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要真正走进太空”,2025年9月外滩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的发声,为蓬勃发展的空天算力赛道再添注脚。开源证券分析师陈宝健(证书编号:S0790520080001)在行业点评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空天算力已迎来布局良机,而在这一浪潮中,王坚的战略引领、阿里的技术支撑与普天科技的产业实践,正形成合力推动赛道加速前行。
王坚:以“三体星座”破局,打开空天算力新空间
作为空天算力的核心推动者,王坚正通过“三体计算星座”的落地,打破传统卫星数据处理的桎梏。2025年5月,12颗计算卫星成功入轨,不仅实现太空卫星首次完整互联,更将80亿参数AI模型送上太空——这一突破直接解决“天感地算”的核心痛点:此前卫星数据下传率不足10%、时效差显著,而“算力在轨处理”让数据实时分析成为可能,为太空智能应用扫清关键障碍。
王坚的规划更具前瞻性:2025年联合产业链企业将卫星数量扩至超50颗,最终建成千星规模天基计算设施,总算力达1EOPS,有望超越地面多数单体数据中心。这种“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落地”的清晰路径,为空天算力产业划定了明确方向。
阿里: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筑牢空天算力底座
王坚的探索背后,离不开阿里系的深度赋能。作为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对算力基础设施的理解,与阿里的技术积累高度契合:此次太空8B AI模型的成功部署,依托阿里在大模型轻量化、低功耗优化的技术沉淀;卫星星间100Gbps激光通信的稳定运行,也借鉴了阿里云成熟的网络架构经验。
更关键的是阿里的生态整合能力——无论是联动国星宇航等企业推进星座建设,还是未来衔接地面产业需求,阿里的资源都在加速空天算力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的转变,成为产业落地的重要推手。
普天科技:锚定基建需求,成开源证券重点关注标的
开源证券在报告中提及的普天科技,正凭借通信与信息化领域的积累,切入空天算力核心环节。作为通信网络建设与运维的专业企业,其优势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一方面,“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搭建需地面接收站、星间通信设施支撑,普天的基建技术可直接服务于此;另一方面,随着卫星规模向千星迈进,地面与太空算力节点的协同、网络安全保障需求升温,普天在系统集成、安全领域的经验将持续释放价值。
在开源证券看来,普天科技作为空天算力基建环节的重要参与者,有望直接受益于星座扩容带来的需求增长,成为产业链中的关键实践者。
开源证券:把握关键窗口期,关注产业机遇与风险
开源证券分析师陈宝健强调,2025年“三体计算星座”的突破,标志着空天算力从技术探索进入产业落地关键期。赛道机遇清晰:“算力上天”打开效率空间,星座规模化建设带动通信、星载设备等产业链需求;但同时需警惕产业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及企业研发进展不达标的风险。
当前,空天算力的蓝图已逐步清晰,王坚的战略领航、阿里的技术筑基与普天科技的产业跟进,正共同推动赛道从概念走向现实。在开源证券提示的布局窗口下,这条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价值的赛道,有望成为科技领域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