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稀土这个“工业维生素”到底还能涨多少。最近稀土板块的走势有点意思,不少朋友都在问,这波行情是昙花一现还是真的迎来了大周期?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稀土价格触底反弹,业绩拐点已现
今年稀土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是先抑后扬。年初的时候,氧化镨钕、氧化铽这些主流稀土品种价格同比跌了20%-30%,搞得不少上游企业利润直接腰斩。国内几家稀土巨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0%多,磁材企业也不好过,利润缩水一半以上。但到了二季度,情况开始反转,价格企稳回升,企业的经营数据也跟着改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稀土和北方稀土这两家龙头。中国稀土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36亿到1.76亿,同比扭亏为盈;北方稀土更猛,净利润同比翻了近20倍。这说明啥?说明稀土价格的回暖已经实实在在反映到企业利润上了。而且,这两家公司都在财报里提到,价格上涨是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还冲回了一部分存货跌价准备,进一步增厚了利润。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正在重塑
稀土这玩意儿,别看用量不大,但重要性一点不低。从新能源汽车到风电,从军工到消费电子,哪个高端制造业离得开稀土?所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把稀土列入了关键矿产目录,尤其是中美欧这三大玩家,都在拼命争夺稀土供应链的主导权。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优势不用多说,资源、技术、成本全链条碾压。海外企业比如美国的MP、澳大利亚的Lynas,这两年日子都不好过,亏损的亏损,利润下滑的下滑。为啥?因为中国的稀土生产成本比他们低太多了,海外企业根本拼不过。但问题来了,欧美现在也在拼命搞供应链自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海内外稀土价格出现了割裂。
今年4月以来,中重稀土的内外价差越拉越大。海外因为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由于需求阶段性疲软,价格相对低迷。但这种局面不会一直持续,随着出口预期改善和国内需求回暖,内外价差有望收窄,国内稀土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需求端的新故事:万物电驱+人形机器人
短期来看,稀土永磁的出口可能会迎来一波反弹。之前因为出口管制,磁材企业的海外订单受到一定影响,但现在政策预期改善,出口量有望回升。长期来看,稀土的供需格局可能会越来越紧张。
根据机构的测算,2025-2027年,全球氧化镨钕的供需缺口会逐步扩大,尤其是2026年,缺口可能达到1500吨以上。这意味着啥?意味着未来几年稀土价格可能会温和上涨,而不是像前两年那样大起大落。
更让人兴奋的是,稀土的下游应用正在快速扩张。新能源汽车就不用说了,风电、工业电机、消费电子都在持续放量。最近炒得火热的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也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出了新的需求。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每台要用到1公斤以上的钕铁硼,如果未来人形机器人真能普及,那稀土的需求量还得再上一个台阶。
稀土板块的上涨空间还有多大?
综合来看,稀土这波行情不是简单的短期反弹,而是供需格局改善+政策催化+新需求爆发共同推动的结果。目前的股价虽然已经涨了一波,但估值仍然不算高,尤其是磁材企业,不少公司的PE还在20倍左右,相比新能源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性价比依然突出。
如果后续海外补库需求加强,国内政策继续发力(比如稀土收储),稀土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的策略应该是逢低布局,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是上游资源龙头,比如中国稀土、北方稀土;二是高端磁材企业,尤其是技术领先、客户优质的标的。
当然,稀土行业的波动性一直很大,短期追高还是有风险的。但从中长期来看,稀土的逻辑越来越清晰,这次的上涨可能才刚刚开始。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大家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