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磨一剑,航空老兵的"低空+"全球化棋局

用户头像
银杏君
 · 上海  

今天聊聊航新科技这只票。这公司在航空维修和机载设备领域摸爬滚打了30年,不是新兵蛋子,家底是实打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从维修、研制到改装、数据服务,产业链条拉得很全。国内主要城市不用说,连欧洲、非洲都有网点,全球化布局这步棋走得早,现在看是走对了。

先看传统业务的“基本盘”。公司跟国际OEM大厂关系铁,境外子公司MMRO最近又在爱沙尼亚塔林空港签了个10年机位租约,租金总额预计1.36亿到1.52亿人民币。这可不是小钱,相当于提前锁定了一笔稳定现金流,境外维修产能也跟着提上去了,欧洲、非洲市场的份额稳了。

技术上也有新动作。7月份刚拿了个“HATSII接口拓展装置”专利,简单说就是减少测试操作失误,还能延长设备寿命。航空电子测试这活儿,容错率极低,这技术一出来,产品竞争力直接上一个台阶,属于“小专利、大效益”的典型。

重点来了,这票现在最火的概念是啥?低空经济!广东省2024年就发了行动方案,要干到3000亿规模,广州市今年2月也落地了低空经济条例,政策东风吹得正劲。航新科技作为广州本土企业,肯定不会缺席。公司自己也说了,要把航空电子和健康管理的老本行优势,往飞行汽车这些低空场景上套,这思路很清晰——不跨界瞎折腾,而是在能力圈里找新机会。

更有意思的是,公司还跟中国民航大学搞了个“3+1”人才项目,产学研结合,既储备了人才,又能提前卡位低空经济的技术标准。这种布局,短期可能看不到业绩,但长期看,壁垒就这么一点点筑起来了。

业内现在的共识是,航新科技正站在“传统业务升级+新兴赛道拓展”的十字路口。航空产业复苏是大背景,低空经济是新变量,两者叠加,这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当然了,市场也不是,最近股价波动不小,但对于这种有技术、有渠道、政策又加持的标的,耐心点或许能看到惊喜。

投资这事儿,别光看概念炒热点,得看公司是不是真有“金刚钻”。航新科技这30年的积累,不是谁都能复制的。至于能不能上车,自己琢磨,但别忘了——政策风口+技术壁垒+全球化布局,这三个词放一起,值得多花点时间研究研究。

$航新科技(SZ300424)$ $中信海直(SZ000099)$ $朗进科技(SZ300594)$