合计,0.43亿和-3.06亿,不好。
二看费用成本
(1-毛利率)=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前面我们已经看过毛利率。这里我们看下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就是与营业收入变化无关仅仅与期间相关的费用开始,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这三项与经营直接相关,财务费用与借款负债资金运用相关。
2020-2024年,5年,期间费用率8.9%,研发费用率7.8%,管理费用率8.6%,销售费用率7.9%,财务费用率1.0%。几个印象,研发费率还行,但是总体投入不大,电子皮肤涉及新型柔性传感器,从这个角度讲,研发门槛似乎不高。销售费用率不低,一个ToB的业务需要这么多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虽然不高,也说明这么多年经营也没存下啥钱,这倒与自由现金流不佳匹配。
三看 增长率
2015-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年(YOY)增速,前期营收增速不错,后期增长不再。中期利润就顶不住,逐年下滑。总体印象,业务增长乏力,赚钱能力大幅下滑,似乎就是个艰难维持的状态。
四看业务构成
2024年的业务构成前面讲过了,过去5年并没有变化,按照汉威年报,传感器是核心,扩展到智能仪表,再扩展到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产品从气体扩展到液体、柔性等,行业也是五花八门,似乎啥都行,但啥都做不起来,不知道是按行业共性问题?还是企业自身问题?
五看资产负债
2024年资产负债率48%,短期有息债务/现金0.66,现金能覆盖未来一年的刚性债务,流动性风险可能性低。
六看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三个指标
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C
一元收入需要固定资产
人均营业收入和利润
首先看,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C。
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WC)=业务需要投入流动资产-供应商垫付流动负债。相当于企业业务运转需要投入的营运资金净额,也就是你让人占用的资金,减去你占用别人的资金。
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C=(应收账款和票据+应收融资+预付+存货+合同资产-应付账款和票据-预收-合同负债)/营业收入。
一元营业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C等于企业为获得一元收入需要净投入的营运资金数量,这个指始终为负,意味着占用上下游资金做生意,生意做的越大,反而占用别人资金越多。
2020-2024年,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C从0.09上升到0.47,结果是从2021年开始,每年都要新增投入营运资金,每年新增WC都超过当年归母净利润,5年合计新增投入WC达到10.27亿,而这5年归母净利润合计只有9.53亿,赚的账面利润都不够覆盖营运资金增量,生意挺难。
一元资产需要的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是我们另一个观察投入产出的窗口,汉威一元收入需要固定资产3年平均0.66,不低,原因是汉威一直在自己投产能,甚至自己投晶圆厂做IDM,这也反映了汉威的商业模式,产品带不来好收益,只能从垂直一体化节约成本上做文章。此外,汉威策略是横向扩展到各个行业,策略是并购,因而商誉也不少,导致长期经营资产也不低。
人均指标,3年平均,人均营业收入76.64万,人均扣非净利润1.7万,都非常一般,甚至不佳。人均薪酬只有16.53万元。
从人员结构看也挺有意思,一是技术人员占比挺高2024年达到33%,可是人均薪酬不高,似乎研发强度并不高。销售人员占比23%,TOB业务需要这么多销售?
七看收益率
ROE,2020年14.2%,不错,随后一路下滑到,2024年的2.7%。这与我们之前的分析印象一致,生意不咋样。
最近三年平均,ROE6%,销售净利润率6.6%,资产周转率0.38,权益乘数2.22,业绩乏善可陈,资产效率不高,杠杆加的不少。
汉威科技财务数据看完了,我的感觉如下:
过往财务数据看,汉威过去的生意不咋样,说不上是好生意。
财务数据反映了汉威过去经营的困境,核心传感器做不大,只好向下游设备、解决方案走,只好跨行业走,从单个行业向各个行业,只好向上游走搞垂直一体化,看着热闹,实质是核心业务做不起来的困境,这是行业特性问题吗?有知道的朋友说说。
过去并不能直接代表未来,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只是历史,当然,在历史中我们也能再次思考“电子皮肤”这事会是个惊天逆转,还又是汉威过去开辟的N多细分业务中的一个,也许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财务数据的意义。
你有什么看法,请留言告诉我。
本文是个人兴趣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留意。
财务分析线上课已经在第一财经APP上架,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我的新书:今年已经两本!下一本《财报真相》预计11月初。
新书《故事的力量》京东当当均有,讲故事是AI时代的必备技能,需要签名版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
新书《简明财务分析》京东当当有售,
饶钢书籍:
之前读者告我《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正版买不到,我自己还有少量存书,如果需要,。新书《故事的力量》《简明财务分析》,如果需要签名版也。
往期文章:
1.价值投资,伤害了我
2.超高自由现金流哪里来?
3.创新高的中芯国际财报长啥样?中芯国际、华虹股份、芯联集成和台积电
4.隐形冠军怎样打开发展天花板?七看杰克科技财报
5.发现好公司,排除坏公司,财务分析实务
6.不出海就出局?企业出海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7.为何有财务常识,却做不好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