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2025年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头豹研究院对于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
2019年—2023年,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由78.21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20.96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1.52%。预计2024年—2028年,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由148.69亿人民币元增长至404.81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28.45%。
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检测是准确用药的前提,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常居高位,检测需求稳定增长。
中国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常居高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2023年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达1,567.7万人,同比增长268.0%,其中流感发病数达1,252.8万人,同比增长407.7%。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2024年第6周(2024年2月5日-2024年2月11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9%,高于前一周水平(6.3%),且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4.0%、2.7%和1.4%);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7%,高于前一周水平(5.1%),且高于2021-2023年同期水平(2.8%、2.2%和1.4%)。检测是准确用药的前提,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将带动检测需求的大幅增长,推动呼吸道疾病检测市场扩容。
呼吸道疾病的分级诊疗加速呼吸道疾病检测产品应用。
2018年国家医政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等政策的推动, 基层医疗机构需求增加,推动呼吸道疾检测产品应用渗透率的扩大。
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多联检测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快速诊断需求,驱动市场快速扩容。
呼吸道病原体较多,筛选排查是检测的首要目标,对比单项检测,多联检测更能快速检测确定病原体,并针对进行治疗。对比多个单项流水线组合,多联检测更具有操作的方便性和数据一致的可靠性。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已批流感检测试剂盒98项,其中仅检测甲型的占比31.6%、仅检测乙型的占比11.2%、仅检测副流感的占比11.2%,联合检测占比45.9%。多联检测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快速诊断需求,是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多联检测的研发周期长,注册认证壁垒高, 更具有定价优势。
居民自测意识逐渐养成,推动自测产品落地。
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爆发后,居民对呼吸道疾病检测自测意识和需求逐步增加,推动自测产品的落地。2022年12月,国家医政司颁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提出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且2023年秋冬流感高峰,家庭自测需求爆发,医疗机构对联检认知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居民自测意识的逐渐养成,市场容量快速扩容。
经头豹研究院分析,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竞争格局概况如下:
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第一梯队公司有安图生物和英诺特;第二梯队公司为之江生物、万孚生物、圣湘生物等;第三梯队有博晖创新、仁度生物等。
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呼吸道疾病检测领域获批上市产品丰富,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体外诊断企业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产品注册等相关许可才可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存在较高的市场壁垒。中国已获批上市的呼吸道疾病检测产品丰富,截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已批流感检测试剂盒98项,其中仅检测甲型的占比31.6%、仅检测乙型的占比11.2%、仅检测副流感的占比11.2%,联合检测占比45.9%;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112项;RSV检测试剂38项。以英诺特、安图生物为代表的上市企业获批产品数量丰富,市场竞争激烈。其中英诺特不仅在注册批文的数量,在联合检测产品数量,尤其是三联及以上联检产品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多家企业获海外产品上市批文,产品出海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中国企业多项针对对于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检测产品于海外获批,为企业出海提供驱动力。如诺唯赞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甲/乙流联合检测试剂盒(RT-qPCR 法)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与甲/乙流抗原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万孚生物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仁度生物的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等,多家企业的呼吸道疾病检测产品获欧盟CE获批,助力企业出海。
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企业加大对联检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联检产品以提升企业市场地位。
由于感染不同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病理、病程和治疗方法却存在显著差异,呼吸道多联检测能够快速鉴别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可精准检测并明确治疗方案,缩短患者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并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多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加快在多种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领域的布局,如金域医学基于不同检测平台,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6项、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核酸检测18项及上呼吸道多种病原体靶向测序107种等检测项目;英诺特推出流感病毒A型IgM抗体、流感病毒B 型IgM 抗体、副流感病毒IgM 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等3种联检产品。虽然多联检测的研发周期长、注册认证壁垒高,但其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快速诊断需求,企业布局多联检测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地位。
部分中游企业通过搭建多技术平台及原料生产等方法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实现产业链多领域覆盖。
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核心生物活性原料+试剂整体开发方案+创新仪器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全产业链覆盖或成未来发展趋势。如英诺特掌握诊断试剂上游核心技术,搭建了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两大原材料制备平台,拥有重组抗原抗体和天然抗原的制备能力,掌握超过100种抗原抗体制备技术。企业通过原料、试剂与仪器三项业务之间的相互促进和配合,协同效应有望不断扩大, 拓宽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