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2025年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用户头像
头豹研究院
 · 广东  

头豹研究院:2025年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头豹研究院对于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

2018年—2022年,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由2,585.22亿人民币元增长至3,904.6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0.86%。预计2024年—2027年,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由4,979.95亿人民币元增长至7,817.66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6.22%。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检测服务的需求量随之出现较快增长。

自“十二五规划”颁布以来,检验检测服务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备受关注,检测服务行业对于中国进行产业升级的意义重大,对提升中国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检测行业体系的不断成熟规范,中国检测行业的服务范围已全面涵盖国民经济行业的全部分类,产品涉及工业品、日用消费品、食品、建筑建材、电子电气产品、电气设备、新能源产品、药品、交通运输等细分市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2,769家,同比增长1.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75.8亿元,同比增长4.5%。从业人员154.2万人,同比增长2.1%。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957.5万台套,同比增长6.4%,仪器设备资产原值4,744.8亿元,同比增长4.8%。2022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5亿份,同比下降5.0%,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77.9万份。在社会需求逐渐扩大,检验检测涉及行业逐渐增多的形势下,中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竞争力逐步增强。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为检验检测产业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提供了发展机遇。

检验检测行业目前在中国处于成长期,且其发展与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相关性较大。首先,法律法规的颁布、国际贸易保护均能够带来检测行业的需求;其次,当社会出现与质量和品质、乃至健康相关的新业务、新产品出现,对检测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从今后发展方向看,检验检测认证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化改革之下,中国检测行业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正加速市场化改革。截至2022年底,全国取得资质认定的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共32,536家,同比增长5.89%,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较大,全行业占比61.66%。与此同时,外资检测企业也有更多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2022年,全国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外资企业共有528家,同比增长9.09%;从业人员为4.69万人,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267.9亿元,同比增长4.5%,外资检验检测机构企稳向好趋势明显。另一方面,检验检测行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恢复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上市企业数量101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5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2家,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3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3家,北交板2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69家,其他四板市场7家。

随着检验检测市场需求高速增长以及资本力量的涌入,未来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扩张态势。

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将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在市场监督总局积极引领下,以及在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检验检测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较多领域并未开放给第三方企业,而是交给事业单位和国企去检测,这导致部分检测领域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如,电力(包括核电)检测领域实际是一个国家控制的行业,服务用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等国际机构,更倾向于选择国有检测机构,因此民营企业参与度并不高,国有企业在这个行业占有主要地位。今后,中国将继续通过利好政策鼓励更多地方更多企业采取市场化改革措施,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发挥规划引导、政策鼓励、行业服务等作用,引导从业机构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加快自主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将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集约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发展方式。近年来,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整合改革方案,对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重塑性改革。2018年以来,辽宁、江西、北京、内蒙古、山西、湖南等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整合方案,组建了大型检验检测中心;2022年5月,河南省将市场监管局下属10家技术机构合并,并吸纳其他部门的7家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组建了河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中,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以此来提高检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成本,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远程化和网络化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检验检测手段有望出现颠覆性变化,远程化和网络化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远程传输,实现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远程校准等功能,提高服务范围和灵活性,降低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共享测试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评价,提高服务透明度和公信度。

经头豹研究院分析,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竞争格局概况如下:

中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下游涉及领域多,呈现参与企业多,但集中度相对不高的竞争格局。2022年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前五强(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国检集团谱尼测试苏试试验)合计市场份额仅有3.05%。华测检测、谱尼测试是中国第三方综合性检测企业,其中龙头企业华测检测2022年在中国检测市场中的份额仅占1.2%;信测标准安车检测中国汽研多伦科技中国电研开普检测、多伦科技主营业务布局在汽车、电子电器行业赛道;国检集团、钢研纳克苏交科主营业务布局在金属材料、建工建材赛道;西测测试思科瑞主营业务布局在军用设备检测赛道;苏试试验布局环境监测赛道及可靠性试验检测赛道;广电计量布局物理性检测赛道。十五家企业均为在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表现较好的前列企业。总体来看,头部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公信力、服务半径上。

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1)第一梯队:华测检测谱尼测试苏交科中国电研中国汽研。第一梯队行业特征集中表现在较高的营业收入。(2)第二梯队:国检测试、广电计量苏试试验;第二梯队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致在10-30亿元区间。(3)第三梯队:钢研纳克多伦科技信测标准安车检测西测测试思科瑞开普检测等;该梯队企业特征主要为较低的营业收入、低研发费用。华测检测和谱尼测试这两家企业服务竞争力断崖式领先,其他企业的服务竞争力均较弱。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当前中国检验检测竞争格局差距主要体现在头部企业与其他企业间营业收入的差距。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赢得客户信任。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不断通过收并购、成立子公司、在不同地区建立实验室,以此扩大服务半径,才能扩大自己的客户来源,以此提高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头部企业华测检测为例,该企业在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多个城市,设立的150多间实验室和260多个服务网络实验室,遍布全国主要城市,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辐射周边地区,扩大服务半径,提高主营业务收入,保持高水平市场竞争力。

当前中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集中度低,呈现“小、散、弱”的显著特点。

检测行业下游细分行业众多,且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企业较少,绝大多数检验检测企业属于小微型企业,通常仅涉及一至两个下游服务板块,受大环境波动影响较大,承受风险能力薄弱。2022年,在国际检测市场中,行业集中度很低,SGS、BV、Eurofins、Intertek是全球四大检测龙头,市占率分别约为2.7%、2.3%、2.7%、1.5%;在中国检测市场中,估算出华测检测市场份额约为1.2%。中国行业前五强(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国检集团谱尼测试苏试试验)合计市场份额仅有3.05%。

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业务布局涉及环境监测的企业提供了机遇。

中国政府宣布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经济将开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未来检验检测产业在循环、可再生、回收再利用等领域发挥技术手段、提供检测,在碳足迹、碳核查等领域中,相关检验检测机构的真实可靠数据是碳核查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可积极做些技术储备,在节能、环保、低碳、有机、碳汇等领域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发挥作用,以应对检验检测产业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挑战。如苏试试验等业务布局涉及环境检测领域的企业有望业绩得到增长。

新能源汽车、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为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需进行正确的战略布局,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