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斯海外亮相的启示:“设备+服务”如何打开增长天花板?

用户头像
ME调研
 · 浙江  

看了拉普拉斯在RE+ 2025展会上的总结,除了技术亮点,我更想从市场和商业模式的角度聊聊感受。这次北美之行,或许正是公司突破国内内卷,打开全球增长天花板的又一个有力信号。刚好今天股价也开始上扬,今天股价也开始表现了。

一、战略高地:为何必须打入北美市场?

北美,是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市场之一,也是竞争极为激烈的区域。这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知识产权、售后服务标准都极高。拉普拉斯能够在此亮相并“与全球客户们进行了深入互动”,本身就证明了其产品和服务达到了国际水准。

更重要的是,北美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战略价值。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意味着公司不再仅仅依赖于国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拥有了另一个强劲的增长极。全球化布局能有效平滑单一市场的风险,这也是所有优秀制造业公司的必经之路。

二、模式的进化:“设备+服务”构建一体化壁垒

通稿中,销售团队的动向非常值得玩味。他们“结合北美市场特点介绍产品服务与定制方案”,并提供 “部件改造、定制化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最终目标是构建 “设备+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

这透露了什么?

超越纯硬件销售:光伏设备行业以前很大程度上是“一锤子买卖”。但拉普拉斯正在改变这个游戏规则。它不仅在卖设备,更在卖后续的改造、升级和定制化服务。这意味着,即使在新设备销售增速放缓的周期里,来自存量设备的“服务性收入”也能提供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深度绑定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和增值服务,意味着与客户的合作更深入,关系更紧密。从“供应商”变成了“合作伙伴”。这种关系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客户的替换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通常来说,服务的毛利率高于纯硬件销售。随着“设备+服务”模式占比提升,对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三、高效的“销售共振”:本地化与细节致胜

销售团队“细化合作客户的交付、售后细节”,这看似简单,却是攻克海外市场的关键。海外客户极其看重交付的准时性和售后服务的及时性。能把细节做好,是建立信任、达成“高效共振”的基础。这说明公司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在持续提升,不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而是体系化能力的出海。

小结:

拉普拉斯此次RE+之旅,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次成功的海外市场路演。它展示的不仅是技术实力,更是一种更具韧性和增长潜力的商业模式——“设备+服务”。通过切入高价值的北美市场,并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深度绑定客户,公司正在努力摆脱设备股的强周期属性,向一个稳定增长的国际化科技服务公司转型。

当然,海外市场的拓展绝非一帆风顺,会面临文化、政策等多重挑战。但迈出这一步,并且初步获得了“共振”,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公司的全球化能力和商业模式的进化,是衡量其未来市值空间的重要标尺。拉普拉斯在这条路上的每一步扎实进展,都值得我们去持续跟踪和关注。

$拉普拉斯(SH688726)$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